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 作品数:49 被引量:58 H指数:4 供职机构: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文化科学 更多>>
一种水稻萌发耐淹性QTL位点、与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及应用 本发明属于分子标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稻萌发耐淹性QTL位点、与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及应用。本发明以立糯852为母本、籼稻品种IR42为父本进行杂交,以杂交F<Sub>l</Sub>代连续自交、回交后得到的群体为材料,... 张静 李晨 刘清 江立群 吕树伟 孙炳蕊 毛兴学 于航 陈平丽一种提高水稻穗瘟抗性的基因GF14e、蛋白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水稻穗瘟抗性的基因GF14e、蛋白及其应用,所述基因具有如SEQ?ID?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首次证明了水稻基因GF14e是水稻穗瘟抗性的功能基因,该基因的克隆和生物学功能验证对于水稻稻瘟病... 刘清 朱小源 刘斌 赵均良 毛兴学 王晓飞普通野生稻和亚洲栽培稻种质资源中Hsp101基因的遗传变异分析 2024年 【目的】Hsp101基因是调控水稻耐热性的关键基因,然而其在水稻种质资源中的遗传变异和演化模式所知有限。分析Hsp101基因在普通野生稻和亚洲栽培稻中的遗传变异,为发掘优良的耐热基因资源奠定基础。【方法】利用检索和整理得到的3325份普通野生稻和亚洲栽培稻种质资源基因组测序数据,使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所得到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小片段插入缺失(InDel)变异开展Hsp101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和基因变异单倍型分析。【结果】基于基因组重测序分析得到的高质量遗传变异数据,在Hsp101基因区间内检测到471个遗传突变位点,其中能改变氨基酸编码的非同义变异位点有94个,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间分化指数分析表明栽培稻中的遗传多样性明显较低,普通野生稻与籼稻和粳稻的遗传分化明显。单倍型分析共发现8种主要单倍型,普通野生稻含有除Hap6外的7种单倍型,籼稻单倍型以Hap1为主,粳稻单倍型以Hap2为主。进一步对单倍型进行网络分析和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野生稻单倍型Hap8可能是Hsp101较为古老的等位基因。此外,对3个籼粳间的遗传变异位点进行PCR扩增测序的验证,发现Hsp101基因在籼稻和粳稻中的特异变异是存在的。【结论】发掘鉴定了Hsp101基因上的94个非同义变异及8种主要的基因变异单倍型。该基因的栽培稻单倍型均由野生稻单倍型演化而来,籼稻与野生稻的分化程度比粳稻和野生稻的分化程度更低,推测籼稻的遗传分化时间比粳稻早,籼稻和粳稻在Hsp101基因位点的遗传差异可能与所处环境的自然温度胁迫相关。 刘悦 江立群 吕树伟 孙炳蕊 李晨 刘清 于航关键词:水稻 亚洲栽培稻 普通野生稻 种质资源 一种稻米DNA的提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米DNA的提取方法,包括步骤:取大米粉末,加入DNA提取液,75℃水浴30‑40min;离心取上清液,加入醋酸钠混匀,然后加入异丙醇混匀,‑20℃放置20‑30min;离心弃上清;沉淀物用70~75%的... 杨梯丰 张少红 刘斌 赵均良 刘清文献传递 一种调控水稻白叶枯病抗性的MYB21基因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控水稻白叶枯病抗性的MYB21基因及其应用。调控水稻白叶枯病抗性的基因MYB21,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的58‑915位碱基所示。本发明首次证明了水稻基因MYB21是水稻白叶枯病的功能基因,... 杨武 刘清 张少红 赵均良 刘斌 陈洛 刘维 成太辉文献传递 农业种植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农业种植监测装置,包括立柱,所述立柱上方两侧均设置有光伏板,所述光伏板的顶部和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横杆,两个所述横杆的内部开设有贯穿式通孔,两个所述横杆的正面均开设有开口,所述光伏板的正面设置有清理机构;... 孙炳蕊 刘清 毛兴学 李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种质资源研究60年:成就与展望 被引量:14 2020年 稻种资源是水稻科学研究的重要物质基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建院60年来,持续开展了稻种资源收集、保存、鉴定、创新和利用等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已收集保存国内外栽培稻资源18800多份、野生稻资源5158份;研究建立了水稻种质中期库和野生稻圃,确保稻种资源长久安全保存和利用;系统开展了稻种资源农艺性状、抗病虫、抗逆性、品质等性状的鉴定评价,以及资源遗传多样性、分类、核心种质构建、基因挖掘等基础研究;开展种质创新和利用研究,育成大批优良品种应用于生产。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利用优异稻种资源选育水稻优良品种1000个以上,其中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推广面积达66.67万hm2以上的品种有31个;“十五”以来向国内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提供栽培稻、野生稻资源累计近6000份次,充分展现了种质资源公益性作用。但在国外资源引进、优异基因挖掘与利用等方面仍显不足。拟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通过多学科、多组学相结合,统筹开展稻种资源各项研究工作,促使资源研究再上新的台阶。 潘大建 李晨 范芝兰 孙炳蕊 陈文丰 江立群 张静 吕树伟 刘清 毛兴学关键词:水稻种质资源 一种便于调控的水稻耐盐鉴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调控的水稻耐盐鉴定装置,包括支架,本装置通过开设在培养槽内部的连通孔实现了内部培养液之间的相互流通,进而为后续的浓度控制提供便捷。安装在培养槽一侧的盐度检测剂用于实时检测培养槽内部的盐度,并通过数... 孙炳蕊 刘清 李晨 江立群 吕树伟 张静 毛兴学 于航 陈文丰 范芝兰 潘大建泛素受体蛋白OsDSK2b负向调控水稻叶瘟和渗透胁迫抗性 2023年 泛素受体蛋白DSK2(dominant suppressor of KAR2)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在水稻抗病和渗透胁迫中的作用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发现OsDSK2b受多种逆境的调控,该基因的表达水平在稻瘟病菌侵染和20%PEG-6000处理后显著降低。时空表达分析表明OsDSK2b基因在三叶期幼苗中的表达水平最高,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该蛋白定位于细胞质。接种稻瘟病菌(GD08-T13和Guy11)后,敲除植株的病斑面积约为0.05 cm^(2)和0.10~0.13 cm^(2),远小于野生型植株的病斑面积(0.24 cm^(2)和0.31 cm^(2))。敲除OsDSK2b显著增强水稻的叶瘟抗性。而且在病原菌侵染后,敲除植株中病程相关蛋白(PR)基因的表达受到明显诱导。敲除OsDSK2b也显著增强水稻的渗透胁迫抗性,20%PEG-6000模拟渗透胁迫处理后,OsDSK2b敲除植株的存活率为58.3%~74.0%,显著高于野生型植株的存活率(17.0%)。OsDSK2b敲除植株的离子渗透率和植株失水率则显著低于野生型植株。扫描显微镜的结果表明,无论在20%PEG-6000处理前后,敲除OsDSK2b能够促进气孔的闭合,且在20%PEG-6000处理后,这种促进作用会更强。此外,qRT-PCR结果表明,在20%PEG-6000处理后,OsDSK2b敲除植株中DREB基因以及脱落酸(ABA)合成或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野生型植株,且敲除植株ko6和ko14的内源ABA含量分别为314.2 ng g^(-1)和344.4 ng g^(-1),显著高于野生型植株的内源ABA含量(206.8 ng g^(-1)),揭示OsDSK2b参与调控渗透胁迫的过程同时涉及ABA依赖和ABA非依赖途径。本研究通过解析OsDSK2b基因在水稻应对生物与非生物胁迫时所发挥的调控作用,为水稻抗性品种的选育提供了新的候选基因。 丁杰荣 马雅美 潘发枝 江立群 黄文洁 孙炳蕊 张静 吕树伟 毛兴学 于航 李晨 刘清关键词:渗透胁迫 DREB 一种用于检测水稻耐盐性的培育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水稻耐盐性的培育装置,包括放置箱,所述放置箱一侧铰接转动门,所述转动门一侧固接把手,所述放置箱内底面均匀固接多个培育盒,所述培育盒内底面设有通过孔,所述通过孔内固接密封圈外圈,所述密封圈内圈接... 孙炳蕊 江立群 吕树伟 李晨 刘清 张静 毛兴学 于航 陈文丰 范芝兰 潘大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