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家全
-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双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胆总管一期缝合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8
- 2019年
-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胆总管一期缝合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10月8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病历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27例,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术)、B组(29例,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和C组(28例,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一般资料和手术相关指标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F检验;手术后并发症等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组的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B组和C组,A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手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把握胆总管一期缝合的手术指征及具备熟练的腹腔镜、胆道镜操作技能下,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双镜联合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是安全可行的。
- 肖家全张勇
-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腹腔镜
- 用术中腹腔灌注雷替曲塞法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研究术中腹腔灌注雷替曲塞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按照队列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均用五孔法进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关腹前用温热0.9%NaCl 2000 mL冲洗腹腔;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将0.9%NaCl 500 mL+雷替曲塞4 mg热灌注入腹腔。比较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肿瘤指标、肝肾功能、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及术后1年生存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各入组40例。术后化疗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癌胚抗原(CEA)分别为(9.50±2.17)和(11.47±2.06)μg·L^(-1),糖类抗原199(CA199)分别为(127.25±9.31)和(182.64±10.39)U.L^(-1),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术前、术后1 d时谷丙转氨酶(GPT)分别为(17.12±4.57)和(21.33±5.42)U·L^(-1),谷草转氨酶(GOT)水平分别为(17.03±3.54)和(19.15±4.28)U.L^(-1),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年,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分别为(7.49±0.98)和(7.01±0.95)个月,在统计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的总生存期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腹腔灌注雷替曲塞可有效降低结直肠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延缓疾病进展,但会引起GPT、GOT可逆性升高。
- 肖家全张勇
- 关键词:雷替曲塞结直肠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热灌注
- 双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与传统开腹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50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道镜胆总管探查(LCBDE)术,52例患者行传统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T管引流术,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道镜胆总管探查(LCBDE)术,胆总管一期缝合或行T管引流;对照组行传统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T管引流术。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切口感染发生率、结石复发率等,两组均随访半年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切口感染发生率、结石复发率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结石复发率无明显差异,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道镜胆总管探查(LCBDE)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肖家全张勇
- 关键词:腹腔镜胆道镜胆总管结石
- 时间对肠梗阻临床治疗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探讨时间对肠梗阻临床治疗的影响。方法对接受保守及手术治疗的共150例机械性肠梗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保守治疗后患者肛门排气时间的不同将患者分为<48h及>18h两组,按延误时间将手术治疗的肠梗阻患者分为<48h、48~72h、72~96h、>96h四个组。分析对比保守治疗后患者肛门排气时间<48h及>48h两组中保守治疗的成功率,分析不同的延误时间与肠梗阻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发热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对于机械性肠梗阻患者,保守治疗时间超过48小时肛门仍未排气,保守治疗成功率明显下降;术前延误时间与肠梗阻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发热时间、住院费用之间呈正相关。结论对于机械性肠梗阻患者,保守治疗48h后患者肛门仍未排气,保守治疗成功率明显下降,应尽早转为手术治疗,肠梗阻症状持续时间越长,预后越差,应尽早行外科手术干预。
- 肖家全张勇
- 关键词:肠梗阻
- 腹腔镜和开放疝修补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了解疝修补术后患者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在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进行单侧腹股沟疝修补术的101例患者。通过抽签的方式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48例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无张力修补术(TAPP)为TAPP组;53例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使用Lichtenstein术或Rutkow术)为OHR组。在术后第1、7天,第1、2、6个月进行门诊随访,随访方式包括门诊、电话。第一次随访采用SF-36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疼痛、复发和生活质量等。结果与OHR组对比,TAPP组患者术后第7天疼痛(P=0.003)、住院时间(P=0.000)、术后并发症(P=0.035)、慢性疼痛(P=0.033)具有优势,差异显著。TAPP组的生活质量在躯体疼痛(P=0.015)、总体健康(P=0.010)、生理功能(P=0.009)、生理职能(P=0.024)方面表现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然而,心理健康的四个量表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APP组的结果更好。TAPP组的SF-36总分结果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TAPP治疗腹股沟疝可以明显改善术后早期疼痛、生活质量,降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
- 朱林峰肖家全马芳汪敏徽张勇
- 关键词:腹腔镜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