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耿亮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手术
  • 2篇显微手术
  • 2篇出血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瘤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减压
  • 1篇血管减压术
  • 1篇预后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三叉神...
  • 1篇三叉神经
  • 1篇三叉神经痛
  • 1篇神经痛
  • 1篇手术时机
  • 1篇手术治疗
  • 1篇破裂动脉瘤
  • 1篇蛛网膜
  • 1篇蛛网膜下
  • 1篇蛛网膜下腔

机构

  • 3篇沈阳市第一人...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王义宝
  • 3篇王占福
  • 3篇耿亮

传媒

  • 1篇中国疗养医学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颅内破裂动脉瘤手术时机的临床分析
2016年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手术时机和临床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216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比较不同时期手术的动脉瘤术中破裂率、患者出院时GOS评分以及随访3个月内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病例术中动脉瘤破裂发生率13.0%,其在早期、延期和晚期手术的发生率是16.3%、8.7%和10.5%;GOS评估早期、延期和晚期手术的效果良好率是79.6%、60.9%和73.7%;在早期、延期和晚期手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分别是9.2%、17.4%和14.7%,而脑积水的发生率分别是6.1%、8.7%和10.5%。统计分析显示动脉瘤术中破裂、脑积水及手术疗效在3组不同时期手术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3组手术之间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手术可显著降低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早期手术的近期总体预后好于晚期手术,而延期手术效果最差。
耿亮王占福王义宝
关键词:颅内破裂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时机显微手术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126例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经乙状窦后入路MVD治疗的126例PTN的临床资料。结果责任血管为单支血管105例,多支血管19例,蛛网膜增厚粘连2例;单纯动脉压迫111例,其中小脑上动脉49例;压迫部位于三叉神经根部98例;三维时间飞跃法核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 MRA)阳性检出率为88.9%。107例术后随访6~96个月,平均50个月;失访19例。术后6个月治愈96例,显著有效5例,有效5例,无效1例;复发3例,遗留并发症8例。结论 PTN责任血管压迫形式多种多样,但是以单发动脉性压迫神经根部为主;术前3D-TOF MRA检查可基本明确三叉神经与毗邻血管的关系;MVD对PTN治愈率高、复发率低,能获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耿亮王占福王义宝
关键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疗效
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95例临床分析
2016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情况,提高对高血压脑出血的个体化治疗和预后影响因素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术前Glasgow评分、出血部位、出血量、手术方式、手术时机及手术用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本组死亡16例,死亡率16.8%;出血量和手术用时与患者预后有相关性(P<0.05),出血量越多及手术用时越长预示患者预后不良;丘脑出血和壳核出血的死亡率相对较高,分别达到33.3%和19.4%;超早期手术及早期手术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延迟手术组。结论:根据术前Glasgow评分、出血部位及出血量等因素尽早的合理选择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有利于降低致残及致死率并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耿亮王占福王义宝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