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超

作品数:10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电图
  • 3篇心电
  • 3篇心电图
  • 3篇心肌
  • 2篇动态心电图
  • 2篇心病
  • 2篇心肌肌钙蛋白
  • 2篇心绞痛
  • 2篇四物
  • 2篇四物汤
  • 2篇桃红四物汤
  • 2篇物汤
  • 2篇肌钙蛋白
  • 2篇肌肌
  • 2篇绞痛
  • 2篇冠心病
  • 2篇钙蛋白
  • 1篇动态心电图检...
  • 1篇动态心电图诊...
  • 1篇心电图变化

机构

  • 6篇郑州人民医院

作者

  • 6篇王超
  • 2篇李芝明
  • 1篇韩文杰

传媒

  • 2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卫生工程...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动态心电图诊断老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老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动态心电图的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6例老年睡眠障碍患者,均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动态心电图监测、动脉血氧检测。多导睡眠监测结果为判定的金标准,分析动态心电图监测对老年SAS的诊断价值,分析老年SAS患者和非老年SAS患者动态心电图和动脉血氧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本研究中经多导睡眠监测阳性45例,阴性41例;动态心电图监测阳性41例,阴性45例。动态心电图诊断的敏感性为86.67%(39/45),特异性为95.12%(39/41)。老年SAS患者心电图异常及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SAS(P<0.05),两组患者短阵室速、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停搏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老年SAS患者AHI、TS90%、ODI高于非老年SAS,MSaO_(2)低于非老年SAS(P<0.05)。结论:老年SAS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的诊断价值较高,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意义重大。
王超
关键词:SAS动态心电图老年
动态心电图检测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 探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测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中共纳入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112例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来源于郑州人民医院,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按照临床症状的不同分为有症状心肌缺血组(58例)和无症状心肌缺血组(5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方式,将2组患者的平均心率和心律失常发生率进行对比,将2组患者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心肌缺血发作时间等相关指标以及ST段的位移值指标。结果 无症状心肌缺血组患者平均心率相较于有症状心肌缺血组下降,而无症状心肌缺血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相较于有症状心肌缺血组升高(P<0.05);无症状心肌缺血组患者心率变异相关指标均相较于有症状心肌缺血组下降(均P<0.05);无症状缺血组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时间、心肌缺血时间均相较于有症状心肌缺血组延长,且心肌缺血阈变异性发生率相较于有症状心肌缺血组升高(均P<0.05);无症状心肌缺血组患者ST下移相较于有症状心肌缺血组升高,ST下移维持时间则相较于有症状心肌缺血组延长(均P<0.05)。结论 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可监测患者心率、心肌状况,并统计ST段变化,使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率明显提升,有着较高的临床价值。
徐晓静王超
关键词: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
真武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2025年
目的探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应用真武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3年7月至2024年5月就诊的66例CHF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真武汤合桃红四物汤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指标、心电图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高,研究组治疗后主症及次症评分、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QRS波时限及QT离散度(QTd)水平均较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F患者应用真武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效果显著,缓解其临床症状,提升心功能各指标水平,改善心电图指标,安全可靠。
王超徐晓静李芝明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真武汤桃红四物汤
保元汤合桃红四物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2025年
目的探讨保元汤合桃红四物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7月至2024年5月医院收治的9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保元汤合桃红四物汤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电图指标[24 h连续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QT离散度(QTd)]及相关血清学指标[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胸闷、胸痛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LVEDd均低于对照组,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SDNN高于对照组,QTd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NO、VEGF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ET-1、Hcy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元汤合桃红四物汤辅助治疗可有效缓解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改善患者心功能、心电图指标及血管内皮功能,提高整体疗效。
王超徐晓静李芝明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保元汤桃红四物汤QT离散度中医证候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变化与cTnⅠ的相关性研究
2022年
目的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变化与心肌肌钙蛋白I(cTn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6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集血液检测cTnⅠ水平,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分组。cTnⅠ水平正常者分为对照组,共31例;cTnⅠ水平异常者纳入观察组,共32例,两组均给予心电图检查,分析两组心电图情况;同时,根据心电图结果,分析cTnⅠ水平。结果对照组心电图异常率为61.29%,观察组为90.63%,组间比较,观察组较高(P<0.05);患者ST段压低数值越高,cTnⅠ均值越大,即心电图ST段压低程度与cTnⅠ水平呈正比(r=0.742,P=0.03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变化与cTnⅠ具有相关性,心电图ST段压低数值越高,cTnⅠ均值越大,即cTnⅠ水平能成为评估不稳定型心绞痛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王超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电图
窦性心律震荡和碎裂QRS波结合血清cTnI及NT-proBNP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短期预后不良的价值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窦性心律震荡、碎裂QRS波(fQRS)结合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短期预后不良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2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于术后48 h内行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和12导联心电图检查,记录窦性心律震荡参数震荡初始(TO)值、震荡斜率(TS)值与fQRS波出现情况,同时检测血清cTnI、NT-proBNP水平。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对比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TO值、TS值、fQRS波阳性率及血清cTnI、NT-proBNP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法分析上述各指标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短期预后不良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各指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短期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后随访期间,预后不良患者82例(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患者164例(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TO值、fQRS波阳性率及血清cTnI、NT-proBNP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TS值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后不良组性别、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占比、病变血管支数、吸烟史、饮酒史与预后良好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后不良组年龄、冠脉Gensini评分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占比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显示,年龄、冠脉Gensini评分、合并症、TO值、fQRS波及血清cTnI、NT-proBNP水平均是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2.625、3.340、3.062、3.274、2.924、3.850、4.208,均P<0.05),TS值是保护因素(OR为0.535,P<0.05)。TO值、TS值、fQRS波及血清cTnI、NT-proBNP水平联合预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短期预后不良的灵敏度(96.34%)
王超韩文杰
关键词:窦性心律震荡碎裂QRS波心肌肌钙蛋白I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