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磊
-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左心耳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手术同期行心房颤动射频消融疗效间的相关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左心耳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的表达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风心病)瓣膜手术同期行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疗效的影响。方法:风心病瓣膜手术同期慢性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共80例,根据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分为房颤消除组(n=56)和房颤未消除组(n=24)。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左心耳组织中MMP-2和TIMP-2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蛋白表达,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显微镜观察Ⅰ型和Ⅲ型胶原容量分数(CVF-Ⅰ和CVF-Ⅲ)。结果:房颤未消除组心房组织MMP-2的mRNA及蛋白表达较房颤消除组明显增加(126.75±47.67 vs.62.43±31.41,P<0.001;140.33±35.17 vs.82.57±29.56,P<0.001),CVF-Ⅰ也较房颤消除组明显增加(18.16±3.22 vs.11.66±3.38,P<0.001)。两组之间TI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及CVF-Ⅲ无明显区别。左心耳组织M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与CVF-I呈显著正相关(r=0.575,P<0.001;r=0.637,P<0.001),左心耳组织中M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与左心房直径也呈显著正相关(r=0.465,P=0.003;r=0.571,P<0.001)。结论:左心耳组织MMP-2表达与左心房大小和心房纤维化程度相关并影响瓣膜手术同期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疗效。
- 柳磊杨克明李源王巍胡盛寿王欣
- 关键词:心房颤动射频消融基质金属蛋白酶-2
- 快速心室起搏犬心房颤动模型研究
- 2011年
- 目的建立快速起搏心室致心力衰竭犬房颤模型,研究其电生理及心房结构和功能改变。方法 15只健康杂种犬分两组:对照组6只,实验组9只[240次/min心室起搏(25±3)d]。超声心动图测定起搏前后心房面积、面积缩小分数及左心室功能,利用心内电极测定心房有效不应期、传导速度及房颤诱发情况。结果实验组7只犬完成了实验。快速心室起搏(25±3)d后,犬的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左、右心房面积显著增大(与起搏前比较,P<0.01),左、右心房面积缩小分数显著减小(左心房:(35.7±1.9)%和(20.7±2.7)%,P<0.01;右心房:(35.0±2.3)%和(18.0±2.3)%,P<0.01),左室射血分数从(65.3±2.1)%降至(31.6±2.8)%(P<0.01)。实验组犬左、右心房有效不应期显著延长,心房内传导速率较对照组减慢。实验组有5只犬诱发出超过30 min的房颤,平均房颤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687±290)s和(13±9)s,P<0.01)。实验组平均房颤持续时间与左、右心房面积及面积缩小分数相关(P<0.05)。结论 快速心室起搏致心衰模型能稳定地诱发出房颤,房颤持续时间与心衰引起的显著心房结构和功能异常相关。
- 许铭王欣唐闽宁小辉柳磊王巍王立清宋云虎
-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房颤动电生理学心房功能
- 风心病慢性房颤患者左右心房组织纤维化程度及TGF-β_1的mRNA表达差异的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伴慢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右心房组织纤维化程度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mRNA表达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取接受瓣膜置换的风心病慢性房颤患者40例,风心病窦性心律患者10例。术中分别收取左、右心耳组织各约100mg。通过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法对心房组织中Ⅰ、Ⅲ型胶原容量分数(CVF-Ⅰ,CVF-Ⅲ)进行半定量分析;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心房组织中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①与风心病窦性心律组(窦律组)相比,风心病房颤组(房颤组)患者左房内径显著扩大(P<0.05),左、右心房组织TGF-β1的mRNA表达、CVF-Ⅰ及CVF-Ⅰ/CVF-Ⅲ比值明显增加(P<0.05),CVF-Ⅲ变化不明显(P>0.05)。②窦律组患者左心房与右心房TGF-β1的mRNA表达、CVF-I及CVF-Ⅰ/CVF-Ⅲ比值无明显区别(P>0.05);而房颤组患者左心房较右心房组织中TGF-β1的mRNA表达、CVF-I及CVF-Ⅰ/CVF-Ⅲ比值明显增加(P<0.05)。③相关分析发现无论在左心房还是右心房,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与心房组织CVF-I呈正相关(左:r=0.786,P<0.05;右:r=0.858,P<0.05)。结论在风心病慢性房颤过程中,左心房组织纤维化程度及TGF-β1的mRNA表达较右心房更加明显,心房组织TGF-β1的mRNA表达增高可能是心房纤维化的分子机制之一。
- 刘玉学王欣王立清王巍柳磊李源元东刘立群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
- 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与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疗效的关系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mRNA表达与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射频消融疗效的关系.方法 2008年1月至9月,40例瓣膜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慢性房颤患者,术中获取左心耳,根据术后6个月的随访结果分为房颤消除组及房颤未消除组;以同期行瓣膜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窦性心律患者10例为对照.通过苦味酸大狼猩红染色法分析心房组织中Ⅰ型及Ⅲ型胶原容量分数(CVF-Ⅰ和CVF-Ⅲ),RT-PCR法检测TGF-β1的mRNA表达.结果 至随访结束,40例房颤患者有28例房颤消除,12例未消除.与窦性心律组相比,房颤消除组和房颤末消除组患者心房组织TGF-β1的mRNA表达、CVF-Ⅰ及CVF-Ⅰ/CVF-Ⅲ比值依次增加(P<0.05).房颤消除组中左心房功能未恢复的患者心房组织TGF-β1 mRNA表达高于左心房功能恢复患者(P<0.05).心房组织TGF-β1 mRNA表达与CVF-Ⅰ及左心房直径均呈正相关(r=0.786和0.858,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同期射频消融术疗效的危险因素有TGF-β1 mRNA表达水平(OR=1.13,95%CI 1.05~1.18,P=0.031)、CVF-Ⅰ(OR=1.07,95%CI 1.00~1.13,P=0.037)及左心房直径(OR=2.23,95%CI 1.08~4.59,P=0.042).结论心房组织TGF-β1的mRNA表达程度在房颤患者心房结构重构中起重要作用,并影响外科射频消融治疗后窦性心律的维持及心房的功能恢复.
- 李源王欣柳磊刘玉学王巍胡盛寿
- 关键词:心房颤动转化生长因子Β1导管消融术
- 心房纤维化程度对风湿性心脏病永久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治疗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研究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伴永久性心房颤动(PAF)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心房组织中Ⅰ型和Ⅲ型胶原含量、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基因表达的改变,探讨心房纤维化程度对PAF行射频消融治疗疗效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将40例风心病伴PAF(≥6个月)行瓣膜手术及同期心内直视射频消融术患者作为实验组,均于术中获取左心耳组织约100mg,术后3个月、6个月按时随访;并根据术后6个月的随访结果分为AF消除组及AF未消除组,同期选择仅行瓣膜手术的风心病窦性心律患者10例获取左心耳作为窦性心律组。采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法对心房组织中Ⅰ型和Ⅲ型胶原容量分数(collagen volume fractionⅠ,CVF-I,CVF-Ⅲ)进行半定量分析,确定心房纤维化程度;以β肌动蛋白为内参照基因,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心房组织纤维化过程中的关键因子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各组临床基线值一致,术后6个月随访结束时,40例AF患者有28例归为AF消除组,12例归为AF未消除组。(1)与窦性心律组比较,AF未消除组和AF消除组患者心房组织TGF-β1的mRNA表达、CVF-Ⅰ及CVF-Ⅰ/CVF-Ⅲ比值均显著增加(F=6.487,P=0.003;F=3.711,P=0.032;F=3.697,P=0.032)。且AF未消除组较AF消除组心房组织TGF-β1的mRNA表达、CVF-Ⅰ及CVF-Ⅰ/CVF-Ⅲ比值也明显增加(t=4.372,P=0.043;t=4.603,P=0.038;t=4.776,P=0.035),而CVF-Ⅲ在3组之间无明显改变(P>0.05);(2)在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恢复窦性心律的患者中,左心房功能未恢复者心房组织TGF-β1mRNA表达水平较左心房功能恢复者明显增高(t=5.570,P=0.027);(3)相关分析发现心房组织TGF-β1mRNA表达水平与CVF-Ⅰ及左心房直径均呈正相关(r=0.786,P<0.05;r=0.858,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心房组织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CVF-I及左心房直径是影响瓣膜手术同期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AF未消�
- 刘玉学王巍王欣柳磊李源元东刘立群
- 关键词:心房颤动转化生长因子Β1射频消融
- MMP-9/TIMP-1在风心病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改良迷宫术是外科治疗房颤的有效方法,但对于瓣膜病特别是风湿性心脏病所合并房颤的患者,早期的手术效果并不理想。本研究目的是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在风心病患者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左房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从80例行瓣膜置换同期行射频消融的风心病合并持续性房颤患者中获取组织标本。根据随访术后6个月心律的情况,结果分为房颤未消除组(24例)及窦性心律组(56例)。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连反应技术(RT-PCR)及免疫印迹方法 (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房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m 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窦性心律组相比,房颤组MMP-9的m RNA、蛋白的表达及胶原容量分数(Collagen Volume Fraction,CVF)显著增高。(P=0.001;P=0.01;P=0.003),同时TIMP-1的m RNA及蛋白的表达两组无显著差别。关联分析显示心房组织中MMP-9的m RNA及蛋白的表达及CVF(r=0.625,P<0.01 VS r=0.567,P<0.01)与左房的直径成正相关。结论 MMP-9与左心耳的胶原容量分数(CVF)成正相关,与在风心病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有相关性。
- 李源王欣柳磊刘玉学王巍
-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