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艾莉莉

作品数:4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泸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小儿
  • 2篇肺炎
  • 1篇氧化氮
  • 1篇药理
  • 1篇药理作用
  • 1篇药物敏感
  • 1篇药物敏感分析
  • 1篇药物敏感试验
  • 1篇一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浓度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肺炎
  • 1篇支原体
  • 1篇支原体感染
  • 1篇社区获得性
  • 1篇痰培养
  • 1篇体感
  • 1篇气管
  • 1篇球菌
  • 1篇热性惊厥

机构

  • 4篇泸州市人民医...

作者

  • 4篇艾莉莉
  • 3篇简国江
  • 2篇陈祥瑞
  • 1篇黄梅
  • 1篇潘庭荣
  • 1篇王琳

传媒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苯巴比妥药理作用及其治疗热性惊厥的效果评价被引量:23
2017年
目的探讨苯巴比妥的药理作用及其治疗热性惊厥的优势。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四川省泸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380例热性惊厥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90例,采用"苯巴比妥(i.m)+地西泮(i.v)"治疗;对照组190例,仅给予地西泮(i.v)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惊厥症状控制时间、脑神经因子水平、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68%(178/1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37%(147/190),χ~2=20.430,P<0.05;观察组的惊厥症状控制时间(11.30±2.45)明显少于对照组(15.02±4.50)min,t=10.008,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脑神经因子水平NSE(20.31±4.85)ng/m L、S-100β(0.14±0.03)μg/L、BDNF(6.71±1.48)μ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35±5.77)ng/m L、(0.23±0.05)μg/L、(10.98±3.25)μg/L,t值分别为14.703、21.276、16.404,均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10.53%)和复发次数(2.03±1.1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和(3.22±1.08)次,均P<0.05;不良反应方面,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苯巴比妥具有良好的镇静、抗惊厥、抗癫痫等药理作用,临床治疗热性惊厥疗效确切。
艾莉莉简国江
关键词:热性惊厥苯巴比妥疗效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7月该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80例为观察组及同期普通肺炎患者40例为对照组,对所有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其感染特点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流行接触史、年龄因素、居住环境、抗生素应用时间、低补体状态与季节是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独立性危险因素。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容易在秋冬季节出现,且表现为高热、阵发性咳嗽等症状,存在流行接触史,需要对其进行早期诊断与治疗。
艾莉莉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危险因素
社区获得性小儿支气管肺炎肺炎链球菌药物敏感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儿童社区获得性支气管肺炎肺炎链球菌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方法 4 208例确诊的支气管肺炎患儿,经鼻插入无菌吸痰管8-15cm,采用负压吸引器吸取呼吸道深部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并对分离株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培养肺炎链球菌157株;喹诺酮类敏感率大于95.0%;注射青霉素敏感率为92.4%;碳青霉烯类敏感率90.4%;大环内酯类耐药率大于75.0%;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达60.9%;脑膜炎、非脑膜炎型肺炎链球菌耐青霉素达30.1%以上。结论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小儿肺炎链球菌的耐药菌株增多,治疗难度增大,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是减少耐药性产生的重要措施。
简国江潘庭荣艾莉莉陈祥瑞黄梅
关键词:痰培养肺炎链球菌药物敏感试验
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在哮喘患儿病情控制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浓度与哮喘控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儿科门诊及住院的4岁以上哮喘患儿138例,均正规按照GINA方案进行治疗和规范化管理,入组时依据哮喘控制测试(ACT或c-ACT)结果,分为完全控制,部分控制,未控制三组,均进行FeNO水平测定。经治疗3个月后再进行FeNO水平测试及ACT或c-ACT测试,分析治疗前后FeNO及与病情控制间的统计学意义。结果完全控制组患儿治疗前后FeNO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控制组、未控制组治疗前后FeNO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患儿FeNO含量与病情控制间成负相关。结论 FeNO含量与儿童哮喘控制水平间存在相关性,与美国胸科学会及欧洲呼吸学会相符,可作为评价儿童哮喘控制水平的工具之一。
简国江王琳艾莉莉陈祥瑞
关键词:呼气一氧化氮哮喘哮喘控制测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