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锦华

作品数:6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早产
  • 3篇早产儿
  • 3篇产儿
  • 2篇细胞
  • 2篇疗效
  • 2篇儿童
  • 1篇多动症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黄疸
  • 1篇血清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 1篇医药疗法
  • 1篇早产儿肺透明...
  • 1篇早产儿脑室内...
  • 1篇早期干预
  • 1篇燥湿
  • 1篇治疗新生儿
  • 1篇治疗新生儿黄...
  • 1篇通气

机构

  • 6篇三门峡市中心...

作者

  • 6篇王锦华
  • 3篇乔波涛
  • 2篇蒋波
  • 1篇杨秀艺
  • 1篇赵雅风
  • 1篇杨凤涛
  • 1篇杨风涛
  • 1篇潘凯

传媒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中原医刊
  • 1篇陕西中医
  • 1篇泰山医学院学...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退黄汤治疗新生儿黄疸90例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总结清热利湿,活血舒肝类中药配伍,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退黄汤(板蓝根、茵陈、黄芩、栀子、龙胆草、茯苓、虎杖、丹参、川芎、大黄、木香、甘草、大枣)治疗本病90例,结果:治愈率100%。提示:本方具清热解毒,利湿退黄,舒肝利胆,活血祛瘀的功效。
王锦华杨凤涛蒋波
关键词:儿童退黄汤
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疗效分析及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研究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纳入的对象来源于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多动症患儿中随机抽取的83例。将上述83例多动症患儿随机分为药物组41例和综合组42例。药物组单纯采用药物治疗,综合组在药物组基础上增加运动疗法和心理疗法。比较(1)儿童多动症治疗效果;(2)干预前和干预后患儿Conner简明症状量表评分表(ASQ)评分的差异。结果 (1)综合组较之药物组儿童多动症治疗效果更好,P<0.05;(2)干预前两组ASQ评分相似,P>0.05;干预后综合组较之药物组ASQ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多动症状,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赵雅风王锦华潘凯
关键词:综合疗法儿童多动症疗效
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的临床分析及防治
2008年
目的探讨NICU中IVH是早产儿死亡和致残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03年10月-2007年10月NICU早产儿临床资料,早产儿于生后1周内进行头颅超声检查,并记录相关围生因素。结果360例早产儿,脑室内出血130例,发生率达36%,与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呈负相关,与窒息、缺氧、感染、贫血等并发症程度呈正相关。结论IVH与胎龄出生体重、窒息、缺氧、感染、贫血机械通气密切相关,综合防治可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减少致残率,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抢救成功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王锦华杨风涛乔波涛
关键词:早产儿脑室内出血存活率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6年
王锦华乔波涛蒋波
关键词:早产儿肺透明膜病肺表面活性物质机械通气治疗疗效观察进行性呼吸困难细胞分泌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脑性瘫痪发生的影响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降低早产儿脑性瘫痪(CP)发生的作用。方法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出生的450例早产儿,按家长意愿分为早期干预组(干预组)230例和常规育儿组(常规组)220例,2组早产儿出生后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给予保暖、静脉营养、预防感染、必要时给予吸氧等预防各种早产儿并发症常规治疗;常规组出院后接受常规育儿指导,不进行早期干预;干预组自出院开始,除接受常规育儿指导外,还进行早期干预,并重点进行按摩和主动运动训练,出现运动异常者做相应康复训练。结果1岁时,干预组发生CP 2例(0.87%),常规组发生CP 14例(6.36%),干预组CP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2岁,干预组2例CP均属于轻度,常规组14例CP中7例为轻度,5例为中度,2例为重度。结论早期干预可降低CP发生率。
王锦华杨秀艺乔波涛
关键词:早产儿早期干预脑性瘫痪
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0、12、18测定的意义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肝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L-10、12、18水平,为评判肝脏炎性反应活动性、肝损害程度及预测药物抗病毒疗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36例CMV肝炎患儿治疗前后及21例健康婴儿血清IL-10、12、18水平。2组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水平。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各指标的差异。结果CMV肝炎患儿血清IL-10、12、18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a<0.001),且均与血清ALT呈显著正相关(Pa<0.01)。治疗有效者治疗结束血清IL-10、12、18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a<0.001),无效者IL-10、12、18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a>0.05)。结论血清IL-10、12、18检测可作为婴儿CMV肝炎炎性反应活动性和肝损害程度和药品疗效的评判指标。
王锦华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肝炎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2白细胞介素-18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