张国友 作品数:39 被引量:209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历史地理 天文地球 文化科学 经济管理 更多>>
日本新国土规划与地方规划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16 2000年 1998年日本政府制定了第五次国土规划——《2 1世纪的宏伟蓝图》,该规划是在国际上日益重视环境与人类协调发展的背景下 ,根据日本后工业化社会的特点制定的。该国土规划制定了国家在 2 1世纪前 1 0~ 1 5年发展的方针政策和目标。通过介绍、分析日本第五次国土规划与地方政府规划中的内容及联系 ,总结出日本国土规划与地方规划的相互关系 ,旨在对中国国家和地方规划的制定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周尚意 张国友 徐香兰关键词:国土规划 国际地理联合会2015年区域会议在莫斯科举行 2015年 2015年8月17-21日,国际地理联合会2015年区域会议在莫斯科举行。来自世界各地73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多人出席了会议。除俄罗斯有600多名地理学者参加会议外,中国是参会人数最多的国家,包括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傅伯杰院士、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副主席周成虎院士、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所长郭华东院士在内的170多位中国地理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印度、日本和美国也有较多数量的参会者。大会由IGU主办,俄罗斯地理学全国委员会和俄罗斯地理学会承办。 张国友关键词:国际地理联合会 数字地球 1949—2019年中国自然地理学与生存环境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2 2020年 自然地理学是一门以基础研究见长的自然科学,其研究对象是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地理学家根据国家需求和区域发展在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同样取得显著成效,为国家重大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规划,宏观生态系统与资源环境保护及区域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总结了1949—2019年中国自然地理学在自然环境区域差异与自然区划、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自然灾害致灾因子和风险防控、荒漠化过程与防治、黄淮海中低产田改造、冻土区工程建设、地球化学元素异常和地方病防治、自然地理要素定位观测、地理空间分异性识别和地理探测器等方面的实践与应用,指出了未来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方向。 陈发虎 吴绍洪 吴绍洪 崔鹏 张镱锂 蔡运龙 张镱锂 欧阳竹 尹云鹤 刘国彬 吴铎 欧阳竹 张国友 邹学勇 杨林生 吴铎 雷加强 张国友 张国友 党小虎 陈晓清 王国梁 谈明洪 张兴权 王训明 包安明关键词:自然地理学 中俄双边联合探险考察活动回顾与展望 刘小茜 张国友 张萱子 朱鹤日本地理学者国际区域研究的模式与启示——《中国集市:发展史·区域差·实情》评介 2022年 在全球COVID-19疫情导致国际学术交流步履维艰的时刻,我们收到日本著名地理学家、日本地理学会前会长石原润教授寄来的最新著作——《中国集市:发展史·区域差·实情》,倍受激励。石原润教授长期致力于人文地理学及日本乡村问题研究,先后执教于日本名古屋大学、京都大学、奈良大学,曾任日本地理学会会长、(日本)人文地理学会会长、(日本)史学研究会理事长、(日本)日中地理学会会长。 王岱 张国友关键词:人文地理学 集市 中国旅游地理研究:在他乡与故乡之间 被引量:41 2017年 旅游地理学已经成为地理学一门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也是地理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分支学科之一。随着旅游地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在人文地理研究"文化转向"与"社会转向"的大背景下,旅游地理研究的"地理味"似乎越来越少,甚至被批评为"去地理化""在奔往他乡的路上忘了故乡"。在此背景下,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于2016年12月在广州中山大学进行研讨,反思与总结旅游地理过去30年的研究问题与学术贡献、学科特征以及如何实现代际转向。结论认为:(1)旅游地理学并未真正远离故乡,只是地理学本身在发展与变化,旅游地理学要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地理学的发展;(2)旅游地理学的核心特征是包容与综合,不仅要有逻辑实证主义,还要有结构主义、人文主义等范式,其核心研究问题应该是流动性、空间尺度转换与人地关系;(3)旅游地理学者的代际转向已经不可避免,在学者们师承传递的背景下,旅游地理学出现了研究问题、学科认知和理论认知的转型,旅游地理学应该建立引领性问题体系,采取"合纵连横"的策略来壮大学术共同体。 保继刚 张捷 徐红罡 章锦河 陈田 张国友 陆林 黄震方 翁时秀 孙九霞 罗秋菊 钟林生 马晓龙 张宏磊 白凯 李山 韩国圣 张朝枝关键词:知识溢出 学科特征 近年来美国地理学研究热点问题 被引量:8 2013年 美国地理学家协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AAG)成立100多年来,致力于提高对地理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以及推进地理学的发展。AAG拥有10000多名会员,遍布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设有60多个专门委员会,涵盖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等地理学各个分支,另有9个区域性机构,以及30个工作委员会;主办有《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TheProfessional Geographer》等著名学术期刊和系列出版物;举办有大型学术年会——美国地理学家协会年会(AAG年会)。AAG年会每年召开一次,是全世界地理学家分享和交流知识与成果的平台。近年来,AAG年会吸引了7000-8000名与会者参加,提交近4000篇论文,并且研究从地方到全球各尺度的地理学问题。其中,城市地理、经济地理、亚洲研究、政治经济与文化地理,以及地理学最新技术和应用则是近年来AAG年会学术讨论和展览的热点话题。 郭慧泉 张国友 何书金关键词:地理学家 AAG 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区域地理 《地理学报》创刊80周年笔谈 被引量:3 2014年 1《地理学报》80年来的发展
1.1从《地理学报》创刊80周年看中国地理科学发展
刘昌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理学报》主编)
1934年9月,由中国现代地理学的奠基人竺可桢先生在创刊第一期上首撰的论文拉开了《地理学报》的发展序幕,至今已有80年。作为大学科的平台的《地理学报》刊登了反映学科综合性、区域性特色性的权威作者论文与大量具有深入地理成因研究的专业文章,极大地推动了学科的发展。在1934年9月至2014年9月的80年间, 刘昌明 郑度 蔡运龙 张国友 李文彦 张丕远 姚鲁烽关键词:中国科学院院士 现代地理学 学科综合性 地理科学 编辑部工作 百年沧桑历程 世纪辉煌伟业——庆贺中国地理学会100周年华诞 2009年 2009年届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又适逢中国地理学会成立100周年,对于全国地理学界以及地理学人来说,可谓双喜临门。回顾中国地理学会100年来的发展历程和推动全国地理科学事业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地理学和地理学家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又可谓百年沧桑,世纪辉煌。此时此刻,笔者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缅怀创建和领导学会工作以及为我国地理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诸多前辈先生,对他们的不朽贡献表示崇高的敬意。与此同时,探讨地理学会发展之路——如何在改革创新中求得更快的发展,如何更好地发挥其对全国地理教育和地理科研工作的引导和组织作用,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再创辉煌,将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为此,中国地理学会将于2009年10月在北京隆重举行庆典活动,庆贺中国地理学会100周年华诞。 张国友关键词:国家战略需求 地理学发展 地理学家 向世界迈进的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地理学会发展历史回顾与展望 2021年 中国地理学会是中国成立最早的学术团体之一,已经有112年历史了。它的前身是1909年在天津成立的中国地学会,1950年,中国地学会与中国地理学会(1934年成立于南京)合并为现在的中国地理学会。100多年来,中国地理学会走过了一条与党同行、服务社会、自身成长的光辉历程。 张国友关键词:光辉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