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文燕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慢性
  • 2篇阻塞性
  • 2篇阻塞性肺疾病
  • 2篇慢性阻塞性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疾病
  • 2篇肺疾病
  • 1篇胸膜
  • 1篇胸膜瘘
  • 1篇胸腔
  • 1篇胸腔积液
  • 1篇胸痛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因子
  • 1篇医师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沙美特罗
  • 1篇舒张
  • 1篇舒张功能

机构

  • 3篇成都市新都区...

作者

  • 3篇马文燕
  • 2篇苟锡军
  • 1篇李艳
  • 1篇谢文静

传媒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医师在线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价值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并分析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重要价值。方法:我院2015年5月-2015年8月期间共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联合治疗组的30例患者运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进行治疗,对照组的30例患者运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4、8、12周6分钟步行距离、呼吸困难评分情况以及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4、8、12周6分钟步行距离、呼吸困难评分情况及肺功能指标等均有所改善,联合治疗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独用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马文燕
关键词:噻托溴铵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
胰胸膜瘘致大量胸腔积液1例
2023年
胰胸膜瘘(Pancreaticopleural fistula,PPF)是慢性胰腺炎的罕见并发症,是引起胸腔积液的罕见病因之一。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容易导致误诊、漏诊。该病腹部症状少见,多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现报道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胰胸膜瘘1例,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
何亮钟一丹马文燕苟锡军
关键词:慢性胰腺炎腹部症状临床医师胸膜瘘胸腔积液胸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左室舒张功能不全与炎症因子相关性研究
2023年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合并左室舒张功能不全(LVDD)与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及机制。方法招募2021年1月~2021年12月符合入组条件的慢阻肺患者49例,其中男33例,女16例,平均年龄(72±8)岁。所有入组对象均采集一般临床资料、外周血标本,给予肺功能检查、心脏超声检查。根据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慢阻肺合并LVDD组(40例)、慢阻肺不合并LVDD组(9例)。分析并比较两组的炎症因子水平。结果两组的IL-6分别为4.98(3.53,7.95)pg/ml、2.38(2.00,5.36)pg/ml,慢阻肺合并LVDD组的IL-6明显高于慢阻肺不合并LVDD组(P<0.05);两组的TNF-α分别为11.10(7.83,21.40)pg/ml、7.25(6.39,9.71)pg/ml,慢阻肺合并LVDD组的TNF-α明显高于慢阻肺不合并LVDD组(P<0.05)。慢阻肺合并LVDDⅠ级组的IL-6、TNF-α水平低于II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阻肺合并LVDD患者LVDD分级与IL-6(r=0.394,P<0.05)、TNF-α(r=0.402,P<0.05)均呈正相关。结论慢阻肺合并LVDD与炎症因子水平升高相关。
何亮李艳罗莉佳胡东霞钟一丹叶志鹏谢文静马文燕苟锡军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炎症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