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美丽
- 作品数:8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甘肃酒泉侯家沟十六国墓地发掘简报被引量:3
- 2016年
- 为配合兰新高铁二线建设,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酒泉市侯家沟墓地施工范围内墓葬进行了发掘,共清理墓葬9座。墓葬形制分为砖室墓、砖石混合墓、土洞墓三类。时代大致为十六国前凉时期。
- 赵建龙魏美丽王永安方志军
- 关键词:墓葬十六国时期前凉
- 齐家文化社会性质研究
- 2017年
- 齐家文化是分布在甘青宁三省区的一支地方古文化遗存,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我国古代文明起源和发展有着重大价值。齐家文化从马家窑文化发展而来,过去一般认为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但随着新发现资料的增多,对其文化遗存的时代以及所处的社会性质,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在分析所见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生产状况、经济状况、家庭构成情况以及人殉等现象之分析,对所处的社会性质再做探讨。
- 魏美丽
- 关键词:齐家文化家庭结构人殉社会性质
- 广河齐家坪遗址初探被引量:2
- 2016年
- 齐家坪遗址是齐家文化的命名地,1975年进行了科学的考古发掘。墓地由南至北成排分布,墓葬多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头向大致可分为北偏西、北偏东和正北方向,无葬具。葬式可分为单人葬和合葬,一次葬和二次扰乱葬。葬俗有白碎石随葬、身首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埋葬、涂抹红色颜料及二次扰乱葬。随葬品有铜器、石器、牙骨角器、陶器及绿松石、蚌器等。在年代上应接近秦魏家类型,约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700年。
- 魏美丽
- 关键词:齐家文化随葬器物
- 2003年甘肃武威磨咀子墓地发掘简报被引量:10
- 2012年
- 甘肃武威磨咀子遗址由中日联合考古队共同发掘,其中2003年度共发掘汉墓25座,墓葬均为带斜坡墓道的土洞墓。墓葬均由墓道、照墙、墓门、甬道和墓室组成。随葬器物有陶器(还有釉陶)、铜器、木器和漆器等。根据墓葬的结构、葬式和随葬器物的特征可推断其年代大概在新莽前后。
- 王辉魏美丽魏美丽
- 关键词:汉代墓葬
- 甘肃玉门金鸡梁十六国墓葬发掘简报被引量:15
- 2011年
-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09年2~4月对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管线经过的玉门市清泉乡金鸡梁及其附近的墓葬进行了清理发掘。墓群分布在茫茫戈壁上,3座、4座或5座墓葬组成一组,呈南北向一线分布,地面未发现茔圈。共清理墓葬24座,分为砖室墓、砾石洞室墓、砖石混合墓等几种类型。在个别木棺盖板内绘有伏羲女娲图像。随葬器物以陶器为主,另有少量铜器、铁器、竹木器、丝织品、刻画砖等。在木棺挡板及出土的木封检、文字砖上分别有"建兴"、"升平"纪年文字,可确定这批墓葬的年代为十六国前凉中晚期。
- 吴荭王永安张存良魏美丽马智全谢焱李平乐马力乐李建云孙明霞
- 关键词:墓葬砖室墓
- 甘肃卓尼县寺下川遗址发掘简报被引量:1
- 2010年
- 卓尼县为甘南藏族自治州辖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位于洮河上游。寺下川遗址位于卓尼县藏巴洼乡寺下川村西北约200米的洮河台地之上,周边分布有马家窑、齐家、寺洼文化遗址。
- 赵雪野魏美丽
- 关键词:齐家文化
- 小喇嘛沟辽墓出土玻璃器的科学分析与研究
- 2014年
- 通过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WD-XRF)技术分析了辽宁凌源小喇嘛沟辽墓出土玻璃器的化学成分,发现其为钾铅玻璃体系,并以二氧化锡为乳浊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SEM-EDS)观察了玻璃表面及腐蚀产物的微观结构并测定了化学成分,同时对其腐蚀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 柏艺萌黄晓雷魏美丽
- 关键词:辽墓
- 甘肃永昌水泉子汉墓发掘简报被引量:10
- 2009年
- 吴荭张存良魏美丽孙明霞
- 关键词:汉墓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