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 作品数:55 被引量:284H指数:10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美国中华医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老年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患者的营养状态与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3年6月至2017年10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46例行PCI的老年CTO病变患者,根据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分为3组:无营养不良风险组(GNRI≥98,186例),营养不良低风险组(92≤GNRI<98,114例),营养不良中度/高度风险组(GNRI<92,46例)。主要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次要终点事件为心血管死亡。结果纳入的346例患者平均年龄为72岁,中位随访33个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营养不良中/重度风险患者在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方面的预后均比其他两组差(Log-rank检验,全因死亡:P=0.004,心血管死亡:P=0.00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全因死亡与中/重度营养不良、淋巴细胞计数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相关,心血管死亡只与中/重度营养不良相关。与无营养不良风险患者相比,营养不良中/重度风险患者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风险显著增加(HR 2.580,95%CI 1.139~5.842,P=0.023;HR4.709,95%CI 1.321~16.787,P=0.017)。结论入院时GNRI是老年CTO病变患者PCI术后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风险的独立预测指标。
- 尹文峰李倩任洋吴岳
- 关键词: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全因死亡
- 特殊感染快速防控体系在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21年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全球范围内的大流行已造成数千万人感染,而建立健全的防控体系对疾病防控尤为重要。我院在收治处置COVID-19患者过程中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医院内特殊感染快速防控体系,通过建立院级应急响应、急救培训体系及院-科-医护三者快速反应闭环联络,根据患者病情分类救治,快速反馈回报,落实专人具体负责制,完善特殊感染快速防控体系,应用于本地区COVID-19疫情防控工作中,通过全方面的管理措施实现了疫情的有效控制,取得了医务人员和院内零感染的成绩,保证了医院在疫情末期可以快速恢复日常工作,具有一定的推广和示范价值。
- 李燕姿李红霞李宝珍胡婷婷李倩武咪杨林
- 关键词:公共卫生管理
- 某院2015年-2019年罕见病住院病例特征分析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分析陕西省某三甲综合医院2015年-2019年罕见病住院病例特征,为开展罕见病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第一批罕见病目录》,收集医院2015年-2019年罕见病住院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5年-2019年医院共收住院罕见病患者1055例次,占住院患者总例数的0.15%。罕见病病例数男女性别比为1.14:1;不同年龄段病例数分布依次为中年组>青年组>老年组>儿童组;涉及21个疾病系统分类中的10个分类,其中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最多;共覆盖42种罕见病,前10位病种人数占患者总数的84.55%,前3位分别为肌萎缩侧索硬化、视神经脊髓炎、重症肌无力;从费用构成来看,前10位病种诊断费及药品费占比普遍较高,少数病种耗材费占比较高。重复住院率前10位的病种中,重复住院率在25%~64%。结论该院罕见病发病年龄跨度大、疾病类型多样、住院费用较高、个体差异较大,具有一定代表性,可为推动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罕见病研究提供参考。
- 李倩李倩高建民牟怡平杨晓玮
- 关键词:罕见病住院患者病例特征
- 采用固-液相相结合法合成聚乙二醇化胸腺五肽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通过对胸腺五肽(TP5)进行聚乙二醇(PEG)修饰,合成PEG化TP5,以期延长TP5在体内的半衰期。方法采用液相合成和固相合成相结合技术合成PEG化TP5。采用透析、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析和纯化;通过核磁、质谱和氨基酸测序进行产物结构鉴定。结果合成的PEG化TP5结构鉴定与理论值一致。结论采用一种简便的方法成功实现对TP5的PEG化修饰。
- 李倩马亚平王长林张颍锴倪京满
- 关键词:胸腺五肽聚乙二醇化液相合成固相合成
- 基于企业微信为主导的培训体系在提高医务人员院感防控知信行水平中的应用效果
- 2025年
- 目的探讨基于企业微信为主导的培训体系在提高医务人员院感防控知信行水平中的应用效果,以提升医院感染管理效能。方法基于网络平台对培训前后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控知信行现状及其培训需求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性别、职业、工作年限、学历、职称的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的认知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称的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的态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职称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的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及医技培训后态度、行为评分,以及护士的知识、态度、行为评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务人员培训前后对院感防控知识的需求基本一致,仍然主要集中在技术类和操作类方面,需求得分排列前5名依次为职业暴露及自我防护(97.17%)、常见传染病的防护(HIV、HBV、HCV)(96.89%)、医院隔离技术规范(96.65%)、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与处置(96.56%)、防护用品的使用(96.37%)。结论基于企业微信为主导的培训体系可以满足培训需求,更易被医务人员所接受,对于提高院感防控知信行水平、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 章琦李倩李宝珍平宝华王晓艳楚萌张雪琴叶峰
- 人参皂苷对缺氧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对缺氧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首先采用常压密闭缺氧模型考察了人参皂苷对大鼠存活时间的影响,确定最佳给药剂量。再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缺氧模型组和人参皂苷组。每组按照不同缺氧时间点再分为2个亚组,各亚组10只大鼠,分别观察各组大鼠缺氧前后脑和心脏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情况,并采用RT-PCR检测HIF-1α、EPO、Caspase-3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通过观察HE染色病理切片发现缺氧6 h后模型组大鼠脑和心脏组织均出现严重的病理损伤,而人参皂苷组的缺氧损伤情况得到明显减轻。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在缺氧环境下,缺氧模型组大鼠脑和心脏组织HIF-1αmRNA和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升高,人参皂苷组较缺氧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缺氧模型组和人参皂苷组大鼠脑组织EPO mRNA表达虽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组织EPO mRNA未表达。结论:人参皂苷可改善缺氧大鼠脑和心脏组织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影响HIF-1α、EPO、Caspase-3 mRNA的表达、调节大鼠组织内部氧平衡、促进红细胞生成、抗凋亡有关。
- 李琳马慧萍姚娟李倩景临林樊鹏程贾正平
- 关键词:人参皂苷缺氧心脏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
-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下医院感染管理的思考被引量:8
- 2020年
-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指出在疫情防控期间,医院感染管理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建筑布局不规范、应急预案流于形式等.基于疫情防控需求,从规范建筑布局、完善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信息化作用三方面进行阐述,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高效开展提供参考.
- 李倩李倩李宝珍平宝华李红霞
- 关键词:疫情防控感染管理
- 罕见病研究数据采集和应用的现状及伦理学思考被引量:4
- 2023年
- 中国罕见病研究起步较晚,研究资源分散,流行病学、诊疗、用药等相关数据基础薄弱,阻碍了其研究进展。罕见病数据体系是罕见病研究的基础,对罕见病数据收集的伦理约束,是对罕见病群体的保护,也是罕见病数据安全和质量的需要。通过对罕见病数据体系建设的现状,包括流行病学、临床诊疗、药物实验及随访等数据内容,进行分析及展望,为罕见病数据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从公正、不伤害、尊重、共享及法治化等方面,对罕见病数据收集过程中遵循的伦理学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罕见病数据收集的规范化及对数据伦理审查的认识。
- 张文闫晓婷许莹张欣欣李倩左煌
- 关键词:罕见病数据收集伦理原则伦理审查
- 智能院感实时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被引量:3
- 2020年
- 阐述智能院感实时监控系统架构设计、数据抽取模式、功能模块等方面,指出该系统有助于提升控感工作效率,降低医院感染率,实现感染事件全流程干预。
- 侯梦薇李倩兰欣邢磊那天
- 关键词:医院感染实时监测
- 某院剖宫产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通径分析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剖宫产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减轻患者疾病经济负担、合理控制住院费用过速增长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江苏省某三级医院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4040例剖宫产患者进行通径分析住院费用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因素。结果住院天数对住院费用的总效应为0.617,是主要影响因素,是否输血对住院费用的总效应为0.271,是次要影响因素,其他因素包括疾病诊疗信息、出院年份、患者年龄、药占比、支付方式等,可通过住院天数间接影响住院费用。结论提高诊疗水平、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缩短无效住院天数、优化住院费用结构、降低药品费用占比、加强孕产期宣教及干预等一系列综合措施加强管控,有效缓解住院费用的过速增长。
- 谭乐祥高建民李倩
- 关键词:剖宫产住院费用影响因素通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