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魏翔

作品数:7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龙岩市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骨折
  • 2篇置换术
  • 2篇外固定
  • 2篇疗效
  • 2篇内固定
  • 2篇关节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因子
  • 1篇应激
  • 1篇应激指标
  • 1篇优良率
  • 1篇愈合
  • 1篇预后
  • 1篇支架术
  • 1篇支架术后
  • 1篇治疗小儿
  • 1篇治疗肱骨
  • 1篇伤骨科
  • 1篇术后
  • 1篇全髋

机构

  • 3篇龙岩市第二医...
  • 3篇福建省龙岩市...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黄魏翔
  • 6篇黄班华
  • 3篇林福长
  • 2篇叶鸿风
  • 1篇周志明
  • 1篇周志明

传媒

  • 2篇中外医学研究
  • 2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胫腓骨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行外固定支架术后再开展内固定治疗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在经历外固定支架初步固定后,进一步实施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成效,旨在深刻剖析此联合疗法对患者骨折愈合动态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龙岩市第二医院2018年10月—2022年5月收治的胫腓骨骨干开放性骨折142例纳入研究,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序贯内外固定组(71例)和单一外固定组(71例)。序贯内外固定组接受外伤后先外固定,二期改内固定的治疗方法;单一外固定组接受外伤清创后,二期行内固定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骨痂成熟至愈合所需时间、膝关节和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炎症因子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序贯内外固定组的住院时间、骨痂成熟至愈合所需时间均短于单一外固定组,肿痛缓解时间早于单一外固定组(P<0.05)。出院7 d后,序贯内外固定组的膝关节和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单一外固定组(P<0.05)。出院7 d后,序贯内外固定组的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单一外固定组(P<0.05)。序贯内外固定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1%(1/71),低于单一外固定组的11.27%(8/71)(X^(2)=5.813,P<0.05)。结论:胫腓骨骨干开放性骨折后先实施外固定支架术,再行内固定治疗,可促进骨折部位愈合,缩短康复周期,强化骨折稳定性,使关节功能全面恢复,控制炎症反应,安全性良好。
黄魏翔黄班华马云杰林万昌游碧海
关键词:外固定支架术内固定治疗骨折愈合并发症
空心钉固定治疗小儿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究对小儿股骨颈骨折的患儿使用空心钉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择该院骨科2014年2月—2016年1月接收的72例小儿股骨颈骨折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进行空心钉固定治疗方法,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相关表现。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随访期间经CT检查结果提示35例患儿骨折部位均愈合良好,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儿1例,占比为2.78%。无再次骨折患儿,对照组患儿中有4例患儿出现骨折愈合不全等情况,占比为11.2%,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病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股骨颈骨折的患儿使用空心钉内固定的治疗方法较好,且患儿在接受上述治疗后后期并发症较少,并且手术对患儿造成的损伤较小,整体的手术操作较为简单,在临床上应用的价值较大。
黄班华叶鸿风黄魏翔
MIPO技术治疗肱骨骨折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预后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研究在肱骨骨折患者中使用MIPO技术进行治疗及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我院2015~2016年收治的肱骨骨折患者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共48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观察组2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切开复位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选用MIPO技术手术进行治疗,观察1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效果相比于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效果较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肱骨中段骨折患者使用MIPO进行治疗的具有一定的作用,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并且对于术后恢复效果极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临床上值得加大力度推广及应用。
黄魏翔黄班华林福长叶鸿风游碧海
关键词:MIPO技术肱骨骨折疗效预后
人工关节假体治疗膝关节周围骨肿瘤18例分析
目的:进一步认识人工关节假体在膝关节周围骨肿瘤保肢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采用人工关节假体治疗膝关节周围骨肿瘤病例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在12-46岁之间,平均20.3岁,其中骨肉瘤患者17例,恶性...
黄魏翔
关键词:人工关节膝关节骨肿瘤保肢术假体置换术
文献传递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 探析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2年6月~2015年5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患者中随机抽选出48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并对所有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所有患者的Harris评分均有提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得到显著改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假体周围骨折、感染、假体松动、脱位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此外,对患者进行临床影像学检查,其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假体位置良好,且不存在无菌性松动、假体下沉、无骨溶解以及植骨块吸收等症状。结论 对老年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患者进行临床全髋置换手术,能明显帮助患者改善髋关节功能,且手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采用。
林福长黄班华黄魏翔周志明陈益霖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髋关节发育不良骨关节炎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在治疗胫骨骨折患者中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因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4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84例胫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微创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微创组采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炎症反应情况、术后疼痛应激相关指标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治疗效果优良率。结果:微创组围术期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微创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微创组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 2)及神经肽(NP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微创组治疗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胫骨骨折的治疗中,应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提高围手术期的各项指标,对炎症因子水平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缓解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优良率。
黄魏翔黄班华马云杰林万昌游碧海
关键词:胫骨骨折炎症因子优良率
创伤骨科患者运用外固定架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分析应用外固定架治疗创伤骨科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外科骨伤患者9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45例。对A组实应用外固定架方法进行治疗,对B组应用常规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需时、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等临床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A组手术需时(20.31±4.08)min短于B组的(40.23±6.98)min,出血量(272.47±25.24)ml少于B组的(542.69±30.12)ml,切口长度(1.52±0.54)cm短于B组的(5.03±2.78)cm,骨折愈合时间(20.10±4.25)d快于B组的(30.57±10.56)d,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B组的75.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外固定架方法治疗创伤骨科患者,可有效缩短手术需时及切口长度,减少患者出血量,加快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林福长黄班华黄魏翔周志明
关键词:外固定架创伤骨科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