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玲

作品数:9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篇细胞
  • 3篇凋亡
  • 3篇转录
  • 3篇核因子
  • 3篇
  • 3篇BRN-3A
  • 3篇醋酸铅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表达
  • 2篇神经细胞
  • 2篇仔鼠
  • 2篇海马
  • 2篇NRF2
  • 2篇PC12细胞
  • 2篇SH-SY5...
  • 1篇凋亡作用
  • 1篇毒理
  • 1篇毒性
  • 1篇血红素加氧酶
  • 1篇血红素加氧酶...

机构

  • 9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9篇吕玲
  • 9篇陈军
  • 5篇陈学敏
  • 4篇常薇
  • 4篇祝卫国
  • 2篇陈秋生
  • 2篇谢虹
  • 2篇李芬
  • 2篇叶昉
  • 2篇荣静
  • 2篇李平
  • 1篇包巍

传媒

  • 3篇卫生研究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铅暴露母体的仔鼠脑组织Brn-3a mRNA转录水平变化
2008年
目的研究铅暴露母体的仔鼠脑组织中POU域蛋白Brn-3a mRNA转录的情况。方法雌性大鼠自妊娠第15天开始经饮水染铅(2.0 g/L,对照组饮蒸馏水)至仔鼠出生后21 d断乳为止。随机取各组仔鼠断头,制作冰冻切片,采用原位杂交检测Brn-3a mRN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大脑皮层和海马部位可见Brn-3a mRNA平均灰度值升高(P<0.05),表明mRNA的表达量减弱,而小脑部位未见明显变化(P>0.05)。海马部位还可见阳性面积比下降有显著性(P<0.01)。结论不同脑区,Brn-3a基因转录水平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提示铅可能干扰了Brn-3a的正常表达模式,并由此影响神经元的正常分化。
常薇谢虹吕玲陈军祝卫国陈学敏
关键词:BRN-3A神经毒理
核因子-κB、p53及Bcl-2在铅诱导PC1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p53及Bcl-2在铅诱导PC1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流式细胞术、RT-PCR、Western Blot的方法分析NFκ-B、p53、Bcl-2基因的表达情况,研究醋酸铅诱导PC12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理。结果PC12细胞经不同浓度醋酸铅(100、200和400μmol/L)处理24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凋亡率(n=3),铅组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改变呈剂量依赖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RT-PCR结果显示NFκ-B p65 mRNA、p53 mRNA转录水平随铅剂量升高而升高(P<0.05),两基因表达的改变呈剂量依赖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表明随着铅浓度的增加,Bcl-2蛋白表达逐渐降低。结论铅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这种效应可能与增强NFκ-B及p53基因的活性、降低Bcl-2基因的活性有关。
荣静常薇吕玲陈军
关键词:醋酸铅PCI2细胞凋亡
铅对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生长和Oct-2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4
2004年
目的 探讨铅对海马神经细胞生长发育和对Ⅱ型POU域蛋白Oct 2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海马神经细胞体外培养建立细胞模型 ,醋酸铅的染毒浓度分别为 10 -1、10 0 、10 1、10 2 、10 3μmol/L ,对照组给予等量培养液。染毒后 2 4h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的标志物神经丝 (NF)和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质 (GFAP)以及Oct 2蛋白的表达。结果 10 μmol/L及 以上浓度醋酸铅组海马神经细胞胞体减小、轴突突起长度和细胞间连接减少。GFAP免疫组化结果发现1μmol/L醋酸铅即可使GFAP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 ,1μmol/L的醋酸铅可导致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Oct 2表达阳性面积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0 μmol/L以上浓度醋酸铅作用下 ,Oct 2表达阳性面积比和吸光度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醋酸铅在抑制神经元生长和分化的同时可刺激神经胶质细胞增生 ,铅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部分毒作用至少与其导致的Oct
陈军祝卫国陈秋生吕玲陈学敏
关键词:体外培养海马神经细胞生长
姜黄素激活Nrf2对铅致SH—SY5Y细胞毒性和凋亡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姜黄素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对铅致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毒性和凋亡的保护作用以及对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用浓度为0、0.2、1.0、5.0和10.0μmol/L姜黄素处理细胞24h后,提取核蛋白,用凝胶迁移试验(EMSA)测细胞核内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结合能力,确定姜黄素处理最适浓度;醋酸铅染毒浓度分为对照组(0μmol/L)、低剂量组(5μmol/L)、中剂量组(25μml/L)、高剂量组(125μmol/L),用5.0μmol/L姜黄素浓度预处理细胞24h后,再按确定浓度的醋酸铅对细胞进行染毒,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试验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醋酸铅染毒12h后,与醋酸铅低、中、高剂量组[(92.92±0.14)%、(91.15±0.67)%、(85.98±0.45)%]比较,姜黄素(5.0μmol/L)±醋酸铅低、中、高剂量组SH—SY5Y细胞存活率[(98.42±1.12)%、(95.30±1.17)%、(94.50±1.45)%]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醋酸铅染毒24h后,与醋酸铅中、高剂量组[(88.40±4.13)%、(83.63±3.42)%]比较,姜黄素(5.0μmol/L)±醋酸铅中、高剂量组SH-SY5Y细胞存活率[(93.10±1.63)%、(90.13±2.03)%]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醋酸铅高剂量组SHSY5Y细胞的凋亡率为[(6.17±1.31)%],明显高于对照组[(3.30±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姜黄素(5.0μmol/L)±醋酸铅高剂量组SH—SY5Y细胞凋亡率[(2.97±0.15)%]明显低于醋酸铅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醋酸铅染毒使胞质中B细胞淋巴瘤-2(Bcl-2)相关X蛋白(Bax)、�
李芬宋振薄立超吕玲陈军
关键词:醋酸铅SH-SY5Y细胞凋亡姜黄素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铅对海马神经细胞Brn-3a表达的影响与致凋亡作用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 探讨体外条件下铅对神经细胞内转录因子Brn 3a的表达和致凋亡作用。方法 采用海马神经细胞体外培养建立细胞模型 ,醋酸铅的染毒浓度分别为 0 1、1、10、10 0、10 0 0 μmol L ,对照组给予等量培养液。染毒后 2 4h及 4 8h时MTT法测定各组细胞的存活率 ;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Brn 3a的表达以及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结果 引起海马神经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的醋酸铅的最低浓度是 10 μmol L ,醋酸铅浓度越高 ,细胞存活率越低。1μmol L醋酸铅可引起Brn 3a阳性细胞积分光密度显著下降 (P <0 0 5 ) ,10 μmol L醋酸铅可引起Brn 3a阳性面积比的显著下降 (P <0 0 1)。 1μmol L是醋酸铅引起培养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最低浓度 ,各组细胞凋亡程度呈现明显的浓度依赖效应。结论 铅对发育期海马组织的损害至少部分是与铅所致神经细胞凋亡相关联的 ,并且铅导致培养海马神经细胞Brn
陈军祝卫国陈秋生吕玲陈学敏
关键词:海马培养神经细胞凋亡
Nrf 2信号通路在铅致SH-SY5Y细胞氧化应激中作用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神经细胞内核因子E 2相关因子2(Nrf 2)信号通路是否对铅暴露所致的氧化应激产生应答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用低、中、高剂量(5、25、125μmol/L)的醋酸铅溶液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 5 Y细胞染毒,用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探针检测染毒2 h后细胞活性氧(ROS)水平,染毒24 h后用二硫基双硝基苯甲酸(DTNB)比色法检测还原性谷胱甘肽(GSH)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激酶C-δ(PKC-δ)、酪氨酸激酶2(CKⅡ)以及胞浆和胞核中Nrf 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随着染毒剂量增加,低、中、高剂量组ROS含量依次为(559.17±54.56)、(585.50±36.41)、(621.00±29.96),与对照组(533.50±46.47)比较,中、高剂量组含量明显升高(P<0.05);GSH含量依次为(165.39±17.37)、(140.92±14.77)、(84.03±10.31),与对照组(222.10±14.91)比较,低、中、高剂量组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胞浆Nrf 2相对灰度值为(0.38±0.09)、(0.27±0.09)、(0.25±0.11),胞浆Nrf 2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低、中、高剂量组胞核Nrf 2相对灰度值为(1.38±0.50)、(1.55±0.49)、(2.79±1.56),仅高剂量组胞核Nrf 2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低、中、高剂量组PKC-δ相对灰度值为(1.84±0.46)、(2.55±0.36)、(2.38±0.77),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低、中、高剂量组CKⅡ相对灰度值为(1.28±0.32)、(1.34±0.21)、(1.52±0.42),与对照组比较仅高剂量组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铅致神经细胞氧化损伤的同时激活胞浆中Nrf 2转移入核内,进而发挥氧化应答,PKC-δ、CKⅡ在铅致Nrf 2激活过程中具有一定作用。
李平李芬叶昉吕玲陈军
关键词:
醋酸铅对PC12细胞核转录因子-κB转录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醋酸铅及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PDTC)对核转录因子-kappaB(NF-κB)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的醋酸铅0、12.5、25、50、100、200、400、800和1600μmol/L,采用四唑盐比色实验(MTT)检测IC50值。用脂质体将pNF-κB-Luc报告基因质粒转染入PC12细胞,转染后的PC12细胞分别暴露于不同浓度的醋酸铅(100、200和400μmol/L)及不同浓度醋酸铅加PDTC100μmol/L,24小时后采用萤光素酶检测试剂盒检测萤光素酶活性。结果用不同浓度的醋酸铅处理细胞24小时,其生长增殖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且呈现出剂量-反应关系,其IC50值为(533.966±100.830)μmol/L。用不同浓度的醋酸铅处理转染后的PC12细胞24小时,结果显示:PDTC对照组萤光素酶活性较空白对照组降低(P<0.01);铅处理组萤光素酶活性较空白对照组高(P<0.01),且具有剂量依赖性;铅+PDTC联合作用组与PDTC对照组相比,PC12细胞内萤光素酶活性增高(P<0.01)。结论醋酸铅可诱导PC12细胞的NF-κB转录活性升高。
荣静常薇包巍吕玲陈学敏陈军
关键词:醋酸铅核转录因子-ΚBPC12细胞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萤光素酶
雌鼠围产期染铅对仔鼠脑组织POU域蛋白Brn-3a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铅对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细胞内转录因子Brn-3a表达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在围产期经饮水染铅(对照组饮用蒸馏水,低、中、高剂量组染铅剂量分别为0.5、1.0、2.0g/L醋酸铅),取21日龄仔鼠脑组织进行观察,采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组织原位杂交半定量检测Brn-3a的mRNA转录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Brn-3a蛋白进行检测以了解其表达水平。结果RT-PCR凝胶成像系统结果分析表明,各染铅剂量组脑组织海马区扩增产物的电泳条带密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位杂交检测Brn-3a的mRNA图像分析结果表明,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在大脑皮层和海马部位可见平均灰度值升高(P<0.05),表明mRNA的表达量减弱,在海马部位还可见阳性面积比显著下降(P<0.01)。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表明,中、高剂量组脑组织皮层、海马及小脑的Brn-3a蛋白表达的阳性面积比[Aa(%)]、平均灰度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的变化。染铅组Brn-3a表达低于对照组。结论大鼠脑组织基因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有所下降,提示铅干扰了Brn-3a蛋白的正常表达模式,Brn-3a作为转录调节因子可能参与了铅对学习记忆损害的神经毒性过程。
常薇谢虹吕玲陈军祝卫国陈学敏
关键词:神经毒性
铅对SH-SY5Y细胞的Nrf2转录活性及HO-1和γ-GCSc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铅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的细胞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转录活性以及下游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谷氨酸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c)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剂量的醋酸铅溶液(0、5、25、125μmol/L)对体外培养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染毒12、24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测细胞存活率;用凝胶迁移试验测细胞核内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结合能力;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染毒细胞内HO-1和γ-GCSc的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醋酸铅染毒使SH-SY5Y的存活率降低,细胞核内Nrf2-ARE结合能力升高,Nrf2调控的下游基因HO-1和γ-GCSc的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铅对SH-SY5Y细胞毒性作用具有剂量反应关系。铅可激活SH-SY5Y细胞Nrf2的转录活性,并导致Nrf2介导的抗氧化酶HO-1和γ-GCSc的表达水平升高。
李芬叶昉李平吕玲陈军
关键词:血红素加氧酶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