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燕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1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军队临床高新技术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5篇介入
  • 5篇老年
  • 5篇冠状
  • 5篇冠状动脉
  • 4篇时间窗
  • 4篇中危
  • 4篇综合征
  • 4篇疗效
  • 4篇疗效观察
  • 4篇介入干预
  • 4篇急性冠状动脉
  • 4篇急性冠状动脉...
  • 4篇冠状动脉综合...
  • 4篇非ST段抬高...
  • 4篇不同时间窗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机构

  • 5篇沈阳军区总医...

作者

  • 5篇李毅
  • 5篇韩雅玲
  • 5篇王晓燕
  • 4篇余晓凡
  • 4篇王贺阳
  • 4篇许丹
  • 3篇齐静
  • 2篇李晶
  • 1篇荆全民
  • 1篇梁振洋
  • 1篇关绍义
  • 1篇刘海伟
  • 1篇齐静

传媒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年份

  • 5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时间窗介入干预老年中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疗效观察
余晓凡李毅李晶王贺阳王晓燕许丹齐静韩雅玲
不同时间窗介入干预老年中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2016年
目的:观察老年中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不同介入治疗时机的临床预后。
余晓凡李毅李晶王贺阳王晓燕许丹齐静韩雅玲
不同时间窗介入干预老年中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余晓凡李毅李晶王贺阳王晓燕许丹齐静韩雅玲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应用比伐芦定的疗效与安全性:BRIGHT研究预设亚组分析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围术期应用比伐芦定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BRIGHT研究中年龄≥65岁的老年AMI行急诊PCI患者659例,其中比伐芦定组205例,肝素组228例,肝素联合替罗非班组226例。主要终点为术后30 d净不良临床事件(net adverse clinical events,NACE),包括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和全部出血事件。次要终点为术后12个月的NACE事件及术后30 d和12个月的全部出血事件。安全性终点为术后30 d或12个月的支架内血栓。结果 (1)比伐芦定组术后30 d内NACE[25例(12.2%)比45例(19.9%),P=0.030]及全部出血事件[14例(6.8%)比34例(15.0%),P=0.007]发生率显著低于肝素联合替罗非班组;与肝素组相比有降低趋势[NACE:25例(12.2%)比43例(18.9%),P=0.057;全部出血事件:14例(6.8%)比25例(11.0%),P=0.133],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间术后30 d内MACCE和支架内血栓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比伐芦定组术后12个月NACE[32例(15.6%)比57例(25.2%),P=0.014]及全部出血事件[16例(7.8%)比39例(17.3%),P=0.003]发生率显著低于肝素联合替罗非班组;与肝素组相比有降低趋势[NACE:32例(15.6%)比48例(21.1%),P=0.145;全部出血事件:16例(7.8%)比29例(12.7%),P=0.094],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间术后12个月MACCE和支架内血栓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AMI患者急诊PCI围术期应用比伐芦定安全有效,与肝素或肝素联合替罗非班相比,可降低术后30 d及12个月的NACE和出血事件风险,且不增加MACCE和支架内血栓风险。
关绍义王晓燕李晶荆全民梁振洋刘海伟李毅韩雅玲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
不同时间窗介入干预老年中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疗效观察
余晓凡李毅李晶王贺阳王晓燕许丹齐静韩雅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