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会媛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本钢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长春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缺血
  • 3篇脑缺血
  • 2篇再灌注
  • 2篇缺血再灌注
  • 2篇下丘
  • 2篇下丘脑
  • 2篇疗效
  • 2篇临床疗效
  • 2篇脑缺血再灌注
  • 2篇灌注
  • 2篇CRH
  • 1篇丁苯
  • 1篇丁苯酞
  • 1篇丁苯酞软胶囊
  • 1篇依达拉奉
  • 1篇营养因子
  • 1篇用药
  • 1篇用药治疗
  • 1篇治疗脑梗死
  • 1篇软胶囊

机构

  • 3篇本钢总医院
  • 2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四...

作者

  • 6篇李会媛
  • 3篇孙海燕
  • 2篇刘娜
  • 2篇李爱丽
  • 1篇李方莲
  • 1篇杨文
  • 1篇孟晓萍
  • 1篇朱洪权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外女性健康...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7
  • 2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局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下丘脑CRH和NGF的动态表达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局部脑缺血对大鼠下丘脑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和神经生长因子(NGF)以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的影响。方法:选用正常老龄Wistar大鼠3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组,每组4只大鼠。分假手术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分为缺血15 min组、缺血15 min再灌注1 h、6 h、1 d、2 d4、d、9 d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老龄大鼠局部脑缺血下丘脑的CRH和NGF表达进行动态观察。结果:假手术组下丘脑有少量CRH和NGF表达,实验组在缺血再灌注1 h内下丘脑CRH和NGF表达均无变化,此后缺血再灌注6 h下丘脑CRH和NGF均有短暂一过性消失,随后缺血再灌注2 d二者在下丘脑的表达相继明显增加。结论:脑缺血后下丘脑CRH分泌细胞并非立刻进入活动增强状态;脑缺血后下丘脑后续阶段存在CRH分泌细胞的活动增强效应;NGF对维系HPA的活动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李爱丽李方莲朱洪权刘娜孙海燕李会媛
关键词:脑缺血WISTAR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激素
联合用药与单纯用药治疗癫痫临床疗效的对比
2015年
目的:观察联合用药和单纯用药治疗癫痫发作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至8月收治的癫痫发作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丙戊酸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癫痫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症状控制好,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和应用。
李会媛
关键词:联合用药癫痫
脑卒中康复临床治疗观察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脑卒中康复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40例脑卒中患者,将患者分成康复组与对照组。结果康复组患者上肢平均运动功能评分和自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内科治疗与康复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李会媛孙海燕
关键词:脑卒中神经内科康复治疗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分析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90例脑梗死患者,以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比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采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血清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78%高于对比组的8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8.57±1.31)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72.25±7.07)分均优于对比组的(12.33±2.06)、(64.17±6.4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0.332、5.668,P=0.000、0.000<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反应蛋白(9.69±2.87)mg/L、血同型半胱氨酸(7.59±2.12)μmol/L、D-二聚体(1.41±0.26)μg/ml均低于对比组的(12.48±3.03)mg/L、(10.44±2.65)μmol/L、(2.01±0.57)μg/m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92.42±30.57)pg/ml高于对比组的(165.08±28.48)p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484、5.634、6.424、4.390,P=0.000、0.000、0.000、0.000<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2,P=0.645>0.05)。所有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在短时间内消退,并未对临床效果造成较大影响。结论脑梗死患者采取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可取得理想临床效果,能够更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血清因子水平,且联合用药并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李会媛
关键词:脑梗死丁苯酞软胶囊依达拉奉临床疗效
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不同脑区bFGF的动态表达
目的:研究bFGF在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不同脑区的动态表达,为临床上通过调节内源性bFGF表达及补充外源性bFGF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提供实验依据及可能的新途径。 方法:采用Pulsinelli-Brierley 4血管阻...
李会媛
关键词:BFGF脑缺血再灌注神经营养因子
文献传递
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下丘脑CRH和BDNF的表达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局部脑缺血/再灌注(I/R)对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素(CRH)、脑源性营养因子(BDNF)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老龄大鼠局部脑缺血下丘脑的CRH和BDNF表达进行动态观察。结果假手术对照组大鼠下丘脑有少量CRH和中量BDNF表达;I/R 1 h内CRH和BDNF表达无明显变化;I/R 6 h CRH表达出现短暂一过性消失,随后迅速恢复表达,并增至中量表达;I/R 6 h后BDNF很快呈大量表达。结论下丘脑是富含BDNF的脑组织,脑缺血后CRH分泌细胞并非立刻进入活动增强状态;脑缺血2d后CRH分泌细胞活动进入增强期;下丘脑BDNF的含量与CRH的含量呈正相关;BDNF对维系HPA活动状态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李爱丽孟晓萍杨文李会媛孙海燕刘娜
关键词:局部脑缺血BDNFCRHHP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