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俊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低蛋白
  • 1篇低蛋白血症
  • 1篇定量超声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炎症
  • 1篇血清炎症因子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因子
  • 1篇药学
  • 1篇药学监护
  • 1篇诊疗
  • 1篇治疗锁骨骨折
  • 1篇中国女性
  • 1篇软组织
  • 1篇锁骨
  • 1篇锁骨骨折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合并
  • 1篇女性

机构

  • 4篇新疆生产建设...

作者

  • 4篇吴俊
  • 3篇孙忠良
  • 2篇韩学明
  • 2篇徐建华
  • 1篇刘瑛
  • 1篇杨秀萍
  • 1篇肖勇
  • 1篇冒四平

传媒

  • 2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老年人血清炎症因子与骨密度变化及骨吸收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6
2020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血清炎症标志物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变化和尿吡啶啉(PYR)及肌酐(Cr)比值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共纳入168名随机选择的受试者(年龄52~78岁,平均63岁,女性占48%)。BMD通过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在基线时和平均2. 9年后测量(平均T值:-0. 18^-0. 61)。测定受试者血清高敏感性(hs) 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测量尿PYR/Cr比率。结果受试者全身、腰椎和髋部BMD平均年损失分别为0. 15%、0. 15%和0. 34%。全身BMD的变化与基线hs-CRP、IL-6、TNF-α(β:-0. 41%/U,95%置信区间:-0. 68%,-0. 15%)以及hs-CRP与IL-6(β:-0. 62%/U,95%置信区间:-1. 01%,-0. 23%)的变化密切相关。如果将这些标记置于相同的预测模型中,则只有IL-6基本保持不变。IL-6(髋部和腰椎)和TNF-α(仅腰椎)可显著预测其他部位BMD的变化。最后,PYR/Cr比值的变化与女性基线的IL-6、hs-CRP及其变化呈正相关(P均<0. 05),而与男性无关。结论本研究中观察到的IL-6的改变和骨密度降低及骨吸收有关。
韩学明孙忠良徐建华吴俊
关键词:炎症因子骨密度骨吸收老年人
绝经后中国女性跟骨定量超声和双能X线检查骨质疏松症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观察绝经后中国女性跟骨定量超声和双能X线检查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比较。方法评估234名绝经后未接受过治疗的40~80岁女性的腰椎、双侧股骨颈和全髋关节部位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DXA参数和左右跟骨的QUS参数。计算BMD和QUS参数的相关系数。生成接收器操作特性曲线,并评估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来定义QUS的截止值。结果跟骨QUS能够识别右侧髋关节(AUC,0.887)和左股骨颈(AUC,0.824)的T值为-2.5或更低的绝经后妇女。为了筛选目的,定义了右侧(1.455)和左侧(1.480)跟骨的QUS T值的截止值。结论与DXA这种标准的诊断方法相比,可以推荐QUS作为预筛选工具来减少DXA筛查的数量。
韩学明孙忠良徐建华吴俊
关键词:绝经后妇女初筛定量超声
1例糖尿病合并复杂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
2025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及意义。方法临床药师全程参与1例2型糖尿病合并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患者的诊疗过程,开展药学查房,评估患者病情及用药情况,协助医师制定药物治疗方案和及时调整用药,并实施药学监护,处理不良反应。结果患者感染有效控制,并发症消失,血糖恢复正常。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参与临床治疗实践,协助医师制定药物治疗方案并实施药学监护,有利于提高糖尿病合并复杂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的药物疗效和用药安全。
刘瑛杨秀萍吴俊
关键词:低蛋白血症药学监护
浅谈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0年
探讨在锁骨骨折伤患的诊疗过程中采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的方式对伤患进行诊疗所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录从2018年1月-2020年9月在我院骨科接受诊疗的78位锁骨骨折伤患的相关资料,采用回顾分析法,根据伤患在入院诊疗之后所接受的骨折处理方式将伤患分为两组,分别为一组和二组,一组伤患在入院诊疗后接受的诊疗方式为传统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诊疗,二组伤患在入院诊疗后接受的诊疗方式为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诊疗,收集伤患的相关病情资料并展开对比。结果:一组伤患在经过诊疗之后,共有28位伤患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恢复,一组伤患的诊疗有效率为71.79%。二组伤患在经过诊疗之后,共有36位伤患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恢复,二组伤患的诊疗有效率为92.30%,二组伤患的诊疗有效率显著高于一组伤患。在接受诊疗期间,一组伤患之中共有4人出现肩关节功能障碍问题,一组伤患的并发症发作率为10.25%,二组伤患之中共有一位伤患出现了术后伤口感染问题,二组伤患的并发症发作率为2.56%,二组伤患的并发症发作率显著低于一组伤患,两组伤患之间的相关数据差异较明显,p<0.05,本次研究具有计算意义。结论:在诊疗锁骨骨折伤患的过程中采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的方式对伤患进行诊疗,能够有效降低伤患并发症的发作概率,提高伤患的临床诊疗有效率,帮助伤患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肖勇冒四平孙忠良谌海方吴俊
关键词:锁骨骨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