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卓

作品数:10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嵌入式
  • 2篇嵌入式操作
  • 2篇嵌入式操作系...
  • 2篇自动生成
  • 2篇XSLT
  • 2篇操作系
  • 2篇操作系统
  • 1篇代码
  • 1篇代码生成
  • 1篇代码生成技术
  • 1篇代码自动生成
  • 1篇动态链接
  • 1篇信息查询
  • 1篇虚拟机
  • 1篇优化技术
  • 1篇语言
  • 1篇远程
  • 1篇设计方法
  • 1篇时效
  • 1篇数据模型

机构

  • 7篇西安航空计算...
  • 3篇中航工业西安...
  • 1篇辽宁省电力有...

作者

  • 10篇林卓
  • 4篇齐晓斌
  • 3篇卫进
  • 3篇麦先根
  • 3篇田丹
  • 2篇张磊
  • 1篇李晓龙
  • 1篇张旻
  • 1篇夏菲

传媒

  • 2篇航空计算技术
  • 2篇微处理机
  • 1篇电脑编程技巧...
  • 1篇电子技术(上...
  • 1篇空军工程大学...
  • 1篇信息技术与信...
  • 1篇信息通信
  • 1篇长江信息通信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6
  • 4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并行任务开发技术研究
2024年
随着芯片开发技术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发展,单位面积上晶体管数量不再无限制的增长,为追求嵌入式系统整体性能的提高,代码的执行效率逐渐被重视起来。多核处理器在嵌入式系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要进一步大规模地提高计算效率,更好的发挥出多核处理的优势,必须引入并行开发技术。文章采用openmp3.1作为并行框架,支持在嵌入式应用中进行c/c++语言开发,通过生成识别openmp指令的GCC4.8.1编译器,来解决openmp应用代码的编译问题,将openmp框架适配到嵌入式系统中,以可配置代码库的方式融入到操作系统应用层,深入分析openmp框架代码,提出了四个方面的优化策略,最后以FTD2000为目标机,多种算法作为测试用例,取得了优异的并行效果。
林卓陈聪王宏伟
关键词:嵌入式优化技术
一种远程系统对象的观察和控制方法研究与实现被引量:1
2016年
针对传统的远程系统对象观察和控制方法,存在结构层次混乱、界面响应慢、视图观感差、难以扩展和维护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远程系统对象的观察和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Eclipse平台,使用RSE(Remote System Explore)框架进行总体设计,通过建立服务于RSE的数据存储层(Data Store Layer),实现远程系统对象的观察和控制。经过实际使用,该方法实现数据与视图的分离,结构层次清晰,易于扩展,界面响应速度快。
林卓李晓龙麦先根
关键词:数据模型
一种嵌入式操作系统的运行时效能监视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通常嵌入式系统调试工具只提供静态信息,难以诊断和定位故障,无法满足嵌入式软件开发者的需求。基于机载应用的开发需求,对嵌入式系统的运行时效能监视技术做出了分析,给出一种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效能监视工具的设计与实现,能够有效帮助开发和集成人员评估和分析机载应用软件的运行时效能,能够辅助开发人员对系统及应用的故障定位及性能调优,为故障诊断和应用优化提供依据。
齐晓斌林卓王济乾麦先根
关键词:嵌入式操作系统
一种利用虚拟机隔离驱动故障的方法
2015年
针对驱动程序故障率高,易引发系统内核故障的问题,利用虚拟化技术执行环境隔离的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虚拟机的驱动隔离机制。采用将执行应用程序的客户机的驱动由特定的驱动客户机执行的方法,将客户机驱动故障隔离在一个指定的驱动客户机中,避免驱动故障导致应用客户机发生错误,从而保证应用程序的正常运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最后,对该方法的功能和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基于虚拟机的故障隔离机制能够有效地隔离驱动故障,并且额外开销小,性能损失小。
卫进林卓麦先根
关键词:虚拟机系统可靠性
基于运行时嵌入式系统的动态升级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在嵌入式开发及维护领域,软件模块的动态升级技术非常重要。技术能够在不影响现有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将新模块加载到系统中,或对旧模块进行动态替换,提供系统运行时的更新服务,实现软件模块的平滑升级,并能保证系统长时间可靠运转。动态升级方法包括两种关键技术:动态链接技术和模块依赖管理技术。动态链接技术解决了如何在目标系统中将软件模块链入到目标系统中的问题;模块依赖管理技术包含了模块依赖关系的提取方法,解决了模块替换或卸载时,由于模块依赖关系导致的系统错误问题。对两种关键技术提供了解决方案。
林卓齐晓斌田丹
关键词:嵌入式动态链接
远程信息查询命令程序生成系统设计
2023年
为用户提供目标机端的远程信息浏览功能,是嵌入式开发环境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此功能,开发环境通过发送信息查询命令程序到目标机端,获得远程系统对象信息数据流,组织目标机端应答数据并将其展现给用户,从而实现远程系统浏览。其中核心部分就是信息查询命令程序的生成。基于此,提出了一种信息查询命令程序的自动生成方法,根据此方法可以设计一款信息查询命令程序自动生成系统。系统使用调试器加载类型二进制映像,此映像是带有调试信息的二进制文件(通过编译包含完整数据结构的C源文件生成),自动生成器逐行读取生成命令输入文件,文件中包含字符文本及一条或多条的生成命令。每当一条生成命令被读取时,系统将会调用调试器执行分析功能,调试器基于类型二进制映像内容返回数据偏移或大小的数值。最后,系统将每个生成命令替换成它相应的数值,形成完整的信息查询命令程序。
林卓孙景昌张磊
关键词:程序自动生成信息查询嵌入式软件
基于Eclipse的嵌入式集成开发环境工程管理被引量:2
2015年
基于Eclipse平台的嵌入式软件集成开发环境已经成为嵌入式软件集成开发环境的主流。嵌入式软件开发的过程具有源文件数量大、类型多、构建条件复杂等特点。工程管理以项目为单位,提供编辑管理、模板管理、项目管理和构建管理支持,为软件开发过程提供良好的辅助手段,加快了嵌入式软件开发周期。
田丹林卓卫进
关键词:工程管理ECLIPSE平台
一种基于XSLT的系统配置设计方法
2015年
针对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用户经常需要手工编辑系统配置文件的技术难点,基于配置文件CML2系统配置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XSLT技术的系统配置设计方法。以模型驱动架构为设计模式,把系统配置的开发核心转移到模型上,通过模型的相互转换和代码生成技术得到最终的系统配置,利用XSD进行模型的语义约束,再通过XSL语言进行目标文件的转换。改进后的系统运行效果显示:该配置方法能够针对不同平台实现软件构件的"即插即用",做到易于维护,易于操作。
齐晓斌夏菲张旻林卓田丹
关键词:组件技术
表驱动代码生成技术在编译器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针对MDA(模型驱动架构)领域的新背景,结合编译器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表驱动的代码自动生成技术。该技术应用在编译器后端,实现中间代码到目标代码的生成,尤其当目标代码数量大、结构复杂时,该技术的优势将会更加明显。经过实验验证,表驱动代码生成技术在具有通用代码生成技术优势的同时,不仅提高了生成效率,而且降低了代码的耦合度和逻辑控制复杂度。以数据为中心,实现了数据与控制相分离,使整个系统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林卓齐晓斌卫进
关键词:表驱动代码自动生成编译器
基于XSLT的配置数据生成方法研究
2023年
传统嵌入式操作系统配置数据生成目标机可加载数据,一般采用与功能代码联编的方法,并且每个用户的配置数据并未隔离,任意一项配置数据的更改都需要整个系统的重新编译、生成、加载,这种配置数据生成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嵌入式系统升级迭代的效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可扩展样式表转换语言(Extensible Stylesheet Language Transformations,XSLT)的嵌入式操作系统配置数据生成方法。首先,扩充XSLT的接口函数使得其能完善支持对配置数据的提取、计算、生成,并以基于服务的方式对外提供数据处理接口;其次,设计了脚本服务解释器,提供脚本输入接口,每一个配置数据目标文件的生成都由一个独立的脚本控制。基于XSLT的配置数据生成提出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配置数据独立编译生成的问题,摆脱了对编译器的依赖,且配置数据能够独立开发、独立生成、独立加载运行,极大地提升了嵌入式系统开发者的开发效率,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李晓龙林卓张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