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质子泵抑制剂和H_2受体阻滞剂预防应激性溃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系统评价进行再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e、中国知网(CNKI)、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万方医学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6年5月。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使用AMSTAR量表评价所纳入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Grade系统评价结局指标的证据质量,提取原始研究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学质量评分>7分者仅占41.86%;对21个单个结局指标分别进行质量评价,14个(67.77%)的证据质量均为低或极低。对36个研究(3 820例)数据进行再分析,PPI在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临床大出血和显性出血方面优于H_2RA(P<0.001),但是在肺炎发生率、死亡率和ICU住院天数方面,PPI和H_2R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I预防ICU的危重患者的应激性溃疡出血优于H_2RA,但原始研究质量不高,仍需后续更多的高质量、结局指标设计全面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对比国内外预防应激性溃疡指南的异同,并评价各指南的方法学质量。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CBM、VIP、CNKI、万方,同时检索NGC、GIN和NICE网站,检索期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5月。纳入公开发表的预防应激性溃疡相关的临床指南。对比各指南中应激性溃疡的危险因素、推荐药物、停药时机和药物安全性,并分别从收集、分析和形成指南推荐意见三方面评价指南的方法学质量。结果纳入9个指南,均认为预防应激性溃疡应仅限于有高危因素的危重患者,首选药为PPI或H2RA,停药时机尚无高级别推荐意见,预防用药可能增加肺炎等不良事件的风险。在指南方法学方面,9个指南制定过程均无患者代表参与,只有3个指南详细描述了指南制定机构和利益冲突,4个指南列出指南制定团队具体名单;所有指南均未制作新的系统评价,但2个指南引用了足够的系统评价,4个指南的证据强度和推荐意见分级有关联性。结论目前国内外应激性溃疡相关指南整体质量不高,从制作证据到用于推荐意见的指南制定全过程仍有诸多不严谨、有待改进之处。此外,今后制定指南还应纳入目前最新的研究证据(特别是经济学研究)并考虑到预防用药可能带来的不良事件。
目的分析多重用药的老年细菌性肺炎住院患者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住院的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情况,采用Naranjo评定法评价药物与ADR之间的关联性,采用《不良事件通用术语评价标准》(5.0版)对ADR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运用向后选择法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4967例老年细菌性肺炎住院患者中有385名患者发生464例次ADR,发生率为7.75%。ADR类型主要分布在胃肠系统(40.52%)、循环系统(14.44%)及肝功能损伤(12.28%)等。ADR共涉及相关药物671例次,主要为抗感染药物(63.79%)、抗凝药(6.56%)和抗血小板药物(6.41%)。ADR严重程度主要为1级(30.17%)和2级(59.9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住院天数、用药种数、药物过敏史、女性患者、脑血管疾病和结缔组织病会增加患者发生ADR的风险。结论通过分析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发生ADR的危险因素,提示临床应加强对高风险患者ADR的监护与管理,为未来进一步开发老年细菌性肺炎住院患者ADR风险预测模型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