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杭
- 作品数:27 被引量:106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五脏应时”理论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病因病机被引量:1
- 2024年
- 内外合邪为儿童过敏性紫癜主要病因,四时之气不同,应时之脏不同,时令之邪不同,其病因病机也不同。春季,其病机或为伏邪遇外邪诱发,或为外邪与肝之相火相合,或为风邪犯络,治疗应顺应气之升发之性,引伏邪外出,不用寒凉之品遏制肝气,同时兼顾祛风散邪;夏季,其病机或为阳气过亢损伤络脉,或为热入血分,或为气不摄血,治疗应清热降气,凉血养阴,兼顾活血化瘀;秋季,其病机或为湿热之邪被肃降之气所遏,或为外邪犯卫,或为燥邪伤津,瘀血伤络,治宜清宣伏邪,益气养阴,兼顾润燥;冬季,其病机或为腠理郁闭,热无以散,或为外邪犯肾,或为寒邪客络,治疗应顺应冬之封藏之性,避免他邪干肾,恢复肾中阴阳平衡,兼顾发散风寒之邪;脾应长夏,主运化,主四时,四季均应顾护脾胃。基于“五脏应时”理论对儿童过敏性紫癜进行辨治,既考虑了人的因素,又考虑了天的因素,体现了《素问·气交变大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思想。
- 刘华任献青苏杭李盼盼孙宇莹丁樱
- 关键词:儿童过敏性紫癜五脏应时天人相应病因病机
- 基于伏邪损络理论探讨腹型过敏性紫癜引起紫癜性肾炎的病机及分期辨治
- 2024年
- 腹型过敏性紫癜病位在脾胃肠络,紫癜性肾炎病位在肾络,肾络伏毒是紫癜性肾炎发生的夙根。伏邪损络是腹型过敏性紫癜向紫癜性肾炎传变的核心病机,脾胃受损,邪气以络脉为通道易引动肾络伏邪,而发为紫癜性肾炎。早期肺脾卫外不固,肾络与皮毛相应,外邪趁虚引动肾络伏热,应及时祛风清热、调脾舒络;中期气机升降失常,易引起气滞血瘀、痰湿内生,导致“络脉不通”,加重肾络瘀阻,应化瘀祛痰、运脾通络;后期气血亏损,不荣于络,应治以补气升阳、健脾养络,使络脉气血充盈,诸症皆安。
- 范晓青任献青刘华苏杭袁振华
- 关键词:腹型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络病理论伏邪理论
- 河南省86例儿童新冠肺炎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患儿的中医临床特征及证候分布规律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分析河南儿童新冠肺炎奥密克戎变异株患儿的中医临床特征及证候分布规律,为进一步优化河南儿童新冠肺炎奥密克戎变异株中医辨证诊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至八版,结合回顾新冠肺炎临床特征相关文献,咨询医疗救治专家经验,制订“河南儿童新冠肺炎奥密克戎变异株中医临床调查表”。采集86例患儿一般资料、临床症状、舌脉、理化检查、治疗用药等信息,采用双采双检法进行核酸转阴测定;采用描述性分析法、样品聚类法、二次归一统计分析法对临床症状、证候规律、舌脉进行分析,探讨儿童新冠肺炎奥密克戎变异株患儿的中医临床特征及证候分布规律。结果:(1)一般资料:共收治患儿86例,性别比为11.39;平均年龄9岁;中位潜伏时间6(1,11) d;无症状型6例(6.96%),轻型73例(84.9%),普通型7例(8.14%),重型以上0例。(2)实验室检查:核酸转阴中位时间18(5,31) d。(3)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有痰、流涕、鼻塞、纳差等呼吸道症状为主。(4)证候分布:风热袭表证66例(76.74%),其中兼夹他证6例、伤阴14例;风寒束表证16例(18.60%),其中兼夹他证5例、伤阴2例;风燥犯表证2例(2.33%);痰热蕴肺证2例(2.33%),其中兼夹他证1例。(5)证候传变:86例患儿证候无传变者75例(87.2%);风热袭表证传变7例;风寒束表证传变4例。结论:河南儿童新冠肺炎奥密克戎变异株核心病机为风热袭肺,中医证型以风热袭表证为主,经扶正祛邪治疗后,大部分患儿未出现证候传变,证候传变患儿则以卫分顺传气分为主,少数出现卫分证直传阳明;经治疗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核酸全部转阴。
- 孙晓旭任献青闫永彬丁樱张霞段凤阳刘玲玲苏杭苏素静张勇
- 关键词:儿童证候
- 基于伏邪理论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分期防治被引量:7
- 2022年
- 基于伏邪理论,认为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关键病机为伏邪潜内、外因触发。根据伏邪在体内具有“动、留、伏”的变化特点,结合临床症状,将儿童过敏性紫癜分为急性期、缓解期、稳定期。急性期“引而邪动”,应驱除外感邪气,并区分内因之伏风、伏热、伏积、伏湿、伏瘀,分别治以祛风邪、清伏火、消积滞、利湿热、通血络;缓解期“余邪留存”,应扶助正气、清除余邪,治以补肾固本、顾护脾胃、解毒化瘀通络;稳定期防止“伏而后发”,应祛除外感时令之邪,调整体质偏颇,预防紫癜复发。
- 胥晓琦孙宇莹任献青苏杭张霞丁樱翟文生黄岩杰
-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伏邪儿童
- 中医药对雷公藤多苷所致雄性生殖损伤防治的研究进展
- 近年来,随着雷公藤多苷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及其疗效的认可,其毒副作用日渐成为关注的重点,而生殖损伤大大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文章从中医药角度对雷公藤多苷所致雄性生殖损伤防治的文献研究进行综述,为雷公藤多苷的安全应用提供保障.
- 苏杭任献青
- 关键词:雷公藤多苷中药治疗药理作用
- 基于“肾与三焦相通”探析儿童紫癜性肾炎临床诊治被引量:4
- 2021年
- 三焦与肾关系密切。儿童紫癜性肾炎病机可以从邪犯上焦、毒滞中焦、浊留下焦3个方面考虑。上焦宜宣散,方以银翘散加减透邪外出;中焦宜疏通,若毒邪壅盛、阻滞气机,方以犀角地黄汤加减清热化湿,若脾虚兼邪实,方以参苓白术散加减健脾利湿;下焦宜补虚,若肾阴亏虚、内生火热,方以知柏地黄丸加减滋阴降火,若肾阳虚衰、失于温煦,方以右归丸加减温补肾阳。
- 朱荣欣任献青丁樱苏杭张凯蔡明阳
- 关键词:紫癜性肾炎儿童
- 从正虚邪恋论治小儿慢性咳嗽经验
- 2024年
- 认为正虚邪恋导致气机升降失常是小儿慢性咳嗽的主要病机,其中以肺脾肾三脏虚损为发病之本,痰饮、食积、郁火留恋体内为发病之标。临证主张以扶正补气、祛邪调气为治疗大法,方用玉屏风散为基础方。针对肺气虚证,方以玉屏风散加减以补肺固表治本;肺脾气虚证,方以玉屏风散合参苓白术散加减以补肺健脾、补运兼施;肺肾气虚证,方以玉屏风散合苏子降气汤加减以补肺益肾、纳气归元。同时兼用祛痰、消食导滞、疏肝泻火等法清除有形实邪,以期标本同治,气机升降如常则咳嗽自止。
- 张淑孜于轶文邢琼琼苏杭丁子超袁振华丁樱于素平任献青
- 关键词:慢性咳嗽正虚邪恋气机升降儿童
- 基于“肾应冬”理论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发病与防治被引量:12
- 2022年
- 儿童过敏性紫癜发病特点符合“肾应冬”理论内涵,冬季阴气盛阳气微,人应天,阳气潜藏于肾,卫表阳气不足,易受邪侵,发为紫癜。“肾应冬”理论可从天人相应、伏邪遇感触发、络脉受损、玄府怫郁致病等角度阐明。有效减少儿童过敏性紫癜发病的方法为顺应肾之封藏之性,避免他邪干肾;发病后防止病邪传变的方法为解伤阳之外邪,清干肾之内邪,恢复肾潜阳封藏之性;病情缓解后防止复发的方法为养肾固卫,兼顾他脏。依据不同时期病机特点,分为未病期、卫虚邪犯期、邪盛入里期、正虚邪恋期进行防治。
- 刘华任献青任献青许爽苏杭
- 关键词:儿童过敏性紫癜肾应冬天人相应
- 中医药治疗过敏性紫癜的动物实验研究进展
- 2024年
-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系统性血管炎,中医称之为“斑毒”“紫癜风”“葡萄疫”。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该病与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失衡、细胞因子分泌异常、凝血与纤溶机制紊乱等因素相关,但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明确。此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复发率高,肾受损比例高,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社会危害性大。众多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HSP临床疗效良好,但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明晰。近年来,随着HSP动物模型的建立,开展了大量的动物实验进行中药疗效机制的研究,但缺乏较系统的、细致的综述,故对近十年中医药治疗HSP的动物实验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从中医药在缓解IgA1异常糖基化、调节Th1/Th2及Treg/Th17免疫失衡、减少循环免疫复合物、抑制炎症反应等方面作出归纳和总结,以期为中医药治疗HSP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启发新的研究思路。
- 苏杭张淑孜任献青
-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动物实验研究中医药
- 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后感染Delta变异株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儿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通过比较接种/未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简称新冠疫苗)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儿的临床特征,为儿童COVID-19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将2021年11月3日至12月17日河南省定点救治医院收治的接种新冠疫苗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的COVID-19患儿11例纳入接种疫苗组,同期住院的未接种新冠疫苗感染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的COVID-19患儿31例纳入未接种疫苗组,回顾性收集两组患儿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性别构成和疾病分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咳嗽、咳痰、发热等临床症状发生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血肌酐水平升高发生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疫苗组患儿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明显低于未接种疫苗组(P<0.05)。两组患儿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增高发生率及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疫苗组患儿B淋巴细胞和总T淋巴细胞(CD3+)计数低于未接种疫苗组(P<0.05)。接种疫苗组患儿在入院时、病程第2周的IgG阳性率均高于未接种疫苗组(P<0.05)。在病程第1周、第2周接种疫苗组患儿新型冠状病毒核酸Ct值较未接种疫苗组增高(P<0.05)。结论接种新冠疫苗可能会减少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对患儿心肌的损害,接种新冠疫苗后再感染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的患儿,更需警惕其免疫功能受损。
- 苏杭张霞段凤阳任献青闫永彬丁樱
- 关键词:疫苗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