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丽昕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长春市妇产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新生儿
  • 2篇梅毒
  • 1篇低出生体重
  • 1篇低出生体重儿
  • 1篇新生儿护理
  • 1篇置管
  • 1篇置管术
  • 1篇妊娠
  • 1篇妊娠合并
  • 1篇死胎
  • 1篇中心静脉
  • 1篇中心静脉置管
  • 1篇中心静脉置管...
  • 1篇外周
  • 1篇外周中心
  • 1篇外周中心静脉
  • 1篇外周中心静脉...
  • 1篇外周中心静脉...
  • 1篇流产
  • 1篇梅毒患者

机构

  • 4篇长春市妇产医...
  • 2篇吉林大学
  • 2篇嘉兴市第二医...
  • 1篇吉林市中心医...
  • 1篇吉林省妇幼保...
  • 1篇辽源市妇婴医...
  • 1篇公主岭市妇幼...

作者

  • 4篇孙丽昕
  • 1篇李春艳
  • 1篇常天娇
  • 1篇孙智勇
  • 1篇苑晶慧
  • 1篇孙秀红
  • 1篇徐健
  • 1篇王霞
  • 1篇李敏
  • 1篇刘莹

传媒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国际流行病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新生儿护理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探讨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分析新生儿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探讨其预防措施,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方法对该院新生儿科2016年1月1日—2016年6月30日收治的476例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新生儿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探讨其预防措施。结果新生儿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主要有新生儿因素、护理人员因素、管理制度因素、新生儿家属因素、环境因素5个方面。结论充分评估新生儿的状态、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完善新生儿护理管理体制、加强对新生儿家属健康教育、改善新生儿病房环境以防范新生儿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孙丽昕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
梅毒产妇分娩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了解长春市妇产医院2013—2017年梅毒产妇分娩低出生体重儿的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减少梅毒感染产妇分娩低体重儿及改善母婴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长春市妇产医院产科2013—2017年收治的271例梅毒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梅毒产妇分娩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因素。结果住院梅毒产妇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为14.76%(40/271),各年度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74,P=0.150)。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胎膜早破(OR=4.021,95%CI:1.387~11.658)、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抗体(RPR)滴度>1∶8(OR=5.940,95%CI:2.311~15.269)、载脂蛋白A1<1.2 g/L(OR=1.230,95%CI:1.109~1.398)、C-反应蛋白>10 mg/L(OR=1.046,95%CI:1.020~1.072)、单核细胞比率>0.08%(OR=1.646,95%CI:1.535~1.950)是梅毒产妇的危险因素。结论梅毒产妇分娩低出生体重儿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孕期梅毒筛查、及时规范的抗梅毒治疗降低RPR滴度和预防胎膜早破的发生对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黄世斌盛健徐思琪闵晴晴张向怡孙丽昕
关键词:梅毒产妇低出生体重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对流产及死胎发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选取2013—2017年长春市妇产医院收治的妊娠合并梅毒产妇流产及死胎发生趋势,分析梅毒产妇流产及死胎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减少梅毒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以及提升出生人口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于长春市妇产医院住院发生妊娠结局的271例梅毒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病历信息系统收集患者的病例信息资料,统计指标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孕产史、孕期情况、抗梅毒治疗情况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运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探讨近五年长春市妇产医院梅毒产妇流产及死胎发生趋势,并依据妊娠结局将研究对象分为流产及死胎组和活产儿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与梅毒产妇流产及死胎发生的关系和危险性。结果2013—2017年长春市妇产医院住院梅毒产妇共发生41例流产或死胎,发生率从2013年的21.43%下降至2017年的3.64%,发生率呈下降趋势(χ^(2)=19.491,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梅毒产妇流产和死胎的发生与梅毒血清滴度试验(rapid plasma responsiveness test,RPR)滴度、年龄、抗梅毒治疗、孕期脐带缠绕和血清球蛋白等指标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高RPR滴度(OR=3.97;95%CI:1.71~9.22)是梅毒产妇流产和死胎发生的危险因素,高血清总胆固醇(OR=0.68;95%CI:0.47~0.99)、高血清钾(OR=0.13;95%CI:0.04~0.45)、高血清甘油三酯(OR=0.55;95%CI:0.37~0.81)、高血清载脂蛋白A1(OR=0.25;95%CI:0.09~0.76)是梅毒产妇流产或死胎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长春市妇产医院梅毒产妇流产或死胎发生率虽逐年降低,但发生率均较高,需引起重视;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着梅毒产妇流产及死胎的发生,加强孕期梅毒筛查,针对梅毒孕妇进行及时、规范的抗梅毒治疗,有效降低血清RPR滴度对预防流产和死胎具有重要意义。
盛健吕亚慧王太君孙丽昕
关键词:梅毒流产死胎
新生儿超声引导下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的多中心研究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6月5家合作医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进行PICC置管的新生儿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超声引导下进行PICC置管,对照组患儿采用盲穿法进行PICC置管。比较两组患儿置管留置时间、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穿刺至成功的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超声实时引导下进行PICC置管能提高置管成功率,可有效解决传统盲穿法进行置管困难的问题,减少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为操作者置管提供了极大便利。同时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
徐健苑晶慧孙秀红王玉慧孙丽昕李春艳常天娇王霞刘莹李敏齐今玉孙智勇
关键词:新生儿超声引导中心静脉置管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