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娜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肾病
  • 2篇IGA肾病
  • 1篇蛋白
  • 1篇地西泮
  • 1篇心肺
  • 1篇心肺复苏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新生
  • 1篇氧合
  • 1篇氧合指数
  • 1篇移植物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判断
  • 1篇原发性
  • 1篇再次气管插管
  • 1篇人脐
  • 1篇人脐静脉
  • 1篇人脐静脉内皮...
  • 1篇生物标志
  • 1篇生物标志物

机构

  • 7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7篇徐娜
  • 5篇冯敏
  • 4篇郭铁
  • 4篇孙荣青
  • 4篇徐震亚
  • 2篇李宏宾
  • 2篇邢国兰
  • 2篇张颖
  • 2篇林新春
  • 1篇常薇
  • 1篇乔彬
  • 1篇常思远
  • 1篇赵高峰
  • 1篇李月霞
  • 1篇刘璐
  • 1篇刘刚
  • 1篇权松霞
  • 1篇胡瑞敏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2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口腔癌术后延迟拔除气管插管患者拔管时机评估及再次气管插管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气囊漏气试验联合呼吸训练器试验在评估口腔癌术后延迟拔除气管插管患者拔管时机中的作用,分析再次气管插管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收集口腔癌术后延迟拔除气管插管转入重症监护室(ICU)的患者,依据其在拔管前是否进行气囊漏气试验及应用简易呼吸训练器评估分为试验组(226例)和对照组(242例)。结果试验组自主呼吸试验次数为(1.50±0.53)次,对照组为(1.40±0.82)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77,P=0.116)。试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5.31%、再次气管插管率为1.77%、气管切开率为0.88%、ICU入住时间为(4.10±1.35)d、死亡率为0.44%,均低于对照组的15.70%、10.74%、9.50%、(7.42±5.31)d、3.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223,P<0.001;χ^2=15.687,P<0.001;χ^2=17.170,P<0.001;t=9.406,P<0.001;χ^2=5.080,P=0.024)。气囊漏气试验联合呼吸训练器试验在评估试验组口腔癌术后延迟拔除气管插管患者拔管时机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9.54%、62.50%。手术时间≥5 h、出血、大块皮瓣重建、气道周围水肿、术前行放疗导致周围局部解剖学变化或纤维化、肺部误吸是再次气管插管的危险因素(χ^2=166.992,P<0.001;χ^2=50.074,P<0.001;χ^2=75.447,P<0.001;χ^2=115.354,P<0.001;χ^2=22.127,P<0.001;χ^2=24.193,P<0.001)。再次气管插管组机械通气时间为(44.09±27.10)h、ICU入住时间为(11.59±5.60)d、死亡率为20.00%,均显著高于未再次气管插管组的(5.22±1.32)h、(5.00±1.73)d、0.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855,P<0.001;t=6.425,P<0.001;χ^2=55.537,P<0.001)。结论对于口腔癌术后延迟拔管患者,可采用气囊漏气试验及呼吸训练器试验评估患者气道梗阻情况及呼吸肌力量,准确掌握拔管时机。治疗过程中应当重视再次气管插管高风险患者,降低再次气管插管的风险,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徐震亚徐娜郭铁乔彬冯敏李月霞孙荣青
关键词:口腔癌气管插管
肺部B型超声扫描评分在肺移植受者术后原发性移植物功能不全评估中的应用
2021年
目的分析肺部B型超声扫描评分(LUS)检查在肺移植术后原发性移植物功能不全(PGD)受者病情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35例肺移植术后PGD受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受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术前24 h APACHE II评分、术后血流动力学参数、乳酸、呼吸参数。术后12 h、24 h、48 h和72 h行LUS,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LUS与氧合指数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别计算LUS对重度PGD的预测值、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单肺移植受者LUS与氧合指数呈负相关(r=-0.536,P<0.01),双肺移植受者LUS与氧合指数呈负相关(r=-0.518,P<0.01);分析LUS ROC曲线下面积得出,单肺移植受者重度PGD的LUS预测值为7.0分,其敏感度86.7%,特异度为72.1%,双肺移植受者重度PGD的LUS预测值为13.0分,其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60.0%。结论肺部B型超声扫描检查简单易行,LUS可以评估肺移植术后PGD受者病情,具有较高的效价。
李秋月常思远赵高峰常薇刘刚李高飞徐娜陈静瑜冯敏
关键词:肺移植氧合指数
尿C5a在IgA肾病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尿C5a在IgA肾病(IgAnephropathy,IgAN)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经肾活检组织病理确诊IgAN患者153例(IgAN组),按照Lee氏病理分级分为5个亚组(I-V组);以38例狼疮性肾炎为阳性对照(狼疮组),28例体检健康者为阴性对照(健康组)。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尿C5a水平,分析IgAN组患者尿C5a水平与各临床指标、病理分级及预后的关系。结果IgAN组尿C5a[(2.34±2.27)μg/L]明显高于狼疮组[(1.65±0.88)μg/L]和健康组[(0.15±0.09)μg/L](P〈0.05),且IgAN各亚组(I~V组)尿C5a水平[(1.29±0.98)、(1.66±1.33)、(1.89±1.40)、(3.35±3.06)、(5.75±2.96)μg/L]随IgAN病理分级增加而升高(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IgAN患者尿C5a与血肌酐(r=0.515,P=0.000)、估测肾小球滤过率(r=0.295,P=0.005)、尿蛋白(r=0.299,P=0.001)明显相关;以尿C5a均值(1.47μg/L)作为分界点,将IgAN患者分为低水平组(78例)和高水平组(76例),随访期间2组分别有1例和10例进入终点事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高水平组肾脏生存率低于低水平组(P〈0.01),Cox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尿C5a是IgAN患者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95%CI:3.517-48.204)。结论尿C5a水平与IgAN疾病损伤严重程度相关,高水平尿CSa提示IgAN预后不良。
徐娜张颖刘璐林新春权松霞邢国兰
关键词:IGA肾病补体C5A生物标志物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老年小鼠的脑转录组分析
2020年
目的分析老年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小鼠与成年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小鼠基因表达的差异。方法对GEO数据库中数据集GSE3253进GEO2R基因表达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使用DAVID在线工具分别对上调和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和KEGG通路的富集分析;使用STRING在线工具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蛋白互作网络构建。结果通过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共筛选到305个DEGs,其中上调DEGs为157个,下调DEGs为148个。通过GO富集分析,在BP分类中上调的DEGs富集到13个BPs,集中在细胞的分化、发育以及对应激的反应等,下调的DEGs富集到11个BPs,集中在离子转运、凋亡的调控、对脂多糖的反应等。在CC分类中,上调的DEGs富集到3个CCs,集中在细胞质、胞外区域,下调的DEGs富集到6个CCs,集中在胞核、胞膜和胞外区域。在MF分类中,上调的DEGs富集到3个MFs,集中在代谢相关的功能,下调的DEGs富集到8个MFs,集中离子通道活性、激素活性相关功能。通过KEGG通路富集分析,上调的DEGs富集到4个通路,包括mmu05218:Melanoma(P=0.02);mmu04015:Rap1 signaling pathway(P=0.03);mmu04014:Ras signaling pathway(P=0.04);mmu05200:Pathways in cancer(P=0.04)。下调的DEGs富集到3个通路,包括mmu05032:Morphine addiction(P=0.01);mmu04060:Cytokine-cytokine receptor interaction(P=0.03);mmu04721:Synaptic vesicle cycle(P=0.04)。通过PPI蛋白互作分析发现两个主要的蛋白互作网络,Gngt1、Sucnr1、Bdkrb2、Exo1、Cdk1是这两个互作网络中的关键基因。结论炎症和血脑屏障的破坏在老年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发病中起关键作用,Gngt1、Sucnr1、Bdkrb2、Exo1、Cdk1基因可能在老年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徐震亚郭铁徐娜李宏宾冯敏孙荣青
关键词:脓毒症转录组生物信息学分析
膜性肾病伴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比较膜性肾病伴IgA肾病与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膜性肾病伴IgA肾病患者28例(观察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28例(对照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合并血尿比例,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肌酐、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抗磷脂酶A_2受体(phosphoIipase A_2 receptors,PLA_2R)抗体水平及肾小球滤过率,肾上腺皮质激素类、免疫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onⅡreceptor bIocker,AR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应用情况及达到完全缓解所用时间。结果观察组年龄[(40.22±9.84)岁]、病程[(2.00(0.55,5.50))个月]、男性比例(71.4%)、合并高血压比例(25.0%)、血清肌酐[(59.26±18.84)μmoI/L]、血清三酰甘油[(2.94±1.56)mmol/L]、估算肾小球滤过率[(110.66±10.97)mL/(min·1.73m^2)]与对照组[(42.78±8.74)岁、1.00(0.67,3.50)个月、57.1%、42.9%、(63.07±15.07)μmol/L、(2.81±1.21)mmol/L、(111.38±9.40)mL/(min·1.73m^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h尿蛋白定量[3.46(1.69,5.97)g]、血清PLA_2R抗体水平[21.30(4.00,60.90)u/mL]、血清胆固醇水平[(6.80±2.01)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4.81(3.66,6.94)g、86.60(43.80,219.50)u/mL、(7.98±2.94)mmol/L](P<0.05),血清白蛋白[(28.89±7.64)g/L]、合并血尿比例(64.3%)高于对照组[(24.00±3.80)g/L、32.1%](P<0.05);观察组除系膜区IgA沉积且伴有系膜细胞及基质增多外,余病理特点与对照组相同;2组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免疫抑制剂、ARB及ACEI类药物应用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达到完全缓解各24例,观察组达到完全缓解所用时间[6.0(4.0,8.0)个月]较对照组[11.0(8.0,14.0)]短(P<0.05)。结论膜性肾病伴IgA肾病兼具膜性肾病和IgA肾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对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及免疫抑制剂反应较好,达到完全缓解时间较特发性膜性肾病短。
林新春张颖胡瑞敏徐娜邢国兰
关键词:特发性膜性肾病膜性肾病IGA肾病
核纤层蛋白B2通过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3调控内皮细胞血管新生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核纤层蛋白B2(LMNB2)在血管内皮细胞介导的血管新生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方式。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购自美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ATCC)。利用LMNB2的短发夹RNA(shRNA)质粒在HUVEC细胞中下调LMNB2的表达,检测对内皮细胞体外成管的影响,统计单视野管状结构长度及节点数目;通过噻唑蓝(MTT)、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及划痕实验检测LMNB2对内皮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增殖及迁移相关标志物,包括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及MMP-9的表达;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3(CDCA3)的mRNA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及CHIP实验检测LMNB2对CDCA3的调控作用。采用Student’s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在HUVEC细胞中,下调LMNB2会抑制内皮细胞血管新生,单视野平均管状结构总长由(6.45±0.63) mm下降至(2.61±0.52) mm,下降59.5%(t=4.709,P<0.01),节点数量下降由单视野的(14.75±1.25)个下降为(7.75±0.48)个,下降57.5%(t=5.230,P<0.01);LMNB2的敲低会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与迁移,伤口愈合率下降25%(t=4.541,P<0.05),且Ki-67、PCNA、MMP-2及MMP-9表达均显著降低;在HUVEC细胞中,LMNB2结合CDCA3启动子位点,促进CDCA3的转录。回复实验证实下调LMNB2后过表达CDCA3会回复由LMNB2缺失导致的增殖及血管新生缺陷。结论 LMNB2可调控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并通过调控CDCA3的表达调控血管新生。
徐震亚郭铁徐娜冯敏孙荣青
关键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新生
心肺复苏过程中早期应用地西泮的脑保护作用研究
2020年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过程中早期静脉推注地西泮对脑功能保护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01—2019-12的住院患者中给予心肺复苏后转入外科ICU且存活超过72 h的患者16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美国心脏病学会(AHA)制定的心肺复苏指南进行基础心肺复苏及高级心肺复苏。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心肺复苏开始后,静脉推注肾上腺素前或同时推注10 mg地西泮,若复苏时间超过15 min,可再次推注10 mg地西泮。统计分析2组之间72 h GCS(E+M)评分,30 d或出院时可预计的GOS评分,复苏后72 h内有无癫痫、高热、肾损伤,24 h内的APACHEⅡ评分,复苏成功后乳酸值及6 h乳酸清除率,机械通气时间等有无差异。结果2组患者临床基本信息无明显差异,72 h GCS评分、72 h内癫痫发生率、24 h内APACHEⅡ评分、6 h乳酸清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d GO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地西泮应用是72 h GCS评分的保护因素。结论心肺复苏过程中早期使用地西泮,有利于改善患者72 h的GCS评分,可能具有脑功能保护作用,但对最终GOS评分无明显改善。
徐震亚郭铁徐娜李宏宾冯敏孙荣青
关键词:心肺复苏地西泮脑保护GCS评分GOS评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