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洪新

作品数:6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理学
  • 3篇机械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主题

  • 4篇原子
  • 3篇原子束
  • 3篇能级
  • 3篇二能级
  • 2篇能级原子
  • 2篇宽带
  • 2篇激光冷却
  • 2篇二能级原子
  • 1篇调谐
  • 1篇调谐技术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频移
  • 1篇驻波场
  • 1篇相关函数
  • 1篇冷却原子
  • 1篇漫反射
  • 1篇密度矩阵
  • 1篇积分球
  • 1篇光场
  • 1篇红移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6篇陈洪新
  • 5篇王育竹
  • 2篇李佛生
  • 2篇蔡惟泉
  • 1篇刘亮
  • 1篇刘亮

传媒

  • 2篇量子电子学报
  • 2篇中国激光
  • 1篇第五届全国量...
  • 1篇第七届全国量...

年份

  • 1篇1996
  • 2篇1994
  • 3篇199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宽带近共振光作用下的二能级原子束冷却理论
1992年
本文报道了宽带近共振光作用下的二能级原子束冷却理论,文中详细研究了在光场的正频部分为∑a_jexp(-iω_jt)(其中ω_j为频率)的光场和二能级原子束反方向作用情况下的理论,得到了在T_p大于1/△情况下的原子运动的主方程(半经典理论),并计算了在宽带光中心频率和Na原子频率的失谐为负时的辐射压力,计算表明Na原子束在纵向的速度被减小,同时原子束速度分布宽度被压缩。
陈洪新刘亮王育竹
关键词:二能级原子NA原子宽带半经典理论
宽带近共振光作用下的二能级原子束冷却理论
本文报道了宽带近共振光作用下的二能级原子束冷却理论,文中详细研究了在光场的正频部分为∑aexp(-iωt)(其中ω为频率)的光场和二能级原子束反方向作用情况下的理论,得到了在T大于1/△情况下的原子运动的主方程(半经典理...
陈洪新刘亮王育竹
文献传递
三光场共振辐射压力
1992年
理论计算表明,在弱驻波场情况下,对一个二能级原子,其冷却极限温度Tmin=hΓ/kb。其中,Γ是原子激发态的自发辐射率的一半,kb为玻耳兹曼常数。但在实际的粘团实验中,使用三对相互垂直的驻波场相交于一点与原子相互作用,原子在该粘团中得到冷却,直至极限温度。显然该极限温度不能简单地用驻波场得到结果。我们认为有必要研究二能级原子在多于二个光场中的运动情况。
陈洪新
关键词:二能级原子驻波场相关函数密度矩阵
积分球中的红移漫反射激光冷却
<正>本文报道了利用积分球中漫反射激光使原子束减速和冷却的实验。当负失谐的激光束进入壁内涂有漫反射材料的空心球腔后,如果腔壁的反射率足够高,腔内将形成各向同性的均匀光场,热原子束通过积分球时,某一特定速度的原子将与特定角...
蔡惟泉陈洪新李佛生王育竹
文献传递
原子束在漫射光中的激光减速被引量:1
1994年
报道了利用红移漫射光冷却原子的新机制。理论计算了二能级原子在这一光场中所受的辐射压力,在实验上观测到了钠原子束在负失谐漫射光中的减速。
陈洪新蔡惟泉束伟李佛生王育竹
关键词:原子束
利用空间多普勒调谐技术冷却原子及其速度单一化
1994年
本文理论计算了用圆锥管内多次全反射激光而产生的多普勒频移来冷却原子束的机制。给出了最佳冷却原子束的圆锥管的夹角、长度、反射次数及激光入、出射角等参数。理论计算了原子束经过圆锥管冷却的速度分布情况。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两个长130cm的锥形管来冷却原子束,选用合适的失谐量可使极大部分速度小于1200m/s的原子冷却到8lm/s,并且可得到单一速度的高亮度的原子束。
陈洪新束伟王育竹
关键词:多普勒频移激光冷却原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