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华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空军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军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军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4篇无人机
  • 3篇飞行
  • 2篇无人机飞行
  • 2篇航迹
  • 2篇航迹规划
  • 1篇动目标
  • 1篇信息技术
  • 1篇遗传算法
  • 1篇云计算
  • 1篇三维建模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网络学习
  • 1篇网络学习平台
  • 1篇无人机作战
  • 1篇相撞
  • 1篇量子遗传
  • 1篇量子遗传算法
  • 1篇目标区
  • 1篇空管

机构

  • 6篇空军工程大学

作者

  • 6篇沈华
  • 5篇陈金良
  • 3篇李寰宇
  • 2篇张建峰
  • 1篇郭方月

传媒

  • 3篇计算机仿真
  • 1篇指挥信息系统...
  • 1篇中国教育信息...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云计算的网络学习平台建设问题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而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对基于云计算的网络学习平台建设问题开展研究,对云计算网络学习平台建设所涉及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从平台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云计算学习平台的架构规划设计、云计算平台的信息安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详细论述,为基于云计算的网络学习平台的具体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王婧李寰宇沈华宋鹏程
关键词:云计算网络学习平台信息技术
无人机飞行紧急避撞目标区检测仿真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研究三维空间中无人机飞行紧急避撞目标区检测问题,可提高无人机飞行安全水平。当前的飞行避撞目标区静态检测方法对空域利用不足,而动态检测方法只是在水平面内进行理论推导验证而致使实用性较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无人机三维空间机动轨迹的紧急避撞目标区检测方法,根据无人机自身的机动能力,采用航空器质点动力学与运动学方程,解算出三维空间中无人机机动轨迹。结合入侵机飞行信息构建两机距离函数,并检测出避撞成功时入侵机距无人机的最近位置,建立避撞目标区包络。仿真计算结果表明了改进方法的有效性,提高了空域利用率,同时具有较高实用性。
周志靖陈金良沈华郭方月
关键词:无人机
混合空域中无人机飞行防相撞技术被引量:4
2016年
无人机混合空域中防相撞技术是无人机飞出隔离空域、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关键所在。首先,分析了无人机在混合空域中防相撞需求;其次,提出了无人机防相撞系统框架,列举分析了无人机防相撞的关键技术;然后,基于当前技术水平,从概念上设计了混合空域中无人机防相撞运行机制,从管制角度提高无人机防相撞能力;最后,总结了未来无人机防相撞的发展情况。
沈华陈金良周志靖张建峰
关键词:无人机航空管制
无人机作战对目标点的航迹规划方法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针对无人机(UAV)对目标点航迹规划时如何快速精确的找到一条最优航迹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Voronoi图与混沌鱼群算法的无人机航迹规划方法。首先根据已探知作战环境中的威胁源及其威胁半径构建Voronoi图,设定进入点和目标点。然后根据威胁半径优化Voronoi图中的航迹和航迹节点,建立无人机搜索航迹的集合空间。针对Voronoi图中的航迹节点不能直接编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航迹节点识别矩阵的方法。最后综合考虑混沌搜索的遍历性和鱼群算法的并行性等优点,利用混沌鱼群算法实现无人机最优航迹的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航迹规划方法能够有效找出最优航迹,得到的航迹规划路径精确,同时,相比较传统鱼群算法,利用混沌鱼群算法进行搜索,过程更加稳定。
沈华陈金良周志靖李寰宇
关键词:无人机航迹规划
一种面向动目标规避的无人机航迹规划方法
复杂环境下的无人机航迹规划问题,尤其是存在移动威胁目标下的无人机航迹规划问题是当前无人机领域中的一个研究难点,其相关技术是实现无人机智能感知规避的重要技术基础。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动目标威胁下无人机航迹规划中的安全性和实时性...
沈华陈金良李寰宇周志靖
关键词:无人机航迹规划三维建模
文献传递
空中交通航空飞行流量优化预测仿真被引量:6
2016年
飞行流量预测是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预测精度直接影响着管理活动的效率。传统的以BP神经网络算法为主的人工智能预测方法对初始参数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致使预测精度不高。基于量子遗传优化BP神经网络的流量预测模型是运用量子遗传算法求解出BP神经网络的最佳初始权值与阈值,可用修正算法的缺陷从而训练出更优秀的BP网络以提高预测模型的精度。通过对A461航路上BUBDA强制报告点624个小时段过点飞行流量历史数值进行计算,并与BP神经网络模型和遗传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运用基于量子遗传优化BP神经网络流量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分别比前两者高出7%和2%,具有更高适用性。
周志靖陈金良沈华张建峰
关键词:飞行流量量子遗传算法神经网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