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志强 作品数:19 被引量:24 H指数:2 供职机构: 江西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江西省紧急医疗救援队伍卫生应急装备配置方案研究 被引量:3 2015年 为提升江西省省、市、县三级卫生应急队伍尤其是紧急医疗救援队伍现场处置装备规范化、标准化和集成化水平,不断提高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在为卫生应急工作出谋划策的过程中,就全省常见灾害对紧急医疗救援的需求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江西地域环境、政治经济、医疗资源等因素,提出了适合省情、区别医院级别与所处地域、趋于精准救援的省市县三级紧急医疗救援队卫生应急装备配置方案, 董谢平 沈录峰 张遂辉 樊志强关键词:紧急医疗救援 卫生应急 灾害医学 医院级别 可及性 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关节防脱位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关节防脱位装置,涉及关节防脱位装置结构领域,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一侧安装有固定单元,所述基座的顶侧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侧沿竖向开设有滑孔并滑动安装有延伸杆,所述立柱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孔并安装... 樊志强骨科手术用扩张器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角度可调的骨科手术用扩张器,包括两个呈X形铰接的杆体,两个杆体的尾端分别设有握环,两个杆体的前端分别设有扩张板,两个扩张板均为弧形板,两个杆体的前端为板状弧形且中部拱起部位外凸,且两个杆体的前端板... 樊志强 游木荣 张良 龙智生3D打印截骨导板在儿童肘内翻截骨复位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研究3D打印截骨导板技术在儿童肘内翻畸形矫正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我们共收治7例肘内翻畸形患者,采用外侧肱骨髁上楔形截骨手术治疗。术前进行薄层CT扫描,肘关节三维重建,根据肘内翻情况设计最佳截骨角度,然后建立与截骨范围解剖学形态一致的导板,将导板三维数据模型输入3D打印机,生产出实物导板,手术时将截骨导板与肱骨截骨部相吻合,沿截骨导板进行截骨,缓慢闭合截骨间隙,钢板内固定。结果术后7例患者截骨角度满意。术后随访时间为3-6个月,平均4个月,术后肘关节功能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评定:优5例,良1例,可1例。结论采用个性化设计3D打印出的截骨导板可为儿童肘内翻畸形矫正术提供一种个性化、精确化的截骨治疗。 樊志强 董谢平 聂小羊关键词:肘关节 截骨术 肘内翻 3D打印 骨科手术用扩张器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角度可调的骨科手术用扩张器,包括两个呈X形铰接的杆体,两个杆体的尾端分别设有握环,两个杆体的前端分别设有扩张板,两个扩张板均为弧形板,两个杆体的前端为板状弧形且中部拱起部位外凸,且两个杆体的前端板... 樊志强 游木荣 张良 龙智生文献传递 骨科术后用腿部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骨科术后用腿部支撑装置,其结构设计新颖、可对腿部进行支撑的同时又可进行高度及旋转角度的调节,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倾斜设置的腿部支撑机构,所述腿部支撑机构包括截面呈C形且靠口朝上设置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 樊志强 游木荣 张良 龙智生文献传递 当归四逆汤结合3D导板引导的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探讨当归四逆汤结合3D导板引导的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就诊的40例糖尿病足患者,分为截骨组和截骨联合当归四逆汤组,每组20例。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伤口愈合时间、其他疗效指标(创面大小、深度、皮温及创面情况评分)及创面下肢缺血指标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无感染扩散截肢,截骨联合当归四逆汤组伤口愈合时间短于截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截骨联合当归四逆汤组创面面积减少值、创面皮温增加值、创面情况评分降低值及创面下肢缺血指标评分降低值均较截骨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截骨联合当归四逆汤组创面深度减少值较截骨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归四逆汤结合3D导板引导的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比单纯截骨术能更好地促进糖尿病足伤口的愈合。 樊志强 李云 蔡波 余星亮 张霄翔关键词:糖尿病足 胫骨 3D打印 当归四逆汤 骨搬移 黄芪多糖对维甲酸诱导骨质疏松大鼠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的黄芪多糖对维甲酸诱导的骨质疏松大鼠的影响。[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予以70 mg/kg维甲酸连续灌肠18 d,对照组使用等体积蒸馏水灌肠。之后,予以黄芪多糖灌胃,低剂量组(100 mg/kg)、中剂量组(200 mg/kg)和高剂量组(400 mg/kg),对照组和模型组使用等体积蒸馏水,用药第30 d后,行大鼠左侧股骨大体、 BMD、生物力学检测,检测血清TNF-α和TGF-β1浓度,检测骨均浆蛋白。[结果]股骨重量由高至低依次为对照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模型组[(1.1±0.2) g vs (1.0±0.1) g vs (0.9±0.2) g vs (0.8±0.1) g vs (0.6±0.0) g, P<0.001],对照组与高剂量组间骨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D依次为对照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模型组[(252.5±21.2) mg/cm^(2)vs (232.7±21.4) mg/cm^(2)vs (190.6±31.2) mg/cm^(2)vs (158.1±13.1) mg/cm^(2)vs(119.9±12.2) mg/cm^(2), P<0.001],对照组与高剂量组间B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力学测试的最大载荷排序同上,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检测TNF-α排序为对照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模型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检测TGF-β1排序为高剂量组>对照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模型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均浆检测BMP-2/β-actin和p-ERK/ERK均为对照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模型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多糖可改善维甲酸诱导的大鼠骨质疏松症状,其机理可能是激活MAPK/ERK信号通路下游。 熊金华 樊志强 戴钦正 曾有文关键词:黄芪多糖 MAPK/ERK信号通路 3D打印手术导板辅助骶髂螺钉置钉治疗骶骨骨折 2022年 目的评价个体化3D打印导板辅助骶髂关节螺钉置钉治疗骶骨骨折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江西省人民医院采用3D打印手术导板引导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的10例骶骨骨折病例资料,男8例,女2例;年龄19~62岁,平均(34.72±12.45)岁;DenisⅠ区骨折4例,DenisⅡ区骨折6例。术前采用3D打印技术获得骶骨骨折模型和骶髂螺钉置钉导板,术中通过导板辅助置钉,术后通过X线检查、三维CT扫描评价骶髂螺钉位于骶椎椎体内的位置情况,并将手术前后的CT薄层扫描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19.0软件,测量术前模拟螺钉轨迹和术后实际螺钉轨迹,随访疗效。结果10例骶骨骨折患者共应用3D打印骶髂螺钉导板13个,其中3例患者双侧置钉,共置入骶髂螺钉23枚;参照Smith评定标准,22枚完全位于骶椎椎体内,评为0级,准确率95.65%;仅1枚穿出骶椎进入骶管,评为Ⅰ级(4.34%),但没有神经症状;术前模拟螺钉轨迹和术后实际螺钉轨迹高度一致,两者进钉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28个月,平均(15.45±4.68)个月,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无骶神经损伤症状,骶骨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末次随访依据Majeed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优8例,良2例。结论运用3D打印导板引导骶髂关节螺钉置钉治疗骶骨骨折,置钉准确安全,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游木荣 樊志强 叶海民 董谢平 邹华春关键词:导板 骶骨骨折 开放性肱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2 2019年 肱骨远端骨折是一种相对罕见的骨折,可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1]。肘关节的解剖结构复杂,开放性骨折的损伤机制多样,一旦发生骨折易产生血管、神经损伤及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使得开放性肱骨远端骨折的处理成为临床上非常棘手的难题之一[2]。开放性骨折的治疗不同于闭合性骨折,由于其极易发生感染和坏死,因此处理开放性骨折要迅速,明确创伤后来院的时间以及有无重要组织损伤是制定手术方案的关键。开放性肱骨髁上骨折发生后,就诊时间极为重要,受伤至就诊时间越短术后愈合越好。这是因为及时的手术治疗减少了污物及病原微生物对创口的负面影响;创口的位置、大小及受污染的程度以及是否伴有血管、神经损伤与预后显著相关[3]。目前,关于开放性肱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手术时机、固定方式等问题仍存有争议。现从流行病学、评估和检查、治疗方式、并发症等方面对开放性肱骨远端骨折展开综述。 樊志强 陈辰 查晔军 蒋协远关键词:肱骨远端骨折 开放性骨折 前臂缺血性肌挛缩 闭合性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 就诊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