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硝酸甘油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PEP)和高淀粉酶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08年1~12月在山东省交通医院肝胆外科住院治疗、经CT或MRI证实为胆总管结石、拟实施ERCP、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及经内镜取石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硝酸甘油组(n=50)与对照组(n=50),检测2组患者术前、术后3 h和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以及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PEP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前血清淀粉酶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3 h和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均高于术前水平(P<0.01),但硝酸甘油组术后3 h及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108.88±152.07)U/L,(97.02±113.38)U/L〕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3 h及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196.30±244.41)U/L,(234.22±406.05)U/L〕,P<0.05。硝酸甘油组ERCP术后的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12.00%,6/50)和PEP发生率(2.00%,1/50)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高淀粉酶血症30.00%(15/50),PEP 14.00%(7/50)〕,P<0.05。结论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可降低ERCP术后血清淀粉酶水平,对PEP及高淀粉酶血症均有预防作用。
- 刘双刘军孙文生张锎孙斌谢朝波张明柳莉
- 关键词:硝酸甘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
- 内镜治疗高龄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内镜技术治疗高龄 (≥ 70岁 )梗阻性黄疸病人的临床意义 ,并分析治疗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5 4例高龄梗阻性黄疸病人分别施行了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鼻胆管引流术 (ENBD)和 (或 )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结果 :操作成功率 10 0 %。每日平均引流量 3 0 0~ 5 0 0ml。引流 48~ 72小时后 ,症状明显缓解。 3 5例胆道结石病人通过内镜取净结石。 15例肿瘤病人中 13例根据造影情况分别放置塑料支架和可膨式金属支架。所有病人出院时 ,临床症状消失 ,复查胆红素基本正常。结论 :内镜微创技术治疗高龄梗阻性黄疸病人 ,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了治疗的安全程度。但也存在着插管困难、引流不畅和内引流等特殊情况 ,应分别加以正确处理。
- 张勇孙文生王玮张锎孙斌冯宪光
- 关键词:内镜高龄梗阻性黄疸逆行胰胆管造影鼻胆管引流术
- 经胆道子母镜双频激光治疗巨大难治性胆管结石被引量:6
- 2006年
- 孙文生张锎孙斌刘双冯宪光
- 关键词:胆道子母镜胆管结石激光治疗双频碎石治疗
- 经内镜机械碎石治疗巨大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 1999年
- 孙文生张锎谭庆山张兴和林咏杰孙斌
- 关键词:肝外胆管结石机械碎石内窥镜
- ERCP并发消化道穿孔8例分析
- 2011年
- 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已广泛用于胆、胰疾病的诊治,消化道穿孔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2005~2010年,我院共施行ERCP3975例,其中并发消化道穿孔8例。现报告如下。
- 孙斌孙文生张锎
- 关键词:消化道穿孔ERCP逆行胰胆管造影经十二指肠镜胰疾病
- 胆道扩张球囊配合胆道镜治疗难治性肝内胆管残余结石1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刘双张明谢朝波孙斌张锎孙文生
- 关键词:肝内胆管残余结石胆道扩张胆道镜结石患者
- 胆总管结石伴胆道感染患者胆汁病原菌分布与药敏性分析被引量:24
- 2013年
- 目的通过非手术方式了解胆总管结石伴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中主要病原菌分布以及药敏性特点,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415例胆总管结石伴胆道感染患者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插管成功后抽吸胆汁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分析。结果 415份胆汁标本中有397份检出细菌,检出率为95.7%,其中革兰阴性菌317株,占73.9%;革兰阴性菌96株,占22.4%;真菌16株,占3.7%;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最低的是亚胺培南,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妥布霉素、头孢吡肟、阿米卡星,耐药率均<30.0%;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对高浓度庆大霉素、高浓度链霉素、利福平、环丙沙星、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均<15.0%。结论 415例胆总管结石伴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主要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属和肺炎克雷伯菌,肠球菌属明显增多,喹诺酮类耐药性增高。
- 孙斌郭源李坤
-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胆道感染病原菌
- EST联合LC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119例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近年来,我们采用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119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119例胆囊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男39例,女80例;年龄29~86岁,平均51岁。病史1个月~30a。临床表现为腹痛、黄疸等。
- 周敬强孙文生孙斌刘双张锎张兴和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结石ESTLC结石患者
- 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术后胆管残留结石的临床体会被引量:2
- 2009年
- 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一直是胆道外科一项复杂而困难的课题,如何减少及进一步取净胆管残留结石仍是临床的难题之一。术前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c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或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检查,明确其肝内胆管狭窄的位置,利于术中同时处理,而术后胆道镜及碎石技术的应用,很好的解决了术后残留结石的问题。
- 冯宪光张锎王加勇孙斌王宏牛军
- 关键词:胆囊结石病结石残留纤维胆道镜
- 经口胆道子母镜临床应用被引量:6
- 1999年
- 目的总结经口胆道子母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经口胆道子母镜对40例患者进行胆道检查和治疗。结果子母镜胆管检查成功率达95%;其中1例左肝内胆管结石采用子母镜取石网篮取出结石,3例胆总管巨大结石(>2cm)配合液电碎石(EHL)治疗,首例因未能解决碎石后视野不清的问题,中途放弃。后2例置入鼻胆引流管(ENBD)冲洗,保证了EHL在有水的环境中进行,碎石、取石成功。结论子母镜尽管操作复杂,但其子镜可经口在直视下观察胆、胰管粘膜早期病变,并能作碎石等治疗,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诊疗方法。
- 孙文生张锎谭庆山林咏杰张兴和孙斌
- 关键词:胆道子母镜液电碎石术肝内胆管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