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全乐

作品数:29 被引量:104H指数:6
供职机构: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课题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肝癌
  • 10篇POKEMO...
  • 9篇基因
  • 6篇细胞
  • 4篇血清
  • 4篇原发性
  • 4篇原发性肝癌
  • 4篇肿瘤
  • 4篇注射
  • 4篇化疗
  • 4篇癌基因
  • 3篇动脉化疗
  • 3篇动脉化疗栓塞
  • 3篇动脉化疗栓塞...
  • 3篇栓塞
  • 3篇栓塞术
  • 3篇注射液
  • 3篇疗效
  • 3篇结肠
  • 3篇苦参

机构

  • 14篇河北省沧州中...
  • 8篇华中科技大学
  • 7篇沧州中西医结...
  • 2篇沧州市中心医...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作者

  • 29篇张全乐
  • 7篇田德安
  • 7篇晏维
  • 6篇刘三香
  • 6篇李卫民
  • 6篇徐湘江
  • 5篇刘刚
  • 4篇夏丽敏
  • 4篇祁月英
  • 4篇王伟
  • 3篇刘梅
  • 3篇周珍珍
  • 3篇高志远
  • 3篇邢喜芝
  • 2篇王波
  • 2篇张琼
  • 2篇朱倩
  • 2篇郭红
  • 2篇邢雅娟
  • 2篇高志远

传媒

  • 4篇胃肠病学和肝...
  • 3篇中西医结合肝...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临床荟萃
  • 1篇河北中医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广西医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安徽医药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胆管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胆管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以期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对我院消化内科2007年9月—2009年10月收治的12例胆管癌PTCD术后出现的并发症予以密切观察、详细记录,除采取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外,针对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给予及时、相应处理及个性化护理。结果通过对患者采取一般护理、心理护理以及针对患者出现的不同并发症予以相应处理及个性化护理后,所有患者术后并发症完全消失后出院。结论胆管癌PTCD术后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做好术后护理,给予及时、相应的处理至关重要。
刘三香张全乐
关键词:胆管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护理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微小RNA-143、Toll样受体2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检测微小RNA-143(miR-143)、Toll样受体2(TLR2)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中表达情况,探讨miR-143、TLR2与NAFLD患者肝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在本院治疗的NAFLD患者121例,根据NFS评分将患者分为非进展性肝纤维化组(NFS≤0.676分,简称非进展组)68例和进展性肝纤维化组(NFS>0.676分,简称进展组)53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员100例作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血清miR-143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LR2水平。同时检测其他血清因子水平,Pearson法分析肝纤维化NFS评分与患者miR-143、TLR2及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进展组和非进展组患者体重指数(BMI)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TLR2水平较对照组人员显著升高,而miR-14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非进展组比较,进展组患者血清TLR2水平升高,miR-14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肝纤维化患者NFS评分与TLR2、ALT、AST、TC、TG、LDL-C、HbA1c呈正相关,与miR-143、HDL-C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在NAFLD患者血清中miR-143呈低表达,TLR2呈高表达,两者水平与肝纤维化有关,可作为预测NAFLD患者肝纤维化潜在的标志物。
纪洪猛吴伟华于巧亚李美霞马君怡张全乐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TOLL样受体2肝纤维化
Snail基因mRNA与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Snail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分析工具比对TCGA数据库中Snail基因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在STRING数据库中构建Snail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对相关蛋白功能和KEGG信号通路进行富集。同时,回顾性分析我院69例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资料,根据Snail表达水平分为高、低表达组,比较两组患者总生存期(OS)和无疾病进展生存期(DFS)的差异。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者癌组织中Snail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Snail基因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DGFB基因与Snail呈正相关(r=0.624,P<0.05),SLC44A4基因与Snail呈负相关(r=–0.48,P<0.05)。Snail基因在生物学过程、细胞成分和分子功能方面分别富集于组蛋白H4脱乙酰化、ESC/E(Z)复合体和NAD依赖性组蛋白脱乙酰酶活性(H3-K14特异性)。KEGG信号通路富集于肿瘤相关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和结直肠癌相关信号通路等。生存分析显示,Snail高表达患者的OS低于低表达患者(HR=1.6,P<0.05),而Snail高、低表达患者的D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nail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9.2%(41/69)。Snail蛋白高表达者在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淋巴管侵犯率、Dukes分期等方面均差于低表达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nail基因在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上调,并可作为结直肠癌预后不良的分子标志物。
刘岩李双标许华张志坚李胜水张全乐张凤梅
关键词:SNAIL基因预后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和恩替卡韦初治慢性乙肝临床疗效对比
2023年
择定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恩替卡韦两组不同的药品,运用于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的治疗中,并对临床疗效行以对比工作。方法:将2020年2月-2021年2月作为纳入时间范围,以本院为纳入地点,随机性纳入慢性乙肝患者共计100例。以盲选法为分组形式,纳入共计50例于对照组中,运用恩替卡韦药物治疗。纳入共计50例于观察组中,运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药物治疗。探析组间的治疗效果有关项目水平,不良反应产生详情,肝功能有关指标改善程度,凝血因子改善详情等等内容。结果:观察组的乙肝两对半转阴率、HBV-DNA定量转阴率、HBeAg转阴率、ALT复常率等项目水平均更高(P<0.05)。观察组的骨髓抑制、流感样现象、脱发、头痛、眩晕、疲劳、恶心等不良反应产生概率可比性均极强(P>0.05)。观察组的治疗后白蛋白指标水平更高,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肝脏硬度等指标水平均更低(P<0.05)。观察组的治疗后凝血酶原活动度指标水平更高,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等指标水平均更低(P<0.05)。结论:在慢性乙肝疾病的治疗工作之中,分别运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恩替卡韦两组药物,发现前者疗效更加优异,且安全性无较大差别。
张全乐刘三香李杰李亚赵丹
关键词:恩替卡韦慢性乙肝
中药组方保留灌肠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中药组方保留灌肠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轻中度UC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组方保留灌肠,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安全性、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血清免疫炎症介质[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水平变化及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8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FN-γ、IL-4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组方保留灌肠治疗轻中度UC安全、有效,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可能与调节血清免疫炎症介质表达有关。
李亚王婧张全乐卢军仪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透皮治疗腹泻思考被引量:3
2012年
腹泻是消化科常见病、多发病,中医称之为"泄泻"。中医治疗慢性、迁延性腹泻即中医所谓"久泻",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占成人腹泻很大一部分,《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共识意见》[1]6种证候分类中,有4种以腹泻为主要症状,分别是脾虚湿阻证、肝郁脾虚证、肝肾阳虚证、脾虚湿热证,这一定程度反映了腹泻在IBS中重要性。中药透皮治疗腹泻主要应用于成人IBS及小儿腹泻,现就其近年进展进行回顾。
李卫民徐湘江祁月英高志远张全乐
关键词:腹泻中医药疗法透皮治疗
Pokemon癌基因控制细胞突变整个过程的研究
2012年
肿瘤的发生是多步骤、多阶段的过程,此过程的实现需要多个癌基因的激活。虽然已发现多个癌基因如c-myc、H-ras、N-ras等与肿瘤的发生有关,但目前尚没有一种基因被确定为大多数肿瘤的主要癌基因,因此寻找肿瘤的主要癌基因成为研究的热点。原癌基因Pokemon作为POK转录抑制因子中的一员。
张全乐贾丽娟李卫民徐湘江
关键词:POKEMON癌基因肿瘤
富马酸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挽救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应用富马酸替诺福韦(TDF)与恩替卡韦(ETV)挽救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血清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方法2017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拉米夫定治疗耐药的血清HBeAg阴性的CHB患者50例,被随机分为TDF治疗组25例和ETV治疗组25例,前者常规剂量应用,后者加倍应用。两组均治疗48周,监测疗效。应用二分类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病毒学应答的因素。结果在治疗4周、12周、24周、36周和48周时,TDF治疗组血清HBV DNA累积转阴率分别为32%、60%、72%、80%和92%,显著高于ETV治疗组(分别为4%、24%、32%、40%和44%,均P<0.05);TDF治疗组血清ALT复常率分别为56%、68%、80%、84%和96%,与显著高于ETV治疗组(分别为16%、32%、52%、56%和72%,均P<0.05);在治疗48周时,TDF治疗组血清肌酐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85.4±13.9μmol/L对76.2±17.5μmol/L,P=0.0001),而ETV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肌酐水平无显著变化(76.6±12.9μmol/L对77.3±11.2μmol/L,P=0.76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应用TDF治疗和血清HBV DNA载量为影响血清HBV DNA转阴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TDF挽救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CHB患者可能获得更好的疗效,但需要密切监测肾功能的变化。
张全乐赵丹李杰刘三香刘刚李亚
关键词:替诺福韦恩替卡韦拉米夫定
健脾清肠方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及对其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 探究健脾清肠方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Ulcerative colitis, UC)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期间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04例轻中度U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给予美沙拉嗪加健脾清肠方保留灌肠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安全性以及治疗前后疾病活动指数、血清炎症反应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变化。结果 (1)临床综合疗效: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总有效率94.12%(48/51)高于对照组8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92.16%(47/51)高于对照组76.0%(38/50)(P<0.05)。(3)疾病活动指数:治疗后两组患者排便次数、便血、内镜发现、医师总体评价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炎症反应指标: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安全性: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清肠方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UC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有利于降低疾病活动度,且可能与下调血清炎症因子表达,缓解局部炎症反应有关。
李亚卢军仪张全乐秦燕鸿
关键词:美沙拉嗪保留灌肠炎症反应
抑制HSP70-2基因表达诱导肝癌细胞G_2/M期阻滞的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HSP70-2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抑制HSP70-2表达对肝癌细胞生长和周期影响的详细作用机制。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SP70-2在45例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HSP70-2在5种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设计合成针对HSP70-2基因的特异性shRNA,构建真核表达载体HSP70-2 shRNA1和HSP70-2 shRNA2。转染肝癌细胞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HSP70-2表达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Cdc2(Tyr15)、Cdc25C、Cdc2和cyclinB1的表达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45例肝癌组织中有33例(73.3%)HSP70-2蛋白表达阳性,45例癌旁组织中仅4例(8.9%)表达阳性,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HSP70-2蛋白在HepG2、Bel-7402、Huh-7、Hep3B、SMMC-7721肝癌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L02细胞中的表达。HSP70-2 shRNA1和shRNA2均能有效抑制肝癌细胞HepG2和Bel-7402中HSP70-2的表达。与control shRNA组相比,转染HSP70-2 shRNA1和shRNA2组HepG2和Bel-7402细胞生长增殖速度均明显减慢,细胞周期表现为处于G2/M期的细胞比例显著增加。Western blot检测发现,转染HSP70-2 shRNA1和shRNA2后肝癌细胞中磷酸化的p-Cdc2(Tyr15)表达增加,Cdc25C、Cdc2和cyclinB1表达显著减少。结论HSP70-2在肝癌中过表达,抑制HSP70-2表达可以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其诱导G2/M期阻滞的机制是通过影响Cdc25C-Cdc2/cyclinB1通路来实现的。
夏丽敏田德安张琼晏维周珍珍朱倩罗敏张全乐
关键词:肝癌RNA干扰细胞周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