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祥威

作品数:10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人巨细胞病毒
  • 6篇巨细胞
  • 6篇病毒
  • 3篇直肠
  • 3篇直肠癌
  • 3篇肿瘤
  • 3篇结直肠
  • 3篇结直肠癌
  • 3篇基因
  • 3篇肠癌
  • 2篇胃癌
  • 2篇非编码
  • 2篇HCMV
  • 2篇长链
  • 2篇长链非编码R...
  • 1篇蛋白
  • 1篇多克隆
  • 1篇多克隆抗体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机构

  • 10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孙祥威
  • 7篇薛向阳
  • 6篇张良
  • 5篇沈贤
  • 3篇张丽芳
  • 3篇叶思思
  • 2篇叶璐璐
  • 2篇陈文静
  • 2篇胡盈盈
  • 1篇金劲激
  • 1篇林巧爱
  • 1篇李宝青
  • 1篇卢明东
  • 1篇黄关立
  • 1篇吕杰强
  • 1篇胡畅远
  • 1篇谷斌斌
  • 1篇章慧娣
  • 1篇黄颖鹏
  • 1篇林刻智

传媒

  • 5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病毒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癌围手术期双向转诊协作模式的实践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索三甲医院-基层卫生机构胃癌围手术期双向转诊模式。方法选取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温州周围区(县)级(含)以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向温州某大型三甲综合性医院转诊按照"基层-三甲医院-基层"围手术期相互转诊方案的胃癌患者32例作为试验组,选取温州周围区(县)级(含)以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普通方式转诊到温州某大型三甲综合性医院的胃癌患者51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对双向转诊的周围区(县)级(含)以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的技术水平及服务态度[(43.00±1.75)、(27.00±2.78)分],温州某大型三甲综合性医院医务人员的接诊情况及服务态度的满意度[(46.00±1.52)、(32.00±2.37)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围手术期及手术总体花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合理的双向转诊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住院费用,较好地满足了患者日益增长的就医要求,有助于分级诊疗体系的建设与实现。
纪伟平卢明东黄颖鹏谷斌斌张良孙祥威CHANDOO ARVINE游涛沈贤
关键词:双向转诊外科诊疗围手术期
HCMV潜伏相关UL138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其对THP-1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
2016年
目的:构建含人巨细胞病毒( HCMV)潜伏相关 UL138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探讨UL138基因对THP-1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构建携带UL138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利用TCID50法确定重组腺病毒滴度。重组腺病毒以不同MOI比值感染THP-1细胞,通过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确定感染THP-1细胞最佳MOI值;定量PCR分析UL138表达对THP-1细胞前炎症细胞因子表达变化,通过定量PCR芯片分析趋化因子及受体的表达变化。结果成功构建了携带UL138基因的重组腺病毒,TCID50法测定病毒的滴度达1x1011 PFU/ml。利用重组腺病毒携带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检测THP-1细胞的感染率,结果显示,重组腺病毒以MOI=1∶100感染THP-1细胞,感染率为60%, RT-PCR和Western blot证实了THP-1细胞能够表达UL138,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蛋白表达量逐渐增多。定量PCR检测发现,THP-1细胞 UL138过表达后,可明显抑制IL-18、IL-1β、IL-6、IL-8、TNF-α等前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定量PCR芯片分析显示,UL138表达明显改变THP-1单核细胞内趋化因子及受体的表达,除外 CCL17、CCL21、CCL22、XCL2等趋化因子以及 CCR2、CXCR1、CXCR2、 CXCR4及CX3CR1等趋化因子受体在不同时间点上调表达外, CXCL1、CXCL3、CXCL9、CXCL10、CXCL11等大部分趋化因子及受体的表达均显著减少。结论成功构建了可感染THP-1单核细胞的UL138基因重组腺病毒;THP-1单核细胞过表达UL138可明显影响其功能。
郭刚强陈静陈文静叶璐璐孙祥威张良章慧娣林巧爱沈贤张丽芳薛向阳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重组腺病毒THP-1
人巨细胞病毒增殖性感染UL111A基因转录本特征及变化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究人巨细胞病毒(HCMV)UL111A基因在增殖性感染不同时间点的转录本特征及变化。方法:在HCMV AD169株感染人包皮成纤维细胞(HFF)12 h,24 h,48 h,3 d,5 d,7 d,9 d等不同时间点,抽提RNA,反转录成cDNA,PCR检测UL111A转录本特征。扩增产物通过克隆、测序验证不同时间点UL111A转录本的特征变化。利用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UL111A 3种转录本编码区序列载体pcDNA3.1-cmvIL-10,pcDNA3.1-LAcmvIL-10以及pcDNA3.1-unspliced,Western blot验证构建的载体在293T细胞中的有效表达。结果:感染HCMV AD169株的HFF可以检测到cmvIL-10,LAcmvIL-10以及未剪切3种形式转录本。未剪切形式转录本占比最多,cmvIL-10转录本占比最少。在感染的24 h和9 d 3种转录本都有检测到,而在其他时间点未能检测到cmvIL-10转录本。此外,3种转录本的编码区序列在293T细胞中均可有效表达。结论:HCMV UL111A基因在增殖性感染不同时间点存在3种形式的转录本。
刘欣谢旺凯孙祥威陈治元沈贤沈贤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转录本
人巨细胞病毒UL135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制备人巨细胞病毒(HCMV)UL135原核表达蛋白及其多克隆抗体。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HCMV UL135蛋白的跨膜区结构,经原核密码子优化后对胞外序列进行全基因合成,将序列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构建pET21a(+)/HCMV UL135重组质粒,IPTG诱导蛋白表达后,Ni-NTA亲和层析法纯化UL135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体,ELISA、Western blot法检测抗体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HCMV的UL135基因在原核表达系统中成功表达,经Ni-NTA亲和纯化后获得高纯度的目的蛋白;免疫新西兰兔诱导产生特异性的多克隆Ig G抗体,且效价为1:12 800;经ELISA以及Western blot证实制备的兔抗多克隆抗体可特异性识别UL135蛋白。结论:成功实现了HCMV UL135的重组表达并制备了UL135兔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UL135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胡盈盈郭刚强叶思思孙祥威毛晨晨薛向阳吕杰强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多克隆抗体
长链非编码RNA AL04945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索长链非编码RNA(lncRNA)AL04945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84例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q RT-PCR检测lncRNA-AL049452的表达水平,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lncRNA-AL049452表达水平和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分析其对结直肠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及无病生存时间的影响。绘制ROC曲线评价lncRNA-AL049452诊断结直肠癌的效能。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lncRNA-AL049452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35),肿瘤更大的结直肠癌患者其lncRNA-AL049452的表达量更高(P=0.024)。生存曲线分析显示,高表达lncRNA-AL049452的结直肠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较低表达组更短(log-rank=4.208,P=0.034)。ROC曲线分析显示,lncRNA-AL049452诊断结直肠癌的曲线下面积为0.723(95%CI=0.613~0.832,P<0.001),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0%和51.2%。结论:肿瘤组织中高表达的lncRNA-AL049452可能参与了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进程,是结直肠癌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新生物标记物。
孙祥威胡盈盈徐剑峰张良毛晨晨郭刚强黄关立沈贤薛向阳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结直肠肿瘤生物学标记
人巨细胞病毒无症状性感染者UL144基因多态性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为探究人巨细胞病毒(HCMV)无症状性感染者UL144基因多态性,本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CMVDNA阳性无症状性感染者尿沉渣标本UL144基因开放读码框(ORF),阳性结果进行双向DNA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BioEdit、DNAstar、Mega5.0、GeneDoc等软件进行序列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在50例HCMV-DNA阳性无症状性感染者尿沉渣标本中,21例标本UL144基因扩增阳性,阳性率为42%,并完成测序。同源性比较显示核苷酸同源性为80.2%~100%,氨基酸同源性为77.8%~100%。种系进化树分析显示21例无症状性感染者DNA序列主要分为2个基因型,A型(10例,47.61%)和B型(11例,52.38%),未见其他基因型。Expasy数据库预测分析UL144基因编码产物重要功能基团,结果显示ASN、PKC、TNFR、NCD3G等翻译后修饰位点高度保守。与UL144A型相比,UL144B型在1-16和30-96氨基酸残基之间各增加了一个PROKAR_LIPOPROTEIN位点和ZF_CTCHY位点。与Toledo标准病毒株比较,UL144A型的CRD1和CRD2区域高度保守,UL144B型的CRD1和CRD2功能区变异较大,但跨膜区(transmembrane domain)和胞浆区(cytoplasmic domain)在UL144A型和B型中均高度保守。UL144A型和B型碱基变异未对UL144蛋白的预测等电点和二级结构造成较大改变。总之与HCMV显性感染者不同,HCMV无症状性感染者UL144基因型为A型和B型。
郭刚强谢尙丹叶思思张良孙祥威李宝青张丽芳薛向阳
关键词:多态性
人巨细胞病毒US31基因序列特征分析及B细胞表位预测
2016年
目的:分析人巨细胞病毒(HCMV)US31基因序列,预测US31基因编码蛋白的B细胞优势表位。方法:基于US31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结合亲水性参数、可及性参数、抗原性参数、柔韧性参数及二级结构方案对HCMVUS31基因编码各型蛋白的B细胞表位进行预测,参照已建立的预测方法综合评价US31基因B细胞优势表位。结果:US31核苷酸序列变异较少,大部分是同义突变,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其编码蛋白全长为162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20kD,等电点7.66,为可溶性蛋白,二级结构中以无规则卷曲为主。经综合分析,US31基因的B细胞优势表位可能存在于氨基酸序列N端的5~19、32~47、58~68、110~124区段。结论:多参数预测HCMVpUS31的B细胞优势表位,为进一步研究蛋白特征、制备单克隆抗体及表位疫苗提供依据。
郭刚强谢尙丹叶思思孙祥威张良张丽芳薛向阳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B细胞表位
结直肠癌相关长链非编码RNA的挖掘、鉴定及其临床意义
研究目的:  结直肠癌是严重威胁公众生命健康的重要肿瘤,其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已证实异常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不但是肿瘤新的生物标志,而且参与肿瘤发生发展。近10多年来,利用表达谱芯片来检测结直肠癌...
孙祥威
关键词:结直肠癌长链非编码RNA生物信息学基因芯片META分析
一种用于治疗或辅助治疗结直肠癌的抗肿瘤多肽CCR313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或辅助治疗结直肠癌的抗肿瘤多肽CCR313,所述抗肿瘤多肽CCR313由LINC00313:6的开放阅读框翻译而来,其序列如序列表1所示;抗肿瘤多肽CCR313由77个氨基酸组成,其序列如序列表2...
潘侃杜邦马欢潘宝泽林刻智薛向阳孙祥威
诱导性表达人巨细胞病毒UL138蛋白的胃癌细胞株构建及其效应评价
2017年
目的:构建可诱导表达人巨细胞病毒(HCMV)UL138蛋白的稳定遗传胃癌细胞系,并评价UL138对胃癌细胞的生物学效应。方法:将p CMV-tet3G质粒转染BGC-823胃癌细胞,通过G418及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筛选BGCTet-on细胞株。再将含有UL138外源基因的p TRE3G-UL138质粒转染稳定BGCTet-on细胞株,通过G418及潮霉素双抗筛选,获得诱导性表达UL138基因的胃癌细胞(BGC-UL138_(Tet-on))。强力霉素(DOX)诱导后,采用Western blot验证UL138蛋白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及CCK8试剂盒检测UL138蛋白表达对胃癌细胞的生长周期及增殖的影响。构建荷瘤裸鼠模型,体内验证UL138蛋白表达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DOX诱导性表达的、携带UL138基因的BGC-UL138_(Tet-on)稳转细胞株。UL138蛋白表达可显著抑制胃癌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UL138蛋白表达阻滞BGC-823细胞周期在G_1期。荷瘤裸鼠模型体内实验发现,DOX腹腔注射诱导UL138蛋白表达后,BGC-UL138_(Tet-on)移植瘤体积缩小甚至消失。结论:成功构建可诱导表达UL138蛋白的胃癌细胞株,进一步证实HCMV基因UL138的表达可在体内和体外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细胞实验提示细胞周期阻断在G_1期。
张良陈文静郭刚强孙祥威叶璐璐胡畅远金劲激沈贤薛向阳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胃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