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凡超
- 作品数:2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深圳爱尔眼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越秀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术源性散光及术后角膜像差的变化研究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分析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术源性散光及术后角膜高阶像差的变化。方法分析2014年4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白内障手术的50例(60只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分为两组:飞秒组27例(30只眼),使用美国Alcon Lenx白内障激光手术系统制作角膜切口、截囊及劈核;超声乳化组23例(30只眼),使用手术刀制作角膜切口、手工连续环形撕囊及劈核。对两组所有术前、术后3个月的术眼使用角膜地形图Pentacam HR测量全角膜散光和角膜6 mm直径范围内的全角膜高阶像差,使用Alpins方法分析全角膜散光,取术源性散光的大小与轴向、矫正率及误差角分析比较。结果飞秒组与超声乳化组术源性散光无明显差异(P>0.05);飞秒组术前与术后3个月全角膜高阶像差各项参数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而超声乳化组术后3个月全角膜总像差及总高阶像差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结论飞秒激光制作角膜切口没有引起全角膜高阶像差的明显改变,飞秒激光制作角膜切口与手工制作角膜切口相比,精准性及术后稳定性更好。
- 曾凡超司马晶杨浩江李敏超陈炳衡
- LASEK、TransPRK治疗中低度近视的对比性观察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对比观察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经角膜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PRK)治疗中低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行准分子激光角膜表层切削术的患者50例(100眼),年龄20~38岁,等效球镜-1.25D^-5.75D,随机分配一只眼采用准分子激光去除上皮(50眼),另一眼采用20%酒精去除上皮(50眼),所有手术眼的基质切削均采用VISX准分子激光SurfacePRK模式,52%的患者使用MMC。术后随访半年,主要观察项目包括术后等效球镜屈光度、术后裸眼视力(UCVA)、术后刺激症状持续时间、上皮恢复时间等,结合各项观察数据对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开展评价与对比。结果 t-PRK与LASEK的术前期望屈光度矫正量与实际屈光度矫正量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术式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裸眼视力分别为(0.0385±0.0755)和(0.0662±0.09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刺激症状持续时间(1.980±0.6141,2.580±0.5566)及角膜上皮修复时间(2.610±0.6332,3.460±0.794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应用VISX准分子激光机行t-PRK和LASEK手术治疗中低度近视的屈光度矫正疗效无明显差异;t-PRK术后裸眼视力比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更好,较LASEK术后裸眼视力更好,刺激症状持续时间更短,角膜上皮修复更快。
- 常征曾凡超熊露
- 关键词:屈光手术准分子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