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伟功

作品数:29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哲学宗教
  • 6篇政治法律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道德
  • 6篇哲学
  • 6篇法律
  • 5篇建设性后现代
  • 4篇思维
  • 4篇主义
  • 4篇伦理
  • 3篇生态
  • 3篇生态文明
  • 3篇视域
  • 3篇现象学
  • 3篇教育
  • 3篇建设性后现代...
  • 3篇过程哲学
  • 2篇道德价值
  • 2篇有机哲学
  • 2篇舍勒
  • 2篇伦理学
  • 2篇过程思维
  • 2篇哈贝马斯

机构

  • 14篇北京第二外国...
  • 10篇北京第二外国...
  • 5篇中国人民大学
  • 3篇中国政法大学
  • 2篇太原师范学院
  • 1篇国际关系学院
  • 1篇北京外国语大...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北京建筑大学

作者

  • 28篇陈伟功
  • 2篇王林义
  • 2篇杨富斌
  • 2篇郑承军
  • 1篇续建荣

传媒

  • 3篇贵州警官职业...
  • 2篇求是学刊
  • 2篇江苏社会科学
  • 2篇唐都学刊
  • 1篇马克思主义与...
  • 1篇教育理论与实...
  • 1篇新东方
  • 1篇法学杂志
  • 1篇齐鲁学刊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上饶师范学院...
  • 1篇马克思主义研...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湛江师范学院...
  • 1篇世界哲学
  • 1篇太原师范学院...
  • 1篇逻辑学研究
  • 1篇河南财经政法...
  • 1篇跨文化研究
  • 1篇贵州警察学院...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05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视域中的法律逻辑被引量:2
2013年
随着以怀特海的过程思想、有机哲学为基础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思想对诸多学术领域的深度影响,在这种视域中研究法律逻辑似乎也具有了可能性。随着非形式逻辑、论证理论、法律方法以及司法实践等相关研究的发展,这种研究也具有了必要性。在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视域中,法律逻辑应当是开放的、具体的、非中立和不确定的,这显然与现代性视域中的法律逻辑不完全一致。然而,前者并非对后者的逆反、对抗或颠覆,恰恰相反,前者的理论旨趣在于对后者的包容、摄入与超越。如果说后者追求的价值目标是真和善(正义),那么,前者则在此基础上追求美与和谐。这种观点并非仅仅是人为的预制,更有其内在发展的逻辑。
陈伟功
关键词:有机哲学法律思维
论道德动机——过程哲学如何为道德动机提供根据
2017年
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可以为道德实在论提供辩护,能为道德动机提供根据,从而为解决现代道德理论危机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怀特海认为,道德动机源于对自然伟力的尊崇,道德责任的根据在于对自由的感受,道德动机以世界观为基础。要把人作为自然界、世界的一部分,研究这种高级机体的价值感受机制,融合科学、道德、美学和宗教等各种经验直觉,建构、形成我们的有机世界观。
陈伟功陈灼灼
关键词:过程哲学伦理学宇宙论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历史溯源与当代阐释被引量:10
2020年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有关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总体上把握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重要论述,同时对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进行历史溯源,既是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领域,也是广大文艺工作者从事文艺创作实践的迫切需求。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创作中的反映论、人民中心论、现实主义原则和价值论思想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主要内容,习近平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视阈和时代高度,对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作了高屋建瓴的概括和提升,并进行了新的理论阐释,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郑承军陈伟功
关键词:文化自信
过程哲学与系统管理被引量:5
2014年
当今的系统管理理论与实践正面临着严峻挑战:理论与实践隔离,系统管理并不"系统",而西方系统哲学本身并不足以为其提供所需基础。这种基础可由中国传统哲学和建设性后现代过程哲学来提供:中国传统哲学富有系统思想、思维智慧,而过程哲学是西方系统思想中最重要的资源。只有植根于过程哲学和中国传统思想,系统管理理论才能产生作用。
菲利普.克莱顿陈伟功
关键词:过程思维管理理论建设性后现代中国哲学
《曾国藩家书》伦理思想研究
陈伟功
关键词:曾国藩家书
试论行动交往理论中的学习问题
2012年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基本概念的提出,开创了党建研究领域新的论题及论证方法。"学习"是哈贝马斯"行动交往理论"核心概念之一,可以将其视为"交往理性"的同义词。从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本质来看,人也是一种"学习"的存在,正处于生成过程中;人们在生活中学习,这样既可以避免独断论、主观主义,又可以避免价值相对主义甚至虚无主义,从而为解决当前社会上的一些重要问题提供新思路。
陈伟功
关键词:哈贝马斯交往理性行政权力
论价值权衡论证的道德根据
2020年
在法律推理中,直觉先于理性思维。直觉感受到的价值以及价值秩序构成了法律推理的前设和基础,理性思维的功能则在于对这些前设进行证实或证伪。价值以及价值秩序是一种现实存在,具有客观实在性和普遍性、一般性,因而能够成为法律推理和法律论证的基础。这个基础构成了法律权衡论证的道德根据,这个理论框架在法律实践中有助于实现法律正义。
陈灼灼陈伟功
关键词:现象学法律论证道德哲学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视域中的法治思维
2014年
法治思维是一个变化生成中的观念,具有开放的结构,任何定义都难以描述其全部内涵,但它毕竟具有一般的、普遍的意义。对法律的信仰、对权力的限制、对权利的保护、对生存的规范、对生态的呵护等应当是法治思维的核心内涵;形式程序思维、彰显实质正义、更新具体秩序等应当是法治思维养成的途径。在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视域中,法治思维随着传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发展,因此,中国必然拥有中国式的法治思维,不能以西方法治思维的模式作为其标准。
陈伟功
关键词:有机哲学法律思维
海德格尔与舍勒关于价值的思想交锋
2021年
在其论及价值的文字中,海德格尔表现出一种消解"价值"的印象。其实,海德格尔关于价值是物的现成的规定性、价值是"起作用"的理解,以及对道德善恶的阐释,仅仅关涉事物价值,他并没有在价值的丰富性方面继续进行思考。海德格尔是在最广泛、最深刻、最原初的意义上讨论存在的,在他那里,存在已不是物之存在,更不是物的价值之存在。相比较而言,与海德格尔的个人关系及其思想关联都很密切的舍勒,对价值本质的独特性、价值类型的丰富性以及价值比较的级序性等等进行了充分的揭示。对二人关于价值的思想交锋进行重构,也许可以对海德格尔消解"价值"的误解构成一种"消解",即,海德格尔并没有完全或坚决地消解"价值",他只是反对说"价值之在"而已。
张守连陈伟功
关键词:现象学
教育正义简论——从罗尔斯的《正义论》看我国当前的教育被引量:10
2005年
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提出: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是正义。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中存在许多不够正义和平等的部分,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使我国的教育更趋向于正义。
王林义陈伟功
关键词:教育正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