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倩夏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位育中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教学
  • 3篇学科
  • 2篇中历
  • 2篇主题
  • 2篇主题学习
  • 2篇历史教学
  • 2篇课程
  • 2篇跨学科
  • 2篇高中历史
  • 1篇德国历史
  • 1篇德国史
  • 1篇学业
  • 1篇学业水平
  • 1篇有效性
  • 1篇中国史
  • 1篇情境
  • 1篇情境化
  • 1篇文化交流
  • 1篇历史复习
  • 1篇历史复习课

机构

  • 5篇位育中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市普陀区...

作者

  • 5篇李倩夏
  • 1篇李峻

传媒

  • 1篇历史教学问题
  • 1篇中学历史教学...
  • 1篇现代教学
  • 1篇新课程研究(...
  • 1篇现代基础教育...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大概念的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建模思考
2024年
大概念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核,跨学科主题学习在学习层面上外显大概念,使大概念可操作性的具体指向更清晰与实用。基于大概念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使“教”“学”以学科核心素养和“发展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为导向,迈向高阶思维的培育。已有的调查报告反映一线教师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与评估领域急需指导。本课题组基于文献研究与调查反馈,初步建模了跨学科视角下历史大概念的层级框架和实施路径。
李倩夏黄滔李峻
关键词:历史教学
博物馆课程资源在中国史教学中的整合运用被引量:1
2021年
博物馆课程资源的整合运用对于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的“博物馆热”在中学生群体中存在“火”而不“活”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将博物馆资源与教材知识匹配,整合在“早期国家”“交融一统”“中外交流”及“救亡图存”知识模块中,开展以文物证史为主导的教学实践。通过“早期国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史法;通过人物史教学深入细节;通过“中外交流”的教学使学生对历史产生整体认识;通过研究课将所学知识与研究行动相结合,并进行多层次的教学评价。由此,学生获得了更广阔的史料实证渠道,家国情怀在日常浸润中得到了提升,师生间也形成了良性互动。
李倩夏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中国史博物馆
跨学科视角下概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2024年
大概念是近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2年修订)》指出,“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历史课程要力图与“相关课程发挥整体作用,共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本课以“文化”作为跨学科大概念,以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开展实践。
李倩夏
关键词:情境化文化交流课程内容结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念教学
基于贸易主题的高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2024年
贸易与人类社会发展演进密切相关,在高中历史、政治等学科统编教材中均有所涉及。本文围绕“技术进步与社会生活的变化”一课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以真实性问题引领挑战性学习,有机联系多学科知识,深入探究历史学科思维,在实现学科整合、生成跨学科理解的层面上实现突破。
李倩夏
学业水平考历史复习课的教学有效性初探——以《勃兰登堡门与德国历史》教学实践为例
2012年
在历史学业水平考的复习课上,采取专题的复习模式能否提高复习效率,助于学生掌握知识与方法呢?文章以专题史复习课《勃兰登堡门与德国历史》一课为例,对教学有效性做了初步的探索。
李倩夏
关键词:德国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