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金金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聊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护理
  • 2篇新生儿
  • 2篇早产
  • 2篇早产儿
  • 2篇产儿
  • 1篇循证
  • 1篇循证实践
  • 1篇循证证据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预防干预
  • 1篇疼痛
  • 1篇臀红
  • 1篇陪护
  • 1篇陪护病房
  • 1篇细菌性
  • 1篇细菌性脑膜炎
  • 1篇疗法
  • 1篇临床护理
  • 1篇膜炎

机构

  • 5篇聊城市人民医...

作者

  • 5篇郭金金
  • 3篇刘淼
  • 1篇宓秀菊
  • 1篇杨春燕
  • 1篇任青
  • 1篇魏霞
  • 1篇张明霞
  • 1篇朱莉莉
  • 1篇赵淑云
  • 1篇刘艳芳

传媒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华护理教育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妇儿健康导刊
  • 1篇第七届海峡护...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3
  • 2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同伴指导计划在新入职护士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2025年
目的探索同伴指导计划在新入职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将2022年9月入职的62名新入职护士设为对照组,2023年9月入职的80名新入职护士设为试验组。对照组接受传统的临床护理操作技术培训,按照同伴指导计划对试验组进行临床护理操作技术培训。培训结束后,对两组进行床边综合能力考核,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试验组进行在临床护理操作技术培训中应用同伴指导计划的认同度调查。结果试验组100%认同同伴指导计划在新入职护士临床护理操作技术培训中的应用能增强学习主动性、趣味性,以及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人文关怀能力;能提高自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增强自信心,减轻焦虑情绪;能和临床实际相结合,促进学以致用;使操作技能更加规范和熟练。干预后,试验组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总成绩及护理评估、护理计划、护理操作、护理评价、理论知识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同伴指导计划在新入职护士临床护理操作技术培训中的应用提高了新入职护士的操作技能及临床核心能力,有助于促进其角色适应,获得了新入职护士的认可。
郭金金刘淼
互动达标理论护理在无陪护病房早产儿臀红防治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互动达标理论护理在无陪护病房早产儿臀红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臀红的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实施King互动达标理论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3 d内两组臀红程度加重情况,并比较两组Ⅰ度和Ⅱ度臀红治愈时间和两组低层级护士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臀红加重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Ⅰ度和Ⅱ度臀红治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低层级护士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陪护病房运用King互动达标理论护理,能明显降低早产儿臀红发生率和缩短皮肤潮红及皮疹消退时间,提高低层级护士的思维判断能力和相关理论知识水平。
赵淑云任青宓秀菊郭金金刘艳芳
一例新生儿难治性细菌性脑膜炎的护理
2023年
本文报道一例新生儿难治性细菌性脑膜炎的护理,对患儿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取得较好的疗效。细菌性脑膜炎对患儿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可能会导致出现脑神经不可逆损伤、功能性障碍,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出现休克或死亡等。为预防患儿出现后遗症并进一步改善其预后效果,还需采取更安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尤其是新生儿难治性细菌性脑膜炎住院时间长,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需为患儿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开展正确有效的疼痛护理,并将疼痛护理贯穿到整个护理中,能有效缓解疼痛,促进患儿早期康复,对患儿后续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郭金金朱莉莉刘淼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
临床转化循证证据对规范化管理新生儿操作性疼痛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通过循证证据的临床转化,探索规范预防和干预新生儿操作性疼痛的方法,为新生儿减轻或消除生理与心理的不良影响提供帮助。方法选取聊城市人民医院儿科2022年1月1日—3月31日收治的6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预防与管理新生儿操作性疼痛干预实施前后分为对照组(2022年1月1日—2月14日)与试验组(2022年2月15日—3月31日),每组30例,均实施静脉留置针穿刺。对照组实施传统疼痛干预措施。试验组以《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procedural pain in the neonate:an update,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2016》《新生儿疼痛评估与镇痛管理专家共识(2020版)》作为预防与管理新生儿操作性疼痛的最佳循证证据,参照胡雁教授等提出的复旦循证护理实践途径,经过证据传播、证据应用和证据生成等环节进行临床循证证据的临床转化;同时将制定的新生儿镇痛管理方案及流程为依据进行留置针穿刺时开展规范化疼痛干预,使用汉化版婴儿疼痛行为指征量表(Chinese-behavior indicators of infant pain,C-BIIP)在干预前后进行疼痛评估。并对聊城市人民医院儿科病房35名护士开展循证证据临床转化前后对新生儿操作性疼痛相关知识认知度进行问卷调查,将所得数据经SPSS 22.0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1)疼痛干预前后效果评价对比,试验组留置针穿刺过程中2 min与留置针穿刺操作后1 min的疼痛评分分别为(6.00±0.87)分、(5.17±1.4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0±1.03)分、(1.80±1.42)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循证证据临床转化后35名护士对新生儿操作性疼痛相关知识中的新生儿疼痛认知、疼痛评估、疼痛干预等方面及总体认知度评分均高于转化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循证证据临床转化的实践过程可能帮助护士进一步规范预防和干预新生儿操作性疼痛,提升护士对新生儿操作性�
刘淼刘秀秀李亚楠郭金金杨春燕
关键词:循证实践预防干预新生儿操作性疼痛
早产患儿家庭对抚触疗法的认知和了解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调查婴儿抚触疗法在早产患儿家庭中的认知和了解情况,分析原因对策,从而提高家庭抚触的依从性. 方法:通过召开工休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调查早产患儿家庭100例,实施婴...
张明霞魏霞郭金金
关键词:早产儿家庭护理抚触疗法依从性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