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
-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4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涂覆量对CDPF压降和再生特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本文中通过台架试验研究了3种不同贵金属涂覆量对柴油机微粒捕集器载体压降和再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8和24g/L涂覆量对载体压降影响相似,最大增加0.19k Pa,压降最大增加率为13.4%,30g/L涂覆量载体压降最大增加0.39k Pa,压降最大增加率为36.7%。通过被动再生过程的试验可以看出,增加贵金属涂覆量可提高被动再生率,增加再生量,进而延长主动再生周期,改善载体耐久性能。
- 刘洪岐高莹方茂东陈伟李云
- 关键词:颗粒捕集器压降
- NO_2扩散作用对催化型微粒捕集器再生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针对催化型微粒捕集器被动再生反应机理的问题,采用试验和仿真研究了NO2扩散作用对壁面和碳烟层再生产生的影响。由于壁面层产生NO2,饼层消耗NO2,形成的浓度梯度作为驱动力产生反向扩散扩用,在多孔介质中发生孔扩散及努森扩散,NO2多次参与了碳烟的被动再生反应。研究结果反映考虑扩散作用的被动再生模型与试验值相比,再生模型反应压降偏差可控制在7.0%以内,NO2偏差小于7.3%。NO2扩散作用随入口温度的升高更加明显,载体入口气体温度增加100℃时的NO2增加率约为增加50℃时NO2增加率的1.90~1.95倍。425℃时,z/L=0.9,H=0.1829mm处NO2浓度最高,NO2质量分数最高为5.69×10-4。分析碳烟再生过程发现,排气温度提升增强了NO2扩散作用,进而促进了颗粒物再生。425℃条件下,1000s内完成了55.94%的碳烟再生,深床层完成了80.53%,总再生量是325℃条件下的3.68倍。NO2扩散作用有效提升了载体的被动再生能力,延长了主动再生周期,改善了载体耐久性能。
- 刘洪岐高莹姜鸿澎方茂东麻斌陈伟
- 关键词:微粒捕集器扩散温度
- 相间滑移对喷油器喷孔内空化现象数值模拟研究的影响被引量:6
- 2017年
- 针对喷孔内空化现象影响喷雾特性进而影响发动机经济及排放性能的问题,利用ANSYS_Fluent 15.0软件,在湍流计算采用realizable k-ε模型、空化计算采用S-S模型(Schnerr and Sauer Model)的基础上,基于均相流及双欧拉两相流模型建立了2种喷油器喷孔内空化现象数值模拟模型。基于均相流的模型认为液相与蒸汽相流速相同,即不考虑相间滑移的影响;基于双欧拉两相流的模型认为液相与蒸汽相拥有不同的流速,即考虑相间滑移的影响。2种模型的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显示:在相同边界条件下,2种模型的计算结果存在显著差异,考虑相间滑移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既能反映喷孔内空化现象的变化趋势,也可获得准确的空化特征长度,未考虑相间滑移的计算结果仅可反映喷孔内空化现象的变化趋势,但2种模型均不能捕捉到喷孔内空化区域末端的小型空化团分离现象。该结果表明,在空化现象数值模拟研究中,强湍流作用下蒸汽相的运动状态完全受液相支配,而液相运动状态不受蒸汽相影响的这一结论,并非在所有流动状态下均成立。
- 麻斌高莹刘宇刘洪岐陈伟徐英健
- 关键词:喷油器空化数值模拟
- 不凝性气体及湍流扰动对喷嘴孔内空化现象的影响被引量:6
- 2017年
- 利用ANSYS_Fluent 15.0软件,在两相流计算采用均相流模型(HEM)、湍流计算采用realizable k-ε模型基础上,分别基于SS及Singhal空化模型对喷嘴孔内空化现象进行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前者忽略了不凝性气体及湍流扰动对孔内空化现象的影响,而后者考虑了这2个因素。其后在两相流计算仍然采用均相流模型的基础上,将Singhal空化模型与不同的湍流模型组合应用,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不凝性气体及湍流扰动对喷嘴孔内空化现象数值模拟存在显著影响,不考虑这2个因素时计算所得喷孔内气相区域分布规律与试验结果一致,然而计算所得气相体积分数仅为试验结果的42%,考虑这2个因素时计算所得气相区域分布规律同样与试验结果一致,且计算所得气相体积分数约为试验结果的96%,即考虑不凝性气体及湍流扰动的影响会使喷嘴孔内空化现象数值模拟更加准确;考虑不凝性气体及湍流扰动时计算所得气相区域在其末端出现小幅扩散现象,这种扩散现象源于不凝性气体在气相区域末端的膨胀作用;湍流粘度的计算结果通过影响场内流速、静压的方式最终对计算所得喷孔内气相区域分布产生一定影响。
- 麻斌高莹刘宇刘洪岐陈伟徐英健
- 关键词:喷嘴空化数值模拟不凝性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