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亚敏

作品数:53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兰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2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金属学及工艺
  • 17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化学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0篇合金
  • 7篇第一性原理
  • 7篇熔覆
  • 6篇陶瓷
  • 6篇镍基
  • 6篇浮选
  • 6篇浮选分离
  • 5篇第一性原理研...
  • 4篇真空
  • 4篇真空熔覆
  • 4篇镍基合金
  • 4篇铸型
  • 4篇基合金
  • 4篇废电路板
  • 4篇复合材料
  • 4篇3D打印
  • 4篇掺杂
  • 4篇复合材
  • 3篇电子结构
  • 3篇多孔

机构

  • 53篇兰州理工大学
  • 3篇肃蓝科石化高...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机械工业上海...

作者

  • 53篇李亚敏
  • 33篇刘洪军
  • 13篇马颖
  • 12篇杨贵荣
  • 10篇宋文明
  • 5篇李亚敏
  • 4篇李斌
  • 3篇丁雨田
  • 3篇李元东
  • 3篇贾智
  • 2篇阎峰云
  • 2篇任虎平
  • 2篇张东
  • 2篇郝远
  • 2篇刘德学
  • 2篇刘佳
  • 2篇刘建军
  • 2篇郭廷彪
  • 2篇陈体军
  • 2篇王伟

传媒

  • 4篇热加工工艺
  • 4篇兰州理工大学...
  • 2篇金属热处理
  • 2篇特种铸造及有...
  • 2篇材料导报
  • 2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陶瓷学报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金属学报
  • 1篇机械工程材料
  • 1篇应用激光
  • 1篇铸造技术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粉末冶金材料...
  • 1篇精密成形工程
  • 1篇2005年中...
  • 1篇2007中国...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6篇2021
  • 7篇2020
  • 7篇2019
  • 9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孔石墨烯/SiC基复合材料的直写3D打印制备
2024年
以石墨烯和SiC粉末(SiC powder,SiCp)为填料,聚碳硅烷(polycarbosilane,PCS)为陶瓷前驱体,制备石墨烯/SiCp/PCS浆料,通过直写3D打印和高温热解得到多孔结构的轻质导电石墨烯/SiC基复合材料。研究浆料成分和打印工艺对3D打印成形性的影响,并表征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固相含量、石墨烯/SiCp复合粉末中的石墨烯含量和分散剂含量,使浆料黏度在32.0Pa·s左右时,挤出丝成形性良好;打印速度为360 mm/min、打印层高为0.48 mm时,点阵网格结构的3D打印成形性最佳;打印素坯在1100℃保温2h后,PCS热解为陶瓷。多孔复合材料的平均抗压强度和电导率分别为11MPa和8S/m。本研究为多孔石墨烯/SiC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一条新路径。
唐润刘洪军李亚军李亚敏
关键词:聚碳硅烷多孔陶瓷陶瓷浆料
管线钢在CO_(2)水溶液中腐蚀行为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6
2021年
CO_(2)腐蚀是石化装置及长输管线中存在的主要腐蚀形式,特别其局部腐蚀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对其腐蚀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管线钢在CO_(2)水溶液环境下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CO_(2)腐蚀的研究现状、CO_(2)腐蚀的影响因素、CO_(2)腐蚀机理及关于CO_(2)腐蚀防护的措施。这将有助于初期研究者全面了解管线钢CO_(2)的腐蚀现状、腐蚀行为机制及今后所需的研究方向。
杜丽娟杨贵荣宋文明马颖李亚敏
关键词:防腐措施
定向冷冻铸造工艺制备的层状SiC多孔陶瓷微观结构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采用定向冷冻铸造工艺制备层状SiC多孔陶瓷材料,分析了孔隙微观结构,探讨了孔隙的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距冷源平面的距离决定孔的隙形貌和分布;试样纵截面可分为致密区、过渡区和层片区;在冰晶生长方向,孔隙形貌由柱状向层状转变,过渡区孔隙呈板条状,孔径(层片厚度)增大。
刘长志刘洪军李晓雪李亚敏
关键词:层状结构SIC多孔陶瓷
烧结温度对增材制造精密铸造型壳材料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基于陶瓷浆料挤出成形的增材制造工艺制备了精密铸造型壳材料试样,通过XRD和SEM研究了烧结试样的相组成和断口形貌,并对比了烧结温度对型壳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温度从900℃升高到1000℃,型壳材料的抗弯强度迅速提高,超过1000℃后基本稳定;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孔隙率不断减小、收缩率不断增大。确定的型壳材料的烧结温度为1000℃,试样的抗弯强度为7.31 MPa、孔隙率为43.6%、平均收缩率为0.79%。型壳材料烧结后的强度提高,主要来源于硅基粘结剂的结晶化转变及莫来石相数量的增加。
毛健刘洪军李亚敏李亚敏韩龙
关键词:烧结温度增材制造
一种低温凝胶铸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温凝胶铸型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耐火材料200~1300份,硅酸乙酯100~400份,添加剂2~32份,固化剂0.4~40份,溶剂16~150份;所述溶剂包括水、乙醇和盐酸。本发明以耐火材料...
刘洪军李亚敏王军宏毛健苏国梁
文献传递
层状梯度SiC/Al-Si-Mg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被引量:2
2019年
以定向冷冻铸造结合挤压浸渗工艺,成功制备了SiC含量为20%的层状梯度SiC/Al-Si-Mg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以及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元素分布以及SiC/Al-Si-Mg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果表明,SiC/Al-Si-Mg复合材料浸渗完全,界面结合良好,其微观结构保留了SiC陶瓷预制体中的层状梯度结构,定向梯度孔隙有利于熔体的浸渗;经1 300℃烧结处理后,预制体孔隙中SiC表面生成了SiO2,并在浸渗过程中反应生成了MgAl2O4相,从而有助于基体相和增强相之间的润湿性及界面结合强度的提高。
陈梦婷刘洪军李晓雪李亚敏
关键词:微观结构
基于快速原型的锌合金模具快速制造工艺及锌合金模具材料
基于快速原型的锌合金模具快速制造工艺及锌合金模具材料,其方法的步骤为:制作CAD模型,快速原型,制成硅橡胶模-铸型,预埋冷却水道,进行锌合金浇注,再进行清理、加工、抛光、镶嵌,得到锌合金模具;用于上述工艺的锌合金模具材料...
曹驰刘洪军李亚敏樊晓萍刘伟国李元东马颖
文献传递
横轴液体搅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横轴液体搅拌装置,包括机架、混料仓、横轴以及驱动装置,所述混料仓安装于机架上,所述混料仓的底部呈半圆形状,所述横轴两端分别转动安装于机架两端,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横轴的一端联动连用于驱动横轴转动,所述横...
李亚敏王涛徐临超李家宝
真空熔覆+化学镀熔-镀复合涂层的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真空熔覆+化学镀熔‑镀复合涂层的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涂层的结构分为真空熔覆镍基碳化钨复合层、过渡层、扩散影响区以及在复合熔覆层表面化学镀Ni‑P‑GO复合镀层。镍基碳化钨复合材料涂层与基体冶金熔合,WC硬质颗粒分布在球形镍...
杨贵荣潘照霞李欧阳宋文明李亚敏马颖
文献传递
Cu含量对γ-Ni相影响的第一性原理被引量:2
2021年
基于第一性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从原子尺度上分析了Cu元素含量的变化对镍基合金基体相γ-Ni相的影响.计算了掺杂前后不同体系的晶胞总能量、形成热、结合能、态密度以及电荷密度,分析了掺杂前后不同体系的稳定性.结果表明:Cu原子的掺杂使γ-Ni相的形成热和结合能的绝对值降低,并且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大,形成热和结合能的绝对值也相应降低,表明Cu的掺杂降低了体系的稳定性,Cu含量越高体系的稳定性越差;Cu的掺杂降低了体系的硬度、抗变形能力以及原子间的定向键和结合能力,使体系的延性降低.引起这些变化的本质原因是Cu原子的掺杂改变了体系中Ni原子周围的电荷分布以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趋势相一致.
李亚敏江璐刘洪军
关键词:CU含量第一性原理Γ相电子结构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