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明祥
- 作品数:24 被引量:5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3D—CTA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附72例报告)被引量:4
- 2013年
- 颅内动脉瘤破裂是神经外科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急诊开颅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是神经外科难度大、风险高手术之一。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3D—CTA定制术中动脉瘤影像指导颅内动脉瘤夹闭术7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林少华阮思美李良才梁健雄黄汉添廖巍胡子慧丁明祥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夹闭术CTA颅内动脉瘤破裂神经外科脑血管疾病
- 进食日记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摄食训练中应用效果及对依从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进食日记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摄食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10月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进食日记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吞咽功能、依从性、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P<0.034),观察组患者的总依从率(88.1%)明显高于对照组(76.19%)(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给予进食日记干预能够改善吞咽情况,提高依从率,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张亚芳黄青青韩雪唐晓琴褟木连丁明祥
- 关键词:吞咽障碍摄食训练依从性
- SolitairAB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 目的机械取栓的方式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逐渐被认可、采用。但单纯的血管再通并不能代表良好的预后。本研究通过对Solitair AB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应用Solitaire AB支架...
- 丁明祥韩志安谢兵刘天助
- 关键词:机械取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影响因素
- 文献传递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治疗进展被引量:9
- 2015年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多由颅内外大血管急性闭塞引起,具有病情进展迅速、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病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及生活质量,极大地加重家庭及社会的负担。在神经细胞损伤达到不可逆之前,迅速安全地再通血管、恢复血流以挽救缺血半暗带组织.是AIS的主要治疗目标。
- 刘天助韩志安李铁林丁明祥谢兵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
- 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椎动脉夹层动脉瘤
- 2020年
- 目的分析采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采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植入LVIS支架35枚,采用单支架辅助栓塞27例,双支架套叠辅助栓塞4例。术后即刻造影Raymond分级Ⅰ级27例,Ⅱ级3例,Ⅲ级1例。术中均未出现动脉瘤出血及血栓事件。31例术后3个月临床随访时mRS评分0分19例,1分10例,2分1例,3分1例;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动脉瘤再次出血。17例术后6~16个月行DSA随访,15例RaymondⅠ级病人中,复发1例,行二次栓塞;1例原RaymondⅢ级病人瘤腔已闭塞;1例双支架辅助栓塞病人出现支架内轻度狭窄。结论采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复发率低且安全、有效,但需警惕支架内狭窄情况。
- 丁明祥黄晓光谢兵胡恺李兵韩志安
- 关键词:椎动脉血管内治疗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
- 2025年
-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68例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入院24h内完成血管内介入手术。术后6个月及12个月,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价认知功能。根据患者有无认知功能障碍,将患者分为障碍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术前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6个月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12例(41.79%),术后12个月仍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患者53例(19.78%)。随着术后时间延长,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逐渐降低。统计分析显示:术前Hunt-Hess分级>Ⅲ级,改良Fisher分级>Ⅱ级,合并脑梗死、脑积水是aSAH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aSAH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较高。术前Hunt-Hess分级高,改良Fisher分级高,合并脑梗死、脑积水的aSAH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临床上合并上述高危因素者,应该及早识别并进行临床干预,以期改善认知功能障碍。
- 谢兵韩昊锦李锐韬丁明祥韩志安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
- 丙泊酚Wada试验在脑功能区动静脉畸形栓塞中的应用
- 2017年
- 目的探讨超选Wada试验在脑功能区动静脉畸形栓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36例脑功能区动静脉畸形的临床资料,术前进行超选造影并用丙泊酚在超选的动脉完成Wada试验,再选择Onyx胶栓塞畸形血管团。结果 Wada试验中,3例出现抽搐、颤抖或不随意运动而放弃栓塞,7例出现运动障碍、4例语言障碍、2例记忆障碍而放弃栓塞治疗;其余20例共栓塞24次,每例栓塞l^3次,平均1.2次,完全栓塞8例。栓塞的20例中,发生缺血性并发症1例,无出血性并发症;术后随访2~23个月,无死亡病例,轻度神经功能障碍1例。结论动脉超选行Wada试验进后,行脑功能区动静脉畸形的栓塞,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谢兵丁明祥刘天助韩志安唐晓琴
-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功能区WADA试验栓塞治疗
- LVIS支架辅助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LVIS支架辅助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6月中山市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科使用LVIS支架辅助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118例,分析临床资料、栓塞率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118例颅内破裂动脉瘤均成功栓塞。术后即刻栓塞结果:RaymondⅠ级栓塞82例(69.5%),Ⅱ级栓塞29例(24.6%),Ⅲ级栓塞7例(5.9%)。术中LVIS支架完全打开116例(98.3%),未完全打开2例(1.7%)。术中形成脑血栓6例(5.1%),其中3例及时给予替罗非班治疗后消失,3例用药后仍有脑血栓及脑梗死症状。术后发生血栓事件2例(1.7%),经过积极治疗后1例遗留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术后随访6~12个月,动脉瘤复发6例(5.1%),支架内狭窄5例(4.2%),未发生再出血,疗效良好(mRS评分0~2分)102例(86.4%)、疗效不良16例(13.6%)。结论LVIS支架辅助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安全、可行。
- 谢兵丁明祥胡恺赵东海韩志安
- 关键词:动脉瘤栓塞
- 颈内动脉合并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的支架取栓治疗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总结颈内动脉合并同侧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支架取栓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颈内动脉合并同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支架取栓病例资料。结果术后TICl分级2b^3级28例(75.7%),0~2a级9例(24.3%),症状性脑出血4例(10.8%),死亡5例(13.5%),术后7 d NIHSS 7~19分,平均(8.6±3.3)分,预后良好(m RS≤2分) 18例(48.6%)。结论支架取栓治疗颈内动脉合并同侧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安全、有效。
- 谢兵丁明祥张亚芳赵东海胡恺韩志安
-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脱细胞脑组织支架的生物相容性被引量:1
- 2013年
-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细胞载体联合移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还处于实验研究阶段。目的:评价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脱细胞脑组织支架的生物相容性,探讨脱细胞脑组织支架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组织工程材料的可行性。方法:以全骨髓法分离纯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物理及化学方法相结合制备脱细胞脑组织支架。将转染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种植到支架材料上共培养,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方法观察脱细胞脑组织支架的内部结构及复合支架上细胞的生长状况。结果与结论:制备的脱细胞脑组织支架材料呈三维立体网状结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在支架上黏附生长,形态良好。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脱细胞脑组织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望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组织工程的载体材料。
- 丁明祥林少华李亮明侯博梁朝峰龚瑾何海勇郭英
- 关键词: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脱细胞生物相容性绿色荧光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