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吉木·克热木
- 作品数:7 被引量:52H指数:3
- 供职机构: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Orthofix单臂轨道式外固定支架与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创伤后骨髓炎骨缺损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9
- 2017年
- 目的比较Orthofix单臂轨道式外固定支架与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创伤后骨髓炎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15年1月行单节段骨搬运技术治疗的129例患者资料。男106例,女23例;年龄14~60岁,平均36.5岁。43例患者采用Orthofix单臂轨道式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Orthofix组),86例患者采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治疗(Ilizarov组)。术后7~10d开始行骨搬运术,按1mm/d的速度搬运,分4次完成。随访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骨延长区域矿化时间、骨延长长度、带架时间、愈合指数、Et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受限范围、钉道松动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3—216个月(平均96个月)随访。Orthofix组和Ilizarov组患者骨延长区域矿化时间、骨延长长度、带架时间、愈合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rthofix组与Ilizarov组患者ADL评分生活自理轻度受限分别为6、73例,生活自理基本不受限分别为37、13例;SAS评分轻度焦虑分别为33、16例,中度焦虑分别为8、63例,重度焦虑分别为2、7例;膝关节活动度受限(15°-30°)分别为39、10例,膝关节活动度受限(300~600)分别为4、76例,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rthofix组和Ilizarov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9.1%(34/43)、88.4%(7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rthofix单臂轨道式外固定支架与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创伤后骨髓炎骨缺损的临床治疗结果无明显差异,但后期对患者生活、心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故需要根据两种治疗方式的优点及患者自身情况来决定治疗方案。
- 伊力扎提·伊力哈木阿吉木·克热木买买提明·赛依提任鹏艾合买提江·玉素甫
- 关键词:外固定器骨髓炎骨延长术
-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隧道导向器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是一种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隧道导向器,其包括软皮套、可变形齿状胶管、内管、外管、手柄,内管的上端插在可变形齿状胶管内,内管的下端插在手柄内并与手柄固定连接,手柄上端的内管上固定安装有外套筒,在...
- 西热尼江·依克木阿吉木·克热木艾克白尔·吐逊帕子啦·艾拉肉孜阿吉·卡米力江排孜拉·协热拉
- 基于断层扫描的兔坐骨神经显微结构三维可视化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 探讨采用显微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采集新西兰大白兔坐骨神经断层数据,通过Mimics三维可视化软件实现兔坐骨神经内部显微结构的三维可视化。方法 取新西兰大白兔坐骨神经组织标本,A、B组分别用1%、5% Lugol’s液对其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分别A、B组在0.5、1.0、1.5、2.0、2.5、3.0、3.5 h时间点上神经染色情况,通过Micro-CT采集A、B组神经断层数据,观察选择其中合适的染色参数。4个标本采用Mimics 17.0软件重建兔坐骨神经神经显微立体结构。结果 A组兔坐骨神经标本在染色2.5 h可获得较为真实、清晰的显微三维结构显示效果。Mimics软件观察测量提示新西兰大白兔坐骨神经主要分3组神经束,重建模型测量横截面面积平均分别为0.425、0.038、0.242 mm2。可在任意断面放大观察坐骨神经显微结构,追踪3组神经束立体行径相对固定。结论 基于断层扫描的兔坐骨神经显微结构三维可视化系统能较清晰、真实地反映兔坐骨神经内部结构,可为周围神经虚拟三维重建技术提供新方法及可行性依据。
- 亚穆军默德·阿力克阿吉木·克热木伊力扎提·伊力哈木阿里木江·阿不来提买买艾力·玉山艾合买提江·玉素甫
- 关键词:显微结构三维可视化
- 创伤性胫骨管状骨缺损的临床分型和手术方法选择
- 目的:探讨创伤性胫骨管状骨缺损临床分型及手术方法选择。方法:对32例创伤性胫骨管状骨缺损患者,按其骨缺损长度不同分为3个临床分型,采用3种手术方法进行治疗。Ⅰ型:骨缺损长度4~6cm,采用Ilizarov技术单节段截骨传...
- 阿吉木·克热木
- 关键词:胫骨缺损ILIZAROV技术
- 文献传递
- NRSN2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 目的:(1)通过检测NRSN2在骨肉瘤组织及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差异,研究NRSN2与骨肉瘤发生之间的相关性。(2)通过沉默/过表达NRSN2骨肉瘤细胞系的体内体外实验,探讨NRSN2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3)探...
- 阿吉木·克热木
- 关键词:骨肉瘤信号通路细胞增殖分化作用
- 两种内固定方式固定青壮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生物力学特性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18
- 2020年
- 目的应用有限元方法比较3枚空心螺钉与3枚空心螺钉加前内侧支撑钢板固定垂直不稳定型(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的力学稳定性。方法选取1名男性志愿者,34岁,身高为173 cm,体重为75 kg。应用螺旋CT对髋关节至胫骨中段行薄层连续扫描,在股骨CT数据基础上,通过数字医学软件建立股骨三维模型。对股骨颈进行必要的切割,模拟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分别行3枚空心螺钉倒"品"字形固定(单独空心钉组),3枚空心螺钉倒"品"字形+前内侧钢板固定(空心钉联合钢板组)。对两组模型施加同样的约束和3种载荷(缓步行走、扭转、单腿站立),比较两组模型在同种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及形变分布。结果两组模型在各种载荷作用下的最大形变量都发生在股骨头,缓步行走时空心钉联合钢板组模型位移为1.97 mm,低于单独空心钉组模型的2.26 mm;扭转和单腿站立时两组模型形变近似。各种载荷作用下,模型的最大应力都发生在最下面一枚空心螺钉的中段、骨折线处。单独空心钉组模型缓步行走、扭转、单腿站立时的应力峰值分别为318.09、92.11、147.21 MPa,高于空心钉联合钢板组模型(229.86、86.94、124.48 MPa)。结论空心螺钉加前内侧支撑钢板固定可有效分担空心螺钉上的应力,对骨折端的力学稳定性优于单独3枚空心螺钉固定,能有效预防股骨颈缩短,是青壮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值得推荐的内固定方式。
- 艾克白尔·吐逊阿吉木·克热木阿吉木·克热木谢增如
- 关键词:骨钉骨板有限元分析
- 计算机辅助数字化模型及3D打印导板技术在骨盆骨折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数字化模型及3D打印导板技术在骨盆骨折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8年4月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骨盆骨折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骨科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计算机辅助数字化模型及3D打印导板技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观察2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盆骨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低于对照组(t/P=47.082/0.000、57.416/0.000、48.682/0.000、23.284/0.000);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愈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P=6.095/0.014、5.031/0.025);随访1年,观察组Matta功能评分满意率和Majeed骨盆骨折评分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P=8.317/0.004、7.207/0.007)。结论利用计算机辅助数字化模型及3D打印导板技术可提高骨盆骨折诊断的准确性,还可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阿吉木·克热木祖丽菲亚·买买提艾力梁志林艾克白尔·吐逊
- 关键词:骨盆骨折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