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莹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磐安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麻醉
  • 2篇镇痛
  • 2篇瑞芬太尼
  • 2篇静脉
  • 2篇芬太尼
  • 1篇弹性排班
  • 1篇弹性排班制
  • 1篇递质
  • 1篇血功能
  • 1篇药理
  • 1篇药理学
  • 1篇药理学特点
  • 1篇药物
  • 1篇抑郁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直肠癌根治
  • 1篇直肠癌根治术
  • 1篇神经递质
  • 1篇手术

机构

  • 7篇磐安县人民医...

作者

  • 7篇王莹
  • 5篇冯定祥
  • 2篇包丽霞

传媒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结直肠癌根治术中右美托咪定结合超声引导的腹横筋膜全麻阻滞临床观察
2023年
背景结直肠癌根治术是结直肠癌主要治疗手段,围术期需给予有效的麻醉方案,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右美托咪定是常用麻醉药物,但其在全麻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最佳剂量尚不明确.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结合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用于全麻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10/2022-09我院200例拟行全麻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3组均采取超声引导下横筋膜阻滞,A组67例给予0.5μg/kg右美托咪定,B组67例给予0.25μg/kg右美托咪定,C组66例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统计比较3组麻醉诱导前(T0)、右美托咪定注射后(T1)、手术开始1小时(T2)、手术结束即刻(T3)生命体征[心率(heart rate,HR)、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aO_(2))、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术后6 h、12 h、24 h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术后24 h镇痛泵按压次数、补救性镇痛次数,术前、术后12 h、24 h免疫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血清神经递质[血清S100B蛋白(serum S100B protein,S100B)、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erum 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phic factor,BDNF)]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1)T0-T3时3组Sa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T2时A组HR、MAP低于B组、C组,且B组小于C组(P<0.05);(2)A组术后6 h、12 h、24 h VAS评分低于B组、C组,术后24 h镇痛泵按压次数、补救性镇痛次数少于B组、C组,且B组优于C组(P<0.05);(3)术后12 h、24 h A组血清TNF-α、IL-10低于B组、C组,IL-2高于B组、C组,且B组优于C组(P<0.05);(4)术后12 h A组血清S100B、NSE低于B组、C组,BDNF高于B组、C组,且B组优于C组(P<0.05);(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0.25μg/kg右美托咪定,0.5μg/kg右美托咪定结合超声引导下�
羊瑛冯定祥王莹
关键词:超声引导结直肠癌根治术神经递质
分析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在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4
2022年
临床上对于剖宫产患者选择椎管内麻醉,但是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患者,如凝血功能障碍、智力低下不配合、精神障碍、子痫等则采用全身麻醉(全麻)的方法。右美托咪定在围术期的镇静、镇痛中应用广泛,具有呼吸抑制轻微、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独特的药理学特点。硫酸镁是非竞争性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有研究表明同时辅用硫酸镁能减少全麻中阿片类药物的用量本文探讨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复合硫酸镁在全麻剖宫产患者中的效果及安全性,其中《临床麻醉实用手册》是一部兼顾学术性和实用性的医学丛书。
王莹傅金英
关键词:阿片类药物椎管内麻醉凝血功能障碍非竞争性药理学特点
纳布啡联合瑞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
2024年
目的 评价纳布啡与瑞芬太尼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后PCIA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3年1~6月在浙江省磐安县人民医院实施剖宫产手术的96例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瑞芬太尼组48例,术后行瑞芬太尼PCIA;联合组48例,术后行纳布啡联合瑞芬太尼PCIA。记录比较两组术后3、6、9、12、24小时咳嗽时VAS评分及Ramsay评分;术后24小时的PRL水平及术后泌乳启动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术后6、9小时咳嗽时VAS评分低于瑞芬太尼组(P<0.01);联合组术后24小时的PRL水平高于瑞芬太尼组(P<0.01);联合组产妇产后泌乳水平(泌乳起始时间≤24小时)优于瑞芬太尼组(P<0.05);联合组PCIA按压次数、恶心/呕吐发生率均少于瑞芬太尼组(P<0.05)。结论 纳布啡联合瑞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PCIA的镇痛效果理想,不良反应较轻,且对产妇术后PRL分泌的影响较少。
冯定祥付梅苏羊瑛包丽霞王莹
关键词:剖宫产PCIA瑞芬太尼
弹性排班与精细化全面质量管理在提升手术室工作效率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弹性排班制与精细化全面质量管理在手术室工作效率提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手术室于2020年5月起实施弹性排班与精细化全面质量管理,根据护士综合素质、工作年限、学历、工作能力和临床经验划分层级,结合层级管理配合弹性排班模式,同时规范细化手术室各项工作制度,展开手术室精细化全面质量管理,2020年5~11月为实施后,2019年10月~2020年4月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手术室工作效率与护理管理工作质量。结果:实施后首台准点开台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术前准备时间、接送患者时间、连台手术衔接时间,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在手卫生、消毒隔离、文书质量、巡回配合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基于弹性排班制与精细化全面质量管理,可加快手术运转,增加手术间利用率,提高手术室整体工作效率及护理管理工作质量。
傅金英王莹
关键词:弹性排班制手术室
不同浓度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在消化道肿瘤根治术中应用及对术中血流动力学、术后麻醉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背景瑞芬太尼、七氟烷复合能为患者提供充分的镇痛、镇静效果,消化道肿瘤手术麻醉不仅需达到手术所需麻醉深度,还需减轻手术应激,保证术后快速苏醒,本研究从不同角度对比不同浓度的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的应用效果.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在消化道肿瘤根治术中的应用及对术中血流动力学、术后麻醉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01/2021-12我院行消化道肿瘤根治术患者8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A组采取1.0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inimum alveolar concentration,MAC)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B组采取1.5MAC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观察两组麻醉质量、术中血流动力学[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心率(heart rate,HR)]、不同时间点脑氧代谢[脑氧摄取率(CERO_(2))、颈静脉血氧含量(SjvO_(2))],统计麻醉维持期间不良事件及术后麻醉恢复情况.结果麻醉维持期间,A组瑞芬太尼泵注速度调整率32.56%低于B组调整率67.44%(P<0.05);A组、B组各时间点HR、MAP平均值相比,无显著差异,且HR、MAP均在正常范围内;两组各时间点CERO_(2)、SjvO_(2)相比,无显著差异,两组T2、T3、T4、T5、T6时CERO_(2)均低于T1时,SjvO_(2)高于T1(P<0.05);麻醉维持期间A组低血压发生率低于B组(P<0.05);麻醉苏醒期A组听从指令睁眼、自主呼吸恢复、拔管及出室时间均短于B组(P<0.05).结论1.0 MAC、1.5 MAC七氟烷均能满足消化道肿瘤根治术的麻醉维持需求;但1.0 MAC七氟烷能提供更好的麻醉维持质量,以减少麻醉维持期间瑞芬太尼速度调整次数,且脑氧代谢影响小,可明显提高苏醒质量,缩短麻醉苏醒时间,有利于加快临床周转.
王莹周蔚蓝冯定祥
关键词:七氟烷复合麻醉瑞芬太尼消化道肿瘤
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艾司氯胺酮对剖宫产术中镇痛及产后抑郁的影响
2024年
剖宫产术作为阴道分娩的重要补充,在保障分娩及母婴生命安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剖宫产给产妇带来的恐惧、担忧心理与术后疼痛易引发产后抑郁~[1],威胁母婴健康,因此改善剖宫产后负面情绪,备受临床关注。苯磺酸瑞马唑仑是新型镇静药,具有抗焦虑、镇静和催眠作用,且起效快,对呼吸循环抑制影响甚微~[2]。
冯定祥付梅苏羊瑛包丽霞王莹
关键词:产后抑郁催眠作用呼吸循环抑制抗焦虑苯磺酸
老年骨科手术中应用艾司氯胺酮的麻醉效果及对疼痛程度和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 探究老年骨科手术中应用艾司氯胺酮的麻醉效果及对疼痛程度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1月在本院行骨科手术的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氯化钠注射液,观察组采用艾司氯胺酮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血流动力学、疼痛程度、认知功能。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补液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麻醉穿刺(T1)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均明显高于入手术室(T0)时(P<0.05),观察组手术开始(T2)时的MAP和HR均明显低于T0时(P<0.05),且观察组T1、T2时的MAP和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其他时间点的MAP和HR与T0时及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12 h、1 d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后6 h(P<0.05),术后1 d明显低于术后12 h(P<0.05),且观察组术后6 h、12 h、1 d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 d、3 d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3 d明显高于术后1 d(P<0.05),且观察组术后1 d、3 d的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与术后1 d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且观察组术后1 d、3 d的POCD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骨科手术中应用艾司氯胺酮可稳定机体血流动力学,缓解疼痛感,减少POCD的发生,且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较轻。
羊瑛冯定祥王莹
关键词:老年骨科疼痛程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