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绪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德州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篇地理
  • 1篇地理学
  • 1篇电通量
  • 1篇冻融
  • 1篇新型城镇化
  • 1篇手法
  • 1篇理学
  • 1篇煤灰
  • 1篇耐久
  • 1篇耐久性
  • 1篇矿渣
  • 1篇矿渣粉
  • 1篇混凝土
  • 1篇建筑
  • 1篇建筑设计
  • 1篇和谐社会
  • 1篇粉煤灰
  • 1篇高强
  • 1篇高强混凝土
  • 1篇城镇化

机构

  • 3篇德州学院
  • 1篇山东交通学院

作者

  • 3篇高绪
  • 1篇付修勇
  • 1篇陈海鹏
  • 1篇李敏
  • 1篇李连璞

传媒

  • 1篇德州学院学报
  • 1篇山东交通科技
  • 1篇城市建筑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粉煤灰和矿渣粉对高强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2024年
将粉煤灰和矿渣粉以不同的比例和掺加量混合加入胶凝材料,通过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和抗冻性试验研究了其对高强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和矿渣粉的掺加在混凝土的硬化过程中先后发生反应,对试件的抗氯离子渗透性产生作用,长期看来,粉煤灰比矿渣粉对高强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更有利,当粉煤灰和矿渣粉等比例复掺时试件的抗氯离子渗透性最佳;高强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会随着粉煤灰和矿渣粉复掺掺量的增加而先提高后降低,在20%处产生一个最佳值。
李敏高绪赵瑜隆
关键词:高强混凝土电通量耐久性
建构设计的手法实现与制约因素分析
2016年
伴随着建筑设计理念的进一步发展,“建构”理念随之诞生,并在学术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虽然目前已经有很多学者对“建构”展开探讨,但是由于其内涵的广泛性,方法论的缺失和理论的不够完善,加之地域特点和建筑传统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使得“建构”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文章重点就建构设计的首付实现以及制约因素展开了探讨,以供读者参考。
高绪
关键词:建筑设计
基于和谐理念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以德州“两区同建”为例被引量:2
2016年
和谐是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新型城镇化追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人与自然和谐.从地理学研究对象——人地关系出发,对经济社会发展中人与资源环境关系内涵进行解读,对城镇化进程中的经验与教训进行总结,以德州农村社区和产业园区共同建设(简称"两区同建")模式剖析为基础,提出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新型城镇化推进的建议和措施,以期达到决策科学、实施有效、社会关注与公众参与,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目的.
付修勇高绪陈海鹏李连璞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和谐社会地理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