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护理
  • 2篇重症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导管
  • 1篇导尿
  • 1篇导尿管
  • 1篇电极
  • 1篇电极片
  • 1篇性感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眼灼伤
  • 1篇医院获得
  • 1篇医院获得性感...
  • 1篇衣身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黏膜
  • 1篇中毒

机构

  • 6篇常州市第三人...

作者

  • 6篇尚艳
  • 1篇冯静云
  • 1篇凌素月
  • 1篇许湘华
  • 1篇骆敏霞
  • 1篇薛峰
  • 1篇陈菲菲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职业卫生与应...
  • 1篇常州实用医学
  • 1篇中西医结合护...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颅脑外伤患者导管滑脱的预防及护理干预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强化防导管滑脱护理干预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行常规护理干预的颅脑外伤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2016年3月—2017年3月行强化防导管滑脱护理干预的颅脑外伤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对比2组导管意外滑脱情况和患者舒适度。结果观察组导管意外滑脱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舒适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颅脑外伤患者防脱管护理干预,可降低导管意外滑脱率,提高患者护理舒适度。
凌素月尚艳
关键词:强化护理干预颅脑外伤导管滑脱
前馈控制模式对重症监护病房留置导尿管患者感染发生的干预效果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留置导尿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常用的一项基本操作,但留置尿管极易造成尿路感染,其中留置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是最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相关报道显示,其发生率约占院内感染的39%,仅次于呼吸道感染[1]。研究证实重症患者留置尿管在体内4d以上,如未能及时进行护理,感染率可高达85%[2]。CAUTI的发生不仅加重患者病情,增强细菌耐药性,还提高了患者的病死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因而预防与控制CAUT的发生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
尚艳骆敏霞
关键词:留置导尿管医院获得性感染留置导尿患者集尿袋中段尿培养
12例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患者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总结硫酸二甲酯暴露损伤的临床表现及救治特点。方法对12例硫酸二甲酯中毒患者的眼、呼吸系统损伤的临床表现、抢救措施及转归特点进行分析。结果12例硫酸二甲酯意外中毒患者,先后出现眼、呼吸道损伤。胸部CT显示轻度患者有明确肺部感染征象,中度患者两肺可见斑片状密度增高影,重度患者两肺有渗出改变。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显示轻度中毒患者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明显,中度中毒患者气管、支气管增厚,管腔狭窄,支气管黏膜出现糜烂,重度中毒患者可见支气管黏膜广泛出血。部分患者眼部B超显示双眼玻璃体混浊。中毒患者经吸氧、雾化吸入、应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滴眼、抗感染等综合治疗,住院7~19 d后痊愈或好转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11.5 d。结论硫酸二甲酯具有强毒性,可经眼、皮肤、呼吸道接触造成人体损伤。主要救治措施包括:尽早去污并做氧疗及雾化吸入治疗,早期、足量、短程使用糖皮质激素,严密观察呼吸道损伤,加强气道管理,防止严重的和气道相关的并发症。预后通常良好。
冯静云陈菲菲薛峰尚艳
关键词:硫酸二甲酯中毒支气管黏膜化学性眼灼伤
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2012年
目的探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相关问题。方法对56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老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通过护理均已痊愈出院。结论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在围手术期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治愈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尚艳
关键词: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一种重症监护病员服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症监护病员服,包括衣身以及衣身两侧的衣袖,衣身包括前片和后片,前片为封闭式结构,后片为敞开式结构。前片的上部横向宽度大于其下部的横向宽度。后片的中间位置设有敞口。前片和后片的连接处下端设有开叉。前片...
尚艳
文献传递
气压治疗仪护理模式对重症医学科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
2024年
目的探讨气压治疗仪护理模式对重症医学科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11月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气压治疗仪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凝血指标、静脉血流速度、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浆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胫后静脉、腘静脉、股深静脉的血流速度均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7 d,观察组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度评分量表(RAPT)风险分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08%,低于对照组的1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压治疗仪护理模式应用于重症医学科患者中,可有效改善其凝血指标,减缓下肢静脉血流速度,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从而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尚艳许湘华
关键词:气压治疗仪护理深静脉血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