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鹏
- 作品数:18 被引量:58H指数:5
- 供职机构:辽宁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天文地球军事更多>>
- “新北方政策”提出以来韩俄北方合作的进程与挑战被引量:1
- 2022年
- 自2017年9月韩国“新北方政策”提出以来,韩俄关系获得了长足发展,韩俄两国合作先后经历了战略布局期、加快推进期和缓步深耕期这三个阶段,其特点体现在合作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和规划性、充分发挥了韩国的技术优势,以及经济合作与公共外交同步进行这三个方面。在韩俄合作中,韩俄能源合作得到加强,韩国造船企业得以进入俄罗斯市场,韩国港口城市也获得了巨大发展机遇。但目前韩俄合作仍面临朝韩关系转冷、韩国总统换届、中日同质化竞争、北极军事化程度增强,以及2022年俄乌冲突这五个方面的挑战。
- 岳鹏
- 国家间不对称冲突如何走向和解——三种模式的博弈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不对称冲突是冷战后国际冲突的主要形式。不对称冲突如何走向和解不仅关系到冲突两国的福祉,更关系到地区和世界的和平。本文提出了6项基本前提假设,并在"斗鸡博弈"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不对称冲突走向和解的三种模式,并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对每种模式进行了分析。本文的结论是:利益搁置模式和利益均分模式都不是真正的和解之路,只有共同开发模式才能使冲突中的两国走向真正和解。在单方面和解的情况下,大国在冲突中的损失程度是否大于目标利益,决定了在单方面和解中胜负的归属。
- 谢晓光岳鹏
- 关键词:和解博弈分析
- 美俄北极军事竞争及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北极因其极寒的气候和偏远的位置,20世纪中叶以前一直游离于世界政治的权力中心之外。冷战开始后,美苏争霸使北极首次受到军事重视,并于20世纪80年代成为美苏军备竞赛的重要前线,迎来地区"军事化"的第一个高峰。随着冷战结束,传统北极强国俄罗斯的重心转向国家道路的摸索和国力的恢复,对北极疏于关注,而历史上本就对北极投入不多的美国因战略对手的缺失同样从北极抽身,北极的安全密度因两大国的军事抽离而大幅降低,地区军事化程度处于波谷。
- 岳鹏陈慧文
- 关键词:美苏争霸军备竞赛军事化冷战结束
- 战略对接的概念及其系统论阐释
- 2018年
- “战略对接”指的是国家行収为体在供需平衡的基础上将国家大战略进行统筹规划和协同落实的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国家间可以通过建立相关机制在战略实施过程中达到协调矛盾、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状态。
- 岳鹏
- 关键词:系统论国家大战略统筹规划
- 小国挑战大国的原因与策略被引量:8
- 2013年
- 根据传统的权力理论,当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相比具有权力优势时,该国的安全可以得到保障。但在不对称冲突中,权力占有量较小的弱小国家也会挑战权力占有量多的国家,使后者的安全面临威胁。弱小国家敢于挑战比自身强大的国家,是因为某项特定利益在小国眼中比在大国眼中价值更高,使弱小国家愿意为获得这一利益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大国出于利益与成本的综合考虑,可能采取妥协退让的态度。当弱小国家获得外来援助时,这种情况更可能发生,此时,实力对比并不能完全决定双方的行为选择。
- 谢晓光岳鹏
- 俄乌冲突下北极地区安全面临的新形势及对中国的影响
- 2024年
- 在俄乌冲突爆发前,北极已经呈现出“再军事化”愈演愈烈、北极东西方维持微妙平衡和域外国家大规模介入北极事务的态势。俄乌冲突发生后,北极地区受其影响,形势发生了多边合作机制破裂、北欧国家集体“北约化”打破北极东西方平衡、域外国家将在北极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美国的北极影响力迅速扩大等新问题。俄乌冲突也对中国在北极的活动造成了影响。美国将中国渲染成地缘政治威胁,歪曲中国北极形象,并与其他西方国家在北极事务中孤立俄罗斯,迫使中国站队,然而,北极合作机制的重建、北极东西平衡关系的修复,使得俄罗斯对华依赖加强,间接赋予了中国扩大参与北极事务的机遇。
- 岳鹏顾正声
- 中国国际吸引力受何影响?——以中日关系为外部要素的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中国的国际吸引力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发展,然而近年来却面对中日关系恶化的考验。通过界定国际吸引力构成要素的衡量指标.对2000~2011年中日关系及中国国际吸引力各个构成要素和总体吸引力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表明,中日关系下降不仅不会对中国国际吸引力构成要素及总体吸引力造成负面影响,反而使更多外国游客选择到中国旅游。而影响中国国际吸引力的真正要素主要集中在经济方面,印外商直接投资和中国商品的对外出口,外国游客来华旅游人教的变化则对中国国际吸引力的影响极小。
- 谢晓光岳鹏
- 关键词:中日关系
- 共建“冰上丝绸之路”中的俄方诉求及内在挑战分析被引量:18
- 2020年
- 参与"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对中国具有长期性的战略意义,而俄罗斯主动向中国发出邀请,其深层次原因是希望借助中国力量增强在北极地区的活动能力;面对美欧制裁,希望中国填补欧洲国家在北极开发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希望与中国联手争取掌控未来北极地区机制制定的主动权。对中国来说,参与共建"冰上丝绸之路"自身也存在着积极开发热情与落后软硬件条件、短期经济效益与长期战略利益、地区相对收益与国家绝对收益、中方较高利益诉求与俄方有限合作立场这四个内部矛盾,而化解矛盾的主要方法是中方要确立中俄北极合作定位及有序提升软硬件条件,将邀请日韩参与同增加对俄欧海运出口货物种类相结合,将国内港口力量整合与推进"借港出海"相结合、以及将深化中俄战略互信与扩大同北欧国家合作相结合。
- 岳鹏
- 北欧的再安全化与挪威的选择
- 2023年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体系结构发生了从两极到单极再到多极的转变,超级大国对欧洲的争夺从激烈到缓和再到激烈,导致欧洲安全环境出现安全化、去安全化和再安全化的演变历程。21世纪第一个十年后出现的北欧再安全化进程中,挪威是北欧五国中追随美国和北约最紧的国家。挪威如此激进的原因及其如何应对极限挑衅俄罗斯的后果是本文重点分析的两大问题。“北欧平衡”、与俄地理邻近度以及俄方的进攻意图是挪威激进追随的主要原因,同盟困境和寻求声望是次要原因。挪威选择了在制衡俄罗斯、追随美国的同时,试图维持与俄关系稳定的综合安全战略,通过对俄威慑与保证以及对美融入与筛选的双重二分战略实现了挪俄、挪美和挪美俄关系的三大平衡。2022年2月爆发的乌克兰危机使得北欧再安全化进程再次加速,美俄北线对抗进一步加剧。
- 岳鹏陈慧文
- 特朗普执政后美国中东政策的变化及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2017年对中东地区来说是缓和与紧张并存的一年。缓和的是"伊斯兰国"这个最大的极端主义势力在2017年彻底灭亡,紧张的则在于中东国家在剿灭"伊斯兰国"之后所进行的一连串博弈。而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变化则是美国对中东政策的调整。
- 岳鹏
- 关键词:美国中东政策特朗普执政极端主义伊斯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