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出血
  • 4篇芪参还五胶囊
  • 4篇胶囊
  • 3篇血性
  • 3篇神经功能
  • 3篇出血性
  • 2篇中风
  • 2篇脑出血
  • 2篇脑血
  • 2篇出血性中风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功能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血压
  • 1篇炎性反应
  • 1篇炎性反应因子
  • 1篇氧化-抗氧化...
  • 1篇引流
  • 1篇引流术

机构

  • 5篇河北省沧州中...

作者

  • 5篇潘亮
  • 5篇夏清岫
  • 5篇王立胜
  • 3篇孙宝山
  • 3篇罗艳艳
  • 2篇王庆海

传媒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北中医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3篇201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芪参还五胶囊配合立体定向引流术治疗出血性中风的疗效及对脑血流动力学、氧化-抗氧化失衡的影响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观察芪参还五胶囊配合立体定向引流术治疗出血性中风的疗效及对脑血流动力学、氧化-抗氧化失衡的影响。方法将91例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立体定向引流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芪参还五胶囊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中医症状积分、神经功能、影像学和血清学指标改善情况;检测脑血流动力学、氧化-抗氧化失衡恢复情况,并比较2组临床预后。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均<0. 05),观察组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头颅CT检查指标(颅内血肿量、血肿周围水肿体积、脑中线移位)均有显著改善(P均<0. 05),观察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 05); 2组治疗后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期峰值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血管阻力指数(RI)均显著改善(P均<0. 05),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 05); 2组治疗后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OP)、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AD)均显著改善(P均<0. 05),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 05)。观察组术后6个月随访时的GOS评分、BI评分分级和分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芪参还五胶囊配合立体定向引流术能够减轻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改善临床预后和日常活动能力,机制可能与其调节脑血流动力学,促进氧化-抗氧化平衡有关。
夏清岫苗志凯王立胜罗艳艳潘亮孙宝山王庆海
关键词:芪参还五胶囊出血性中风脑血流动力学氧化-抗氧化系统
立体定向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2019年
研究立体定向微创疗法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参照组(n=46)实施保守内科疗法,对实验组(n=46)实施立体定向微创疗法,对比二组患者的疗效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肿消失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快于参照组,实验组的CCS评分、GOS-E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实验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35%,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1.74%,组间对比P<0.05。结论:应用立体定向微创疗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理想,可减少并发症、再出血的发生风险,促进患者病情康复,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王立胜夏清岫苗志凯潘亮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芪参还五胶囊配合针灸对脑出血患者脑血管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芪参还五胶囊配合针灸对脑出血患者脑血管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芪参还五胶囊配合针灸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吞咽功能[吞咽功能评估量表(GUSS)评分]、脑血管功能(血管外周阻力、脑血管流速、脑血管流量)、炎性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血肿周围低密度区体积及血肿体积。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00%vs.76.67%,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血管外周阻力、MMP-9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肿周围低密度区体积、血肿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MMSE评分、GU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脑血管流速快于对照组(P<0.05);脑血管流量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参还五胶囊配合针灸可有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害,提高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患者吞咽功能,缓解患者脑血管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少血肿引发的组织伤害,临床疗效较好。
王立胜夏清岫潘亮苗志凯孙宝山
关键词:脑出血针灸芪参还五胶囊神经功能
芪参还五胶囊结合立体定向引流术对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究芪参还五胶囊结合立体定向引流术对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出血性中风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芪参还五胶囊结合立体定向引流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Bartiel量表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NIHSS评分、PRO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炎性因子水平;治疗后比较2组总有效率,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治疗后2组Bartiel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改良Rankin量表评分、NIHSS评分、PRO评分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改善效果更优(P<0.05);2)治疗后2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2组患者IL-4、TNF-a、CRP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还五胶囊结合立体定向引流术有助于恢复出血性中风神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抑制炎性反应,能提高疗效。
夏清岫苗志凯王立胜潘亮罗艳艳
关键词:芪参还五胶囊出血性中风炎性反应因子
芪参还五胶囊联合立体定向引流术治疗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作用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观察芪参还五胶囊联合立体定向引流术治疗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作用。方法将80例出血性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立体定向引流术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参还五胶囊治疗。2组均2周为1个疗程,6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变化以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疗程结束后3个月随访,观察2组改良Barthel(BI)指数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0%,对照组总有效率62.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GC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NIHSS评分降低(P<0.05),且治疗组GCS评分升高更明显(P<0.05),NIHSS评分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血清MMP-9、hs-CRP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随访时BI指数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芪参还五胶囊联合立体定向引流术治疗出血性卒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缺损症状,提高生活能力。
夏清岫苗志凯王立胜罗艳艳潘亮孙宝山王庆海
关键词:卒中中西医结合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