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恒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空天材料与服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篇氧化铈
  • 1篇氧空位
  • 1篇水热
  • 1篇水热法
  • 1篇热法
  • 1篇物相
  • 1篇物相组成
  • 1篇相组成
  • 1篇纳米
  • 1篇纳米粉
  • 1篇纳米粉体
  • 1篇二氧化铈
  • 1篇粉体
  • 1篇CE

机构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1篇李锐星
  • 1篇汪庭语
  • 1篇孙东峰
  • 1篇赵恒

传媒

  • 1篇人工晶体学报

年份

  • 1篇2015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Ce^(3+)掺杂CeO_2纳米粉体的物相组成及储氧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不同Bi^(3+)添加量的CeO_2纳米粉体。用XRD,HRTEM,XPS以及Raman光谱仪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物相分析结果表明,当Bi^(3+)添加量不超过20at%时,粉末样品为立方萤石结构的CeO_2。Bi^(3+)添加量继续增加至40at%,样品中开始出现Bi_2O_3第二相。氢气程序温控还原测试(H_2-TPR)结果表明,所有样品的低温储氧量和低温还原活性均随着Bi^(3+)含量的增加逐渐提高,且样品的储氧能力与物相组成有着密切联系:当样品中没有出现第二相Bi_2O_3时,储氧性能的提高可归因于Bi^(3+)的掺杂。当样品中出现第二相以后,尽管CeO_2与Bi_2O_3混合氧化物的低温储氧能力有明显提高,但从H_2-TPR曲线可发现,该样品的低温还原峰有明显劈裂现象,表明此时氢气的消耗量分别源于还原CeO_2和Bi_2O_3两个反应的叠加。
赵恒孙东峰徐要辉汪庭语李锐星
关键词:二氧化铈水热法氧空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