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福君

作品数:28 被引量:105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肿瘤
  • 9篇栓塞
  • 8篇内支架
  • 5篇动脉瘤
  • 5篇栓塞治疗
  • 5篇腔静脉
  • 5篇颅内
  • 5篇颅内动脉
  • 5篇颅内动脉瘤
  • 4篇造影
  • 4篇上腔静脉
  • 4篇恶性
  • 3篇动脉药盒
  • 3篇血管
  • 3篇药盒
  • 3篇溶栓
  • 3篇溶栓治疗
  • 3篇肿瘤治疗
  • 3篇综合征
  • 3篇晚期

机构

  • 28篇中山医科大学
  • 5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江西医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佛山市中医院

作者

  • 28篇张福君
  • 27篇吴沛宏
  • 22篇黄金华
  • 17篇范卫君
  • 8篇胡雯
  • 7篇黄祥龙
  • 6篇顾仰葵
  • 5篇李立
  • 4篇陈林
  • 4篇郑列
  • 4篇陈星荣
  • 4篇张晓龙
  • 3篇沈天真
  • 3篇赵明
  • 3篇徐志斌
  • 3篇范新华
  • 2篇李小霞
  • 2篇阮超美
  • 2篇莫运仙
  • 2篇陈英梅

传媒

  • 7篇癌症
  • 4篇2000全国...
  • 2篇白求恩医科大...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2篇2001
  • 12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及血流显像对甲状腺肿瘤血流特征的评价
2000年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甲状腺,对良恶性肿瘤鉴别的意义。方法对56例甲状腺肿瘤患者(良性31例,恶性25例)行 CDE和 CDFI研究,了解肿瘤内部的血流显示与分级情况。结果其血流显示率在 CDE和 CDFI中分别为 82.l%和 57.l%,CDE较 CDFI提高 25.0%(P<0.05)。 CDE对肿瘤血流分级的显示55.4%优于 CDFI,44.6%与 CDFI相同,有显著差异(P<0.01)。根据 CDE与 CDFI中血流分级情况判断肿瘤良恶性,其鉴别诊断率分别为82.1%,85.7%。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DE在甲状腺肿瘤血流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显示上优于CDFI,但二者对肿瘤良恶性的鉴别意义无大差别。
王悦张福君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能量图血流显像甲状腺肿瘤
颅内动脉瘤的微弹簧圈栓塞治疗
2001年
目的探讨机械可脱性微弹簧圈 ( MDS)和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 ( GDC)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价值及其缺陷 ,并探讨不同大小动脉瘤的栓塞技巧。方法 2 0例患者的 2 1个动脉瘤中 ,7个动脉瘤采用 MDS栓塞治疗 ,14个采用 GDC栓塞治疗。结果 2 0例患者除1例患者栓塞后因动脉瘤破裂出血死亡外 ,其余 19例患者的 2 0个动脉瘤微弹簧圈栓塞后 3个月 DSA随访 ,13个动脉瘤完全闭塞 ,7个动脉瘤部分闭塞。结论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技术可靠 ,危险性小 ,是目前介入治疗动脉瘤的最佳方法。
范卫君张福君黄祥龙吴沛宏黄金华胡雯范新华张晓龙沈天真陈星荣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微弹簧圈栓塞治疗
颅内动脉瘤的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探讨可脱性球囊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价值及缺点 ,并探讨不同大小动脉瘤的栓塞技巧。方法  2 0例动脉瘤患者中 ,小动脉瘤 8例 (〈12mm〉 ,大动脉瘤 7例 (12~ 2 5mm) ,巨大动脉瘤 5例 (>2 5mm)。 14例患者行动脉瘤腔内直接栓塞治疗 ,6例行载瘤动脉闭塞。结果  14个采用球囊行瘤腔内栓塞的动脉瘤中 ,3个月后DSA随访 ,10个动脉瘤被完全栓塞 ,4个动脉瘤部分栓塞。 6例采用球囊行载瘤动脉闭塞的动脉瘤患者 ,3个月DSA随访皆未见动脉瘤显影。结论 颅内大动脉瘤或巨大动脉瘤的可脱性球囊瘤腔内直接栓塞治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外科不能手术或行瘤腔内直接栓塞治疗难度较大的某些动脉瘤 。
范卫君吴沛宏黄金华张福君胡雯黄祥龙范新华张晓龙沈天真陈星荣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
颅内动脉瘤的MRI、MRA与DSA对照研究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 运用MRI、MRA及DSA对颅内动脉瘤进行对比分析研究 ,并分别探讨它们对治疗的价值。方法 2 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同时行MRI、MRA和DSA检查 ,探讨它们各自对颅内动脉瘤的大小、形态、瘤腔内血栓的显示情况。结果  2 1个动脉瘤中 ,MRI、DSA、MRA显示瘤腔内血栓分别为 8、3、3个 ,DSA、MRA显示瘤颈分别为 18、17个。结论 MRI对动脉瘤腔内血栓的显示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DSA、MRA能够清晰显示动脉瘤的大小、形态以及瘤颈与载瘤动脉的关系。
范卫君张福君黄祥龙范新华吴沛宏黄金华胡雯张晓龙沈天真陈星荣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磁共振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原发性结节型肝癌CT征象研究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对原发性结节型肝癌常见与少见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computed tomography,CT)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出肝癌的少见征象类型,以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选取61例病理诊断为肝细胞肝癌的病例,分析其常规CT检查结果、经动脉造影CT(CT hepatic arteriography, CTA)及动门脉造影CT (CT hepatic arterial portography, CTAP)检查结果。结果:肝内共发现病灶61个。30例结节型肝癌呈典型表现,CT平扫呈低密度,动脉期见不均匀强化,门脉期呈低密度表现。另31例呈结节型肝癌的少见表现,其中7例动脉期、门脉期扫描密度均高于肝实质;3例CT平扫病灶为低密度,周围可见“包膜样”结构,动脉期病灶强化不均匀,门脉期呈等密度;8例CT平扫呈低密度,其中5例动脉期中央部结节性强化,另3例动脉期肿瘤周边见不规则环形强化,门脉期密度均降低;10例平扫、动脉期及门脉期均表现为低密度病灶;3例患者常规CT检查肝内未发现病变,CTA检查见病变呈高密度,CTAP检查呈低密度。结论:结节型肝癌存在常见表现和多种少见CT表现类型,应结合其临床资料、CTA、CTAP检查,并与肝内其他常见占位性病变加以区别。
赵明吴沛宏徐志斌郑列吕衍春阮超美李立张福君陈林曹烨
关键词:肝肿瘤CT动脉造影
原发性肝细胞癌单介入治疗与双重介入治疗比较被引量:5
1998年
目的:比较原发性肝细胞癌经皮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与TACE联合CT导向下碘油乙醇注射消融(CT-LPEI)的疗效。方法:原发性肝细胞癌86例,分为单介入治疗组,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42例;双重介入治疗组44例,TACE联合CT导向下碘油乙醇消融。结果:TACE组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9%,42%和20%,组织学检查,仅20%的病变完全坏死;TACE联合CT-LPEI组,1、2、3年生存率分别达100%、87%和67%,组织学检查85%的病变完全坏死。2组间1、2、3年生存率和肿瘤的完全坏死率均有显著差异。
吴沛宏李立张益民张福君张福君郑列何长青谢琦
内支架联合局部定向溶栓治疗上腔静脉综合征被引量:19
2000年
目的 探讨内支架联合导管定向溶栓治疗肿瘤性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的方法及意义。方法  2 6例肿瘤性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患者中 ,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 17例 ,纵隔恶性肿瘤 5例 ,食管癌纵隔淋巴结转移 2例 ,非霍奇金淋巴瘤 2例。采取股静脉入路 ,将多侧孔导管送至上腔静脉阻塞段血栓内 ,经导管滴注尿激酶 ,时间为 2 0~ 40min。然后球囊扩张 ,植入自张式支架。结果  2 4例开通成功 ,2例因闭塞导丝无法通过而失败。 2 4例中有 3例患者狭窄段长 10cm ,置入 2个支架 ;余 2 1例均置入一个支架。 2 4例在扩张前均行溶栓治疗。开通前后梗阻远侧测静脉压 ,从术前的 2 1.2 3± 1.80mmHg降到术后的 5 .33± 0 .98mmHg(患者均为卧位测压 )。经统计学处理 ,开通前后梗阻远侧静脉压力变化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开通后造影示侧支静脉均不再显影 ,上腔静脉管径接近正常 ,轮廓光整。上腔静脉阻塞症状于术后 2~ 3d消退。结论 经股静脉入路 。
张福君吴沛宏黄金华范卫君顾仰葵
关键词:上腔静脉综合征内支架溶栓疗法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内支架及PCS化学药物治疗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 :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内支架植入术后 ,动脉药盒植入术局部治疗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3 6例均已不能或不宜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 ,其中肝门区肿瘤 2 5例 (肝门原发性肝癌 12例 ,肝门转移性肝癌 13例 ) ,胰头癌 7例 ,胆管癌 4例 ,随机分两组 ,一组为单纯内支架治疗 (EMBE) ;另一组为EMBE加PCS治疗组。先行经皮胆管引流内支架植入术 ,然后行动脉药盒 (PCS)植入术 ,再按肿瘤生物特性及药代动力特点 ,经药盒泵入化疗药物。结果 :3 6例中 3 1例胆管引流内支架植入术成功 ,其中之 13例行单纯胆道内支架植入术 ,18例在胆道内支架植入术基础上行PCS植入术 ,随访 1~ 12个月 ,EMBE组 :1~ 3个月内 6例 ( 5 0 % )出现再闭塞。 2~ 6个月内死亡 8例 ,占 6 1 5 % ,12个月内死亡 11例 ,占 84 6 %。EMBE +PCS组 4( 2 2 2 % ) 1~ 3个月后出现再闭塞 ,2~ 6个月内死亡 6例 ,占 3 3 3 % ,12个月内死亡 9例 ,占 5 0 0 %。两组再闭塞率及死亡率相比 ,经t检验 ,P值<0 0 1,EMBE +PCS组与EMBE组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恶性梗阻性黄疸EMBE加PCS治疗优于单纯EMBE组 。
张福君吴沛宏黄金华陈林陈英梅李小霞陈月桂宝金良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内支架动脉药盒PCS
颅内动脉瘤的CT评价
2001年
目的 探讨CT在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及其在外科手术治疗和介入栓塞治疗动脉瘤的重要性。方法 对10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行CT检查,分析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部位与动脉瘤发生部位的定位关系以及CT对动脉瘤钙化和瘤腔内血栓的显示情况。结果 前交通动脉瘤、后交通动脉瘤、大脑中动脉瘤和基底动脉瘤的破裂出血在CT图像上可表现为特定部位的蛛网膜下腔出血,CT能清楚显示动脉瘤的破裂出血在CT图像上可表现为特定部位的蛛网膜下腔出血,CT能清楚显示动脉瘤壁和瘤颈的钙化及瘤腔内血栓的大小。结论 在CT图像上可根据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部位,判断动脉瘤的发病部位,CT对动脉瘤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价值。
范卫君张福君黄祥龙胡雯吴沛宏黄金华李小霞范新华张晓龙沈天真陈星荣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计算机体层摄影
52例蝶骨嵴脑膜瘤的DSA分析及术前栓塞被引量:11
2001年
目的 探讨蝶骨嵴脑膜瘤血液供应的特点及其术前栓塞对手术切除的意义。方法5 2例蝶骨嵴脑膜瘤患者中 ,发生于右侧者 31例 ,左侧者 2 1例 ;5 2例患者全部行DSA造影 ,30例患者行颈外系统供血动脉栓塞治疗 ,栓塞治疗后 5~ 7d行手术切除。结果  (1)脑膜瘤的占位改变可导致邻近周围脑血管的异常改变。 (2 ) 5 2例患者中 ,单纯由颈外动脉系统分支供血的有 11例 ,颈外动脉分支和颈内动脉分支双重供血的 2 9例 ,单纯由颈内动脉系统供血的 12例。 (3) 30例行肿瘤供血动脉栓塞的患者中 ,2 5例采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 ,5例采用丝线栓塞。栓塞的颈外供血动脉主要为 :脑膜中动脉 18例 ,脑膜中动脉与脑膜副动脉同时被栓塞者 10例。栓塞后肿瘤染色明显减轻者 2 0例 ,染色消失者 5例 ,肿瘤染色减轻不明显者 5例。 (4 )栓塞后行手术切除的 30例患者中 ,2 4例被完整切除 ,而未行栓塞的 2 2例患者中 ,仅 10例被全切除 ,二者统计学上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χ2 =3.86 ,P <0 .0 5 )。结论 蝶骨嵴脑膜瘤的术前造影和栓塞有利于肿瘤的完整切除。
范卫君黄祥龙胡雯张福君吴沛宏黄金华
关键词:脑膜瘤血管造影术栓塞治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