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微

作品数:8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北航天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新生儿
  • 2篇早产
  • 2篇早产儿
  • 2篇疗效
  • 2篇肺炎
  • 2篇产儿
  • 1篇蛋白
  • 1篇电图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氧分压
  • 1篇新生儿肺炎
  • 1篇新生儿黄疸
  • 1篇新生儿咽下综...
  • 1篇咽下综合征
  • 1篇羊水
  • 1篇羊水粪染
  • 1篇氧分压
  • 1篇营养支持
  • 1篇早产儿脑损伤
  • 1篇照射

机构

  • 6篇湖北航天医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6篇汪微
  • 2篇汪细晶
  • 1篇刘洪全
  • 1篇杨苹
  • 1篇陈燕

传媒

  • 1篇智慧健康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原因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分析51例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患儿的致病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选择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患儿51例,给予洗胃及静脉补液治疗,分析其患病原因、治疗结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51例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致病原因百分比从高至低依次为羊水粪染、难产及胎膜早破,其中51.0%患儿是由羊水粪染造成,39.2%因难产造成,9.8%因胎膜早破造成。所有患儿经洗胃、静脉补液后均治愈,其中38例患儿24h内临床痊愈且未见呕吐,占74.5%;13例患儿治疗48h后恢复正常未见呕吐,占比25.5%。51例患儿均未发生低血糖,其中9例患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经光疗后黄疸消退。结论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致病原因由高至低依次为羊水粪染、难产、胎膜早破,洗胃及静脉补液治疗效果显著,治疗时需避免低血糖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汪微
关键词: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羊水粪染难产胎膜早破
早期应用微生态制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观察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微生态制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125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9例,选用常规蓝光照射;实验组6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早期应用微生态制剂。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新生儿黄疸有效率(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86.44%),实验组黄疸减退时间平均为(38.13±3.91)h,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97±4.56)h,实验组治疗72 h后经皮胆红素较治疗前下降,平均为(138.26±30.15)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虽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微生态制剂联合蓝光照射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效果显著,黄疸减退速度快,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积极在临床推广应用。
汪细晶汪微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22例临床分析
进一步加强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本文对2006年1月至2009年5月确诊的12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发病年龄多为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临床以发热和刺激性干咳为主要表现,早期阳...
刘洪全杨苹汪微
无创呼吸机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对比两种治疗方法,传统常规治疗与无创呼吸机新辅助治疗即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在治疗新生儿肺炎方面的效果。方法搜集我院新生儿病房2017年1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20例肺炎小婴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增加鼻导管吸氧或面罩吸氧,实验组增加CPAP。将20例患儿通过统计软件分析并且比较两组动脉血氧分压恢复时间,呼吸频率恢复,喘憋缓解、啰音消失时间、胸片恢复时间的差别。若P<0.05,则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患儿除胸片吸收时间的P>0.05外,其他四项数据实验组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CPAP可缩短血氧分压恢复时间,啰音消失、呼吸频率恢复,喘憋缓解减轻时间,在症状与体征的减轻和缓解方面有积极作用。但对胸片吸收速度并没有大的效果,对总的疗程影响不明显。
汪微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无创呼吸机动脉氧分压
早期应用不同剂量氨基酸对早产儿进行营养支持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高、中、低剂量的氨基酸对早产儿进行营养支持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早产儿9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各33例。3组患儿均在出生24 h内给予氨基酸注射液,ivgtt,其中高剂量组患儿给予3 g/(kg·d),中剂量组患儿给予2 g/(kg·d),低剂量组患儿给予1 g/(kg·d),均逐日增加0.5 g/(kg·d),预期峰值分别为3.5、3.5和3 g/(kg·d)。3组患儿疗程均为28 d。观察3组患儿的健康指标、肾功能指标和血液指标;记录3组患儿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高、低剂量组各脱落2例,高剂量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体质量增至2 500 g的时间和体质量下降率等明显短/低于中、低剂量组,中剂量组明显短/低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患儿的肌酐、血剩余碱和血清总胆红素等明显高于中、低剂量组,中剂量组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例次(11例次)明显低于中剂量组(20例次)和低剂量组(26例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早期高剂量的氨基酸静脉营养支持对早产儿营养状态及健康体质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且耐受性良好,安全性较好。
汪细晶汪微
关键词:早产儿静脉营养近期疗效耐受
振幅整合脑电图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在早产儿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观察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 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在早产儿脑损伤(premature infant brain injury,BIP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湖北航天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早产儿脑损伤患儿75例,设为观察组,并取同时期75例正常新生儿设为对照组,均行aEEG及hsCRP水平监测。对比两组患儿脑电图背景活动、电压连续性、睡眠-觉醒周期,发生惊厥癫痫情况等差异,同时比较两组患儿hsCRP的水平情况。最后从联合检测方面探讨aEEG和hsCRP对BIPI患儿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观察组患儿的aEEG背景活动、电压连续性、睡眠-觉醒周期,发生惊厥癫痫情况等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sCRP正常率相比对照组更低(P<0.05)。aEEG和hsCRP联合检测可有效地提高诊断的特异性。结论:aEEG及hsCRP对于早期发现BIPI患儿脑损伤有着重要的诊断价值,二者联合检查可显著提升BIPI临床诊断效果。
汪微陈燕
关键词:振幅整合脑电图早产儿脑损伤超敏C-反应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