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燕

作品数:14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肿瘤
  • 7篇细胞
  • 5篇细胞肺癌
  • 5篇小细胞
  • 5篇小细胞肺癌
  • 5篇非小细胞
  • 5篇非小细胞肺癌
  • 5篇肺癌
  • 3篇肺肿瘤
  • 2篇阳性
  • 2篇预后
  • 2篇肉瘤
  • 2篇神经内分泌
  • 2篇实体瘤
  • 2篇疗效
  • 2篇脑转移
  • 2篇内分泌
  • 2篇激酶
  • 2篇分泌
  • 2篇SEER

机构

  • 14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解放军总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国际...

作者

  • 14篇李晓燕
  • 2篇孙雪飞
  • 2篇刘元波
  • 2篇钱筠
  • 2篇朱红
  • 2篇林艺
  • 1篇汤传昊
  • 1篇白雪燕
  • 1篇李扬
  • 1篇孙时斌
  • 1篇贾旺
  • 1篇陈烨
  • 1篇张俊丽
  • 1篇王晨
  • 1篇陈峰

传媒

  • 3篇中国肺癌杂志
  • 2篇中国医院用药...
  • 2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健康世界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3
  • 1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围手术期放疗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预后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放疗对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生存及治疗方式的影响,为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策略和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EER)数据库,收集了2010年至2019年接受根治性手术的新诊断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数据,收集其临床特征、治疗相关信息与总生存等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神经内分泌癌组及神经内分泌瘤组,并根据是否接受放疗及放疗时机等进行分层。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使用Kaplan-Meier方法比较接受组间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本项研究纳入了141例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其中86例患者病理诊断为神经内分泌癌。共有53例患者进行了围手术期放疗,其中术前新辅助放疗患者30例。白种人(46.2%vs.20.8%,P=0.006)、病理为神经内分泌癌(54.7%vs.10.9%,P<0.001)患者选择围手术期放疗的比例较高。在对合并治疗方式的影响上,大部分接受了围手术期放疗的患者未行保留肛门根治术(27.7%vs.62.5%,P<0.001)。与放疗患者相比,未放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明显更长(87个月vs.34个月;P=0.01)。结论接受围手术期放疗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有着更低的总生存,进行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的概率也没有因放疗而增加。
徐蔚然丁小胜郑希希安娟化怡纯施卉周莉莉韦方吴起超李羽斌李晓燕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肿瘤
克唑替尼治疗晚期或复发性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12
2019年
背景与目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ALK)基因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中的阳性比例约为5%-7%,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KI)为ALK阳性NSCLC患者的标准治疗。本研究拟评价克唑替尼在ALK阳性的晚期或复发性NSCL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用三种方法筛选携带ALK基因融合/倒位的晚期或复发NSCLC患者,免疫荧光原位杂交(flou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显示阳性者给予克唑替尼口服,250 mg,2次/d。评价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及安全性。结果共筛选226例患者,其中39例出现ALK融合或倒位,37例入组,35例患者可评价客观疗效,ORR为70.3%,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 DCR)为94.6%,中位PFS为11.8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转氨酶升高(1级,91.7%)、转氨酶升高(2级,23.4%)、恶心(1级,75.6%)、贫血(1级-2级,62.3%)、视物障碍(1级,21.8%)、体重减轻(1级,31.4%)、肺炎(2级,3.5%)。结论克唑替尼单药可用于治疗ALK融合/倒位的晚期NSCLC患者,有效率高,耐受性较好。
李晓燕许华艳高芳康勋张娟赵静林艺刘晓晴
关键词:肺肿瘤EML4-ALK
47例非小细胞肺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被引量:3
2019年
背景与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 CL C)伴神经内分泌分化(neuroendocrine differentiation,NED)是一个新的病理分类,在临床中并不常见,本文拟探讨NSCLC-NED的临床病理特征、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2009年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47例NSCLC-NED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人口学资料、影像学特点、病理特征及治疗和预后,分析不同因素与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47例NSCLC-NED患者中,中位年龄61岁(45岁-78岁),男性38例,女性9例;37例为低分化癌伴NED,10例为中分化癌伴NED;2例驱动基因阳性(1例为EGFR敏感突变,1例为ALK融合),一线化疗的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34.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4个月;整体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11个月,OS超过2年者仅2例(4.2%,2/47)。结论NSCLC-NED不同于单纯的NSCLC或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男性、≤70岁、重度吸烟、肿瘤分化程度较低者较常出现NED,且发病时多为IV期。该类患者驱动基因阳性比例低于普通腺癌人群,对化疗较不敏感,总生存期偏短,提示预后较差。
李晓燕许华艳康勋赵静林艺王沙沙刘晓晴
关键词:肺肿瘤神经内分泌分化预后
肿瘤患者围治疗期间如何补充营养
2024年
随着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不断攀升,人们对其治疗的探索也更加深入。对于不同的肿瘤患者,我们提倡在遵循指南的前提下进行个体化治疗,追求的目标是让肿瘤患者不但活得更长,还要活得更好!营养状态则是决定肿瘤患者的治疗疗效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周莉莉丁小胜李晓燕
关键词:个体化治疗补充营养肿瘤患者营养状态治疗疗效发病率
H36.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达沙替尼对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对雄激素受体特异位点磷酸化的影响
孙雪飞钱筠白雪燕李晓燕李扬朱红陈烨刘元波
文献传递
阿来替尼致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心动过缓的临床观察与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阿来替尼对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患者心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纳入2018年8月至2021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肿瘤内科35例接受阿来替尼治疗的ALK阳性的NSCLC患者,分析其基线心率与治疗后心率的差异,比较基线最低心率与治疗后最低心率以及治疗后24 h动态心电图平均心率的差异。结果:35例患者中,8例发生窦性心动过缓,心动过缓发生率为22.86%,中位发生时间为服用阿来替尼6.65个月。8例患者的窦性心动过缓评级均为1级,无2级及以上心动过缓发生,所有患者均无心脏相关不适主诉,仍持续服用阿来替尼,未进行相关干预,持续动态观察。患者基线平均最低心率为65次/min,阿来替尼治疗后发生心动过缓者的平均最低心率为43次/min,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24 h动态心电图平均心率为57次/min(其中<60次/min的有5例,≥60次/min的有3例),与基线最低心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7);5例动态心电图平均心率<60次/min患者的平均心率与基线最低心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9),但3例动态心电图平均心率≥60次/min患者的平均心率与基线最低心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33)。发生心动过缓患者的最佳反应率(87.50%,7/8)明显高于未发生心动过缓的患者(44.44%,12/27),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2);但发生心动过缓与未发生心动过缓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11)。结论:阿来替尼治疗ALK阳性的NSCLC患者,心动过缓发生率为22.86%,明显高于文献报道(6%~9%),中位发生时间为6.65个月,发生心动过缓并不影响药物的继续应用。将动态心电图监测平均心率作为监测该不良反应的措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安娟丁小胜化怡纯周莉莉张俊丽李晓燕汤传昊
关键词: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非小细胞肺癌心动过缓
MPR在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免疫治疗临床研究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19年
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治疗带来的生存获益已处于稳定水平,以生存为主要终点进行临床试验需要10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病理学显著缓解(major pathologic response,MPR)指新辅助化疗后残留存活肿瘤≤10%,其有可能作为生存期的替代终点纳入未来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试验中。但若以MPR为替代终点,是否能体现新辅助免疫治疗的生存获益仍无定论。本文将对MPR的应用、前景和局限性进行综述。
李晓燕刘晓晴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脑脊液循环肿瘤DNA在非小细胞肺癌柔脑膜转移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2024年
柔脑膜转移(leptomeningeal metastasis,LM)是恶性肿瘤的一种致死性并发症,其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中的发生率为3%-5%。LM诊断难、预后差、治疗手段有限且无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是NSCLC诊疗的难点。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由肿瘤细胞脱落,携带与癌症相关的信息,在肿瘤精准治疗中有重要应用价值。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存在于大脑蛛网膜下腔、脊髓和中央管,与脑膜组织直接接触,是最能反映LM遗传特征的液体介质。近年来,解析CSF ctDNA多组学特征对深入探索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转移瘤的辅助诊断、疗效判断、预后预测及耐药机制分析等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将对CSF ctDNA检测技术及其在NSCLC-LM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简要综述。
李羽斌李晓燕
关键词:肺肿瘤脑脊液
实体瘤柔脑膜转移疗效评价标准现状及进展
2024年
柔脑膜转移(LM)是恶性肿瘤的一种致死性并发症,约有1%~5%的实体瘤患者会发生LM,以肺癌、乳腺癌、恶性黑色素瘤最为常见。LM诊断难、预后差,是临床诊疗的难点。疗效评价是恶性肿瘤治疗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其核心要义在于监测肿瘤负荷的变化。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测量到的肿瘤直径变化来反映疗效,然而LM的影像学表现多为点状或线状强化,难以量化评估,单一影像学评价难以精准反映LM患者的病情变化。考虑到LM涉及到多个医学领域,如肿瘤学、神经影像学、神经病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等,因此在多学科协助下建立一套简便、有效的LM评效标准,是现阶段临床的研究热点。文章就实体瘤LM疗效评价标准现状及进展予以综述。
李羽斌李晓燕
关键词:实体瘤肿瘤转移脑膜疗效评价
肿瘤免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严重程度与外周血CD8^(+)T细胞水平的相关性
2023年
目的:探索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中CD4^(+)、CD8^(+)水平的动态变化与免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irAEs)的发生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该院肿瘤内科178例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的实体瘤患者。其中发生irAEs的患者32例,对比分析其ICI治疗前及发生irAEs时的CD4^(+)、CD8^(+) T细胞水平的动态变化与irAEs的发生及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ICI治疗前与发生irAEs时,患者CD4^(+)、CD8^(+)T细胞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CI治疗前,发生1—2级irAEs患者与发生3—4级irAEs患者的CD4^(+)T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4 4)。ICI治疗前,发生1—2级irAEs患者与发生3—4级irAEs患者的CD8^(+) T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 2),发生3—4级irAEs患者的CD8^(+) T细胞水平更高;CD8^(+) T细胞水平>35%的患者与CD8^(+) T细胞水平≤35%的患者发生irAEs级别组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CD8^(+) T细胞水平>35%的患者中发生3—4级irAEs的比例更高。结论:实体瘤患者使用ICI治疗前外周血中CD8^(+)T细胞水平与irAEs的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当CD8^(+) T细胞水平>35%时,提示未来发生3—4级irAEs的可能性增加。
化怡纯李羽斌安娟周莉莉郑希希施卉李晓燕
关键词:实体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