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娟

作品数:7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气道
  • 2篇纤维化
  • 2篇慢性
  • 2篇急性加重
  • 2篇急性加重期
  • 2篇肺功
  • 2篇肺功能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直径
  • 1篇断层扫描
  • 1篇心病
  • 1篇血管
  • 1篇血清
  • 1篇血清NT-P...
  • 1篇氧氟沙星
  • 1篇医院获得性
  • 1篇源性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哮喘
  • 1篇直径

机构

  • 6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6篇邹娟
  • 4篇周璇
  • 3篇谢莉

传媒

  • 2篇中华肺部疾病...
  • 1篇河北医学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尼达尼布对特发性肺纤维化肺功能、肺纤维化程度及PDGF、PGE2、TGF-β1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尼达尼布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患者肺功能、肺纤维化程度及血小板衍生细胞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血清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IPF患者152例为对象,给予常规+吡非尼酮治疗65例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达尼布治疗87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血管内皮功能、肺纤维化程度、促纤维化相关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有效85例(97.70%)高于对照组58例(89.23%)(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内皮源性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较治疗前提高,观察组FEV1[(2.05±0.23)vs.(1.88±0.27)]L,FVC[(2.14±0.21)vs.(1.93±0.27)]L,DLCO[(16.19±1.51)vs.(14.84±1.73)]ml/(min·mmHg),NO[(825.10±98.37)vs.(746.01±77.78)]nmol/L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肺纤维化程度、血管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促纤维化相关因子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ⅣC[(89.25±12.23)vs.(95.58±14.54)]ng/ml,HA[(185.44±23.01)vs.(197.23±27.17)]ng/ml,胸部CT影像学评分[(1.56±0.18)vs.(1.70±0.20)]分,ET-1[(57.78±10.05)vs.(70.14±10.53)]ng/L,PDGF[(136.85±61.07)vs.(217.47±67.12)]ng/L、PGE2[(258.57±50.28)vs.(329.28±71.43)]ng/L、TGF-β1[(159.41±115.91)vs.(236.92±137.89)]ng/L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达尼布能有效治疗IPF,改善肺功能、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肺纤维化程度,降低促纤维化相关因子水平具有意义。
周璇谢莉邹娟
关键词:特发性肺纤维化肺功能转化生长因子-Β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CT肺血管参数与肺功能及预后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0
2023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CT肺血管参数与肺功能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46例AECOPD患者作为AECOPD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5例作为CR组,比较两组CT肺血管参数[肺小血管面积百分比(%CSA)、肺动脉和主动脉直径比值(PA/A)]、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并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AECOPD组%CSA、FVC、FEV1、FEV1/FVC水平低于CR组,PA/A水平高于CR组(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SA与FVC、FEV1、FEV1/FVC呈正相关,PA/A与FVC、FEV1、FEV1/FVC呈负相关(均P<0.05);生存组%CSA水平高于死亡组,PA/A水平低于死亡组(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SA、PA/A联合预测AECOPD患者预后的AUC为0.871,高于%CSA的0.770,PA/A的0.784(均P<0.05);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60岁(OR=4.181,P=0.003)、糖尿病(OR=4.412,P=0.010)、GOLD分级Ⅲ-Ⅳ级(OR=3.050,P=0.019)、%CSA≤1.57%(OR=2.965,P=0.020)、PA/A>0.94(OR=3.967,P=0.005)均为AECOPD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AECOPD患者CT肺血管参数与肺功能及预后有相关性,%CSA≤1.57%、PA/A>0.94是AECOPD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周璇邹娟谢莉寇咏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计算机断层扫描
BiPAP无创呼吸机救治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及对血清NT-proBNP、动脉血气指标和肺功能的影响
2023年
目的 分析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CPH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分析其对血清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动脉血气指标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4例CPHD急性加重期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4例与观察组80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氧疗、利尿、强心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则联合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7 d为1个疗程。记录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治疗3 d后、治疗7 d后血清学指标[NT-proBNP、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sST2)]、动脉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酸碱度(pH)]及治疗前、治疗7 d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比(PEF%)]。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00%vs. 87.84%,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T-proBNP、sST2及PaO_(2)、PaCO_(2)、pH存在显著交互效应(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血清NT-proBNP、sST2、PaCO_(2)降低至(1 983.41±204.35)pg/ml、(244.69±48.62)ng/L、(47.96±4.12)mmHg,对照组降低至(2 447.39±241.28)pg/ml、(281.85±50.33)ng/L、(50.05±3.81)mmHg,两组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明显低(P<0.05);观察组PaO_(2)、pH升高至(69.88±4.22)mmHg、(7.40±0.03),对照组升高至(66.21±5.71)mmHg、(7.37±0.04)mmHg,观察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VEF、CI及FEV1、FVC、PEF%升高至(58.29±5.22)%、(2.78±0.49)ml/(min·m^(2))、(0.97±0.16)L、(1.89±0.31)L、(58.44±4.97)%,对照组升高至(54.14±4.76)%、(2.46±0.42)ml/(min·m^(2))、(0.88±0.15)L、(1.71±0.27)L、(53.06±5.12)%,观察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BiPAP无创呼吸机用于CPHD急性加重期治疗,提升患者心肺功能,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意义。
邹娟刘宇晴万园园
关键词:急性加重慢性肺源性双水平气道正压
左氧氟沙星分别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比阿培南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7
2020年
目的:比较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或比阿培南应用于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4例HAP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左氧氟沙星,对照组联合以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方案治疗,观察组则联合以比阿培南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两组血清炎症因子[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诱导痰肺损伤标志物[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溶性髓样细胞表达触发受体-1(sTERM-1)、克拉氏细胞分泌蛋白(CC16)]水平变化,分析两组临床症状与体征缓解时间及1周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血清PCT、hsCRP、IL-6及诱导痰MMP-9、sTERM-1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两组诱导痰CC16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观察组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X线胸片恢复正常时间、病原学检测转阴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啰音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周内,两组各项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左氧氟沙星联合药物方案治疗HAP均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其中联合以比阿培南见效更快且并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对患者预后康复有利。
邹娟周璇杨凤雪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比阿培南
老年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综合征患者肺功能特征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老年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综合征(CPEF)患者肺功能的特征及发生肺气肿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符合条件的144例老年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90例患者合并肺气肿(CPEF组)、另外54例单纯的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血常规、血沉等实验室指标变化,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方法分析CPEF组患者中各种因素与患者发生肺动脉高压的关系。结果:CPEF组患者的FVC%pred、FEV1%pred测定值与对照组患者之间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EF组的FEV1/FVC、DLCO%pred测定值低于对照组,CPEF组患者的TLC%pred、RV%pred测定值则高于对照组,上述指标在两组之间对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EF组患者的男性患者占比、具有吸烟史的患者占比、吸烟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患者、合并吸烟史、吸烟指数增高、ALB降低、RDW降低是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发生肺气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综合征患者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症状的加重和肺弥散功能下降。男性患者、吸烟史、吸烟指数增高以及ALB和RDW的降低均可能会增加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综合征患者发生肺气肿的风险。
周璇谢莉邹娟寇咏
关键词:老年肺功能肺间质纤维化肺气肿
茶碱缓释片治疗支气管哮喘对患者小气道功能及气道壁细胞浸润的改善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观察茶碱缓释片治疗支气管哮喘对患者小气道功能及气道壁细胞浸润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10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茶碱缓释片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炎症相关因子[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协同刺激分子(B7-H3)、白细胞介素5(IL-5)、IL-33]、呼出气NO含量(FeNO)及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小气道功能[呼出25%肺活量的呼气流速(FEF25)、FEF50、FEF75]、生活质量[哮喘控制调查(ACT)评分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CAM-1、B7-H3、IL-5、IL-33、FeNO、EOS计数、FEF25、FEF50、FEF75测定值及SGRQ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FEV1、FVC及ACT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茶碱缓释片治疗支气管哮喘可减轻气道壁细胞浸润,并通过改善小气道功能进而提高肺功能,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邹娟
关键词:茶碱缓释片支气管哮喘小气道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