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瑶
- 作品数:58 被引量:183H指数:7
-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常德市科技局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白内障摘除联合玻璃体切除术中透明角膜切口制作的改进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白内障摘除联合玻璃体切除术中透明角膜切口的最佳制作方式。方法回顾分析了应用改进方式制作的透明角膜切口在白内障摘除联合玻璃体切除术的表现,观察了白内障摘除术中前房的稳定性,后囊的完整性,及玻璃体切割术中角膜切口的渗漏,切开部位对眼后节观察的影响,并与常规角膜切口组进行了比较。结果改良切开下前房稳定性良好,晶状体后囊破囊率明显降低;玻璃体手术过程中,角膜切开密闭良好,对后节组织的观察未受切口的影响。结论新法制作切口简便易行,相对于常规切口有较多优势。
- 董敬远刘瑶李玲
- 关键词:角膜切口
- 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前膜剥除术中行空气填充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的疗效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比较玻璃体切除术+黄斑前膜剥除术联合或不联合空气填充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效果。方法:特发性黄斑前膜42例46眼均合并有老年性白内障,A组23例25眼,行玻璃体切除并黄斑前膜剥除术联合空气填充;B组19例21眼,行玻璃体切除术+黄斑前膜剥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和组间视力、黄斑中心区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年龄、术前视力、黄斑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wk,3、6mo,两组患者视力均显著改善,CMT均明显减小,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间视力、CM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两组患者视力与黄斑厚度均无相关性。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玻璃体切除术+黄斑前膜剥除术联合或不联合空气填充术均能安全、有效地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同时联合空气填充术未显示优势。
- 赵智晶刘瑶
- 关键词:特发性黄斑前膜白内障
- 糖基化终产物对视网膜Müller细胞表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糖基化终产物(AGEs)对体外培养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表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并培养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37℃条件下制备牛血清白蛋白AGEs(AGEs-BSA)及其对照物。应用AGEs-BSA及其对照物作用于Müller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ICC)方法半定量检测AGEs对视网膜Müller细胞表达bFGF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GEs作用下体外培养的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bFGF的表达增高(P<0.05或P<0.01),且具有一定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结论AGEs可以上调Müller细胞表达bFGF,推测AGEs可能通过增加bFGF的表达从而加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新生血管的形成。
- 艾静刘瑶栾洁陈平圣
- 关键词:糖基化终产物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视网膜MÜLLER细胞免疫细胞化学
- 结膜延展法 :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翼状胬肉治疗方法(英文)
- 2005年
- 目的 :改进一种翼状胬肉治疗方法。方法 :对翼状胬肉患者 5 3例 5 7只眼 ,其中 5 2只眼为原发 ,5只眼为复发性胬肉 ,施行一种新的胬肉切除手术 ,即结膜延展法 ,其源自结膜瓣转位法并进行了改进 ,其实质是拉伸角巩膜缘处的结膜缘并覆盖裸露的巩膜。观察新术式的手术时间、并发症及胬肉的复发情况。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了至少 5个月 ,手术时间较常规结膜瓣转位术明显缩短 ,胬肉复发率低 (7% ) ,没有观察到其他并发症。结论 :此种新方法简单、有效 ,复发率低。
- 刘瑶王爱莲LARRY Baum
- 关键词:翼状胬肉结膜瓣复发率手术时间
- 兔角膜内皮细胞的原代培养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兔角膜内皮细胞的培养方法。方法:显微分离兔角膜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采用贴壁法、贴壁消化法及两种消化法培养,观察每种方法细胞生长的特点。结果:4种方法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均呈单层密集生长,形态为六角形或多边形,具有活体细胞的形态特征。培养周期最短约为1周。结论:将揭取的附有内皮细胞的后弹力层预培养1天后再进行消化培养的方法,可为实验研究提供有效的角膜内皮细胞培养方法。
- 王爱莲刘瑶张晓红
- 关键词:内皮角膜细胞
- 眼球摘除联合义眼台植入105例临床分析
- 2005年
- 屠颖刘瑶
- 关键词:眼球摘除义眼台
- 中药子类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认识和体会被引量:1
- 2020年
- 白内障是指任何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所致晶状体混浊,导致晶状体颜色改变或透明度降低。其在全球致盲眼病中占第一位。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ge-related cataract,ARC),即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率日益增高,且呈年轻化趋势。因此,寻求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案防治围术期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以及白内障术后疾病进展或预后不佳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笔者在多年临床经验中发现,根据"阴阳钟理论"研制的"日钟阴阳方"在治疗眼科疾病方面收效颇佳,于是大胆根据该理论自拟子类中药方,以子类药物为主,在防治ARC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改善患者视力方面取得良好疗效。
- 刘燕李欢欢王菁刘瑶
- 关键词:白内障
- 巩膜外加压直视下经周边裂孔视网膜下液引流术
- 2015年
- 目的探讨巩膜外加压直接视下经周边裂孔视网膜下液引流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近3年期间,因周边视网膜裂孔而入住我院,并行玻璃体切除术的共43例(43只眼),对于周边裂孔引起的视网膜脱离,内路手术在解除了视网膜牵引,并完成人为视网膜脉络膜炎症后进行巩膜外加压直视下经周边裂孔引流视网膜下液。结果本组患者经行气-液(重水)交换后,37只眼(86.0%)眼视网膜下液引流较彻底,视网膜平伏,6只眼视网膜下液残存较多,摆放眼于正常位后,后极部视网膜脱离仍然明显。结论巩膜外加压,配合头位的直视下经周边裂孔视网膜下液引流术,避免了由视网膜造孔带来的手术风险。
- 董敬远刘瑶
- 关键词:引流术巩膜外加压
- 载脂蛋白M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中相关炎性因子表达的抑制作用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观察高糖培养环境下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ECs)中载脂蛋白M(ApoM)、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表达的变化,探讨ApoM过表达对高糖诱导的HRECs中TNF-α和MCP-1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FBS)和5.5 mmol/L D-葡萄糖的DMEM培养基培养HRECs后分为6个组。正常对照组细胞进行常规培养,高糖组细胞用含30 mmol/L D-葡萄糖的高糖培养基进行培养,ApoM过表达组用载有ApoM序列的慢病毒载体感染常规培养的细胞,空载组用无ApoM序列的慢病毒载体感染常规培养的细胞,空载+高糖组用高糖培养基培养空载体感染的细胞,ApoM过表达+高糖组用高糖培养基培养ApoM感染的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中ApoM、TNF-α和MCP-1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ApoM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显示,高糖组细胞中ApoM、TNF-α和MCP-1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517、3.295、2.555,均P〈0.05)。HRECs感染慢病毒后生长良好,ApoM过表达组细胞中ApoM mRNA相对表达量为236.400±39.270,明显高于空载组的1.000±0.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95,P〈0.01),空载组细胞中未见ApoM蛋白表达条带,ApoM过表达组蛋白表达条带较强。正常培养基和高糖培养基培养后24 h,ApoM过表达组中ApoM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249和2.978±0.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56,P〈0.01)。空载组、空载+高糖组、ApoM过表达组、ApoM过表达+高糖组细胞中TNF-α和MCP-1 mRNA相对表达量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966,P=0.026;F=14.410,P=0.002),ApoM过表达+高糖组细胞中TNF-α mRNA和MCP-1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空载+高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0.004)。
结论高糖培养�
- 唐皖罗光华姚霜王敏潘丽莉喻妙梅于洋刘瑶
- 关键词:载脂蛋白M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分析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非随机对照研究,共纳入确诊为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行玻璃体切除手术的患者15例15眼。对照组8例8眼,行单纯行玻璃体切除术;注药组7例7眼,在玻璃体切除术前5—10d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0.05ml。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医源性裂孔发生率、填充物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术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结果手术时间注药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医源性裂孔眼发生率、填充物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眼BCVA较术前均有提高,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眼之间术后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玻璃体腔注药后未发生相关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辅助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除手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及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卞扬许星照刘瑶
- 关键词:玻璃体腔注射玻璃体切除术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