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洪彪

作品数:4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疗效
  • 2篇静脉
  • 1篇大隐静脉
  • 1篇大隐静脉剥脱
  • 1篇大隐静脉剥脱...
  • 1篇导管溶栓
  • 1篇导管溶栓治疗
  • 1篇动脉病变
  • 1篇动脉再狭窄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血管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隐静脉
  • 1篇硬化剂
  • 1篇再狭窄
  • 1篇溶栓
  • 1篇溶栓治疗
  • 1篇深静脉

机构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4篇洪彪
  • 3篇董波
  • 1篇叶猛
  • 1篇季黎明
  • 1篇陈燕
  • 1篇赵文穗
  • 1篇蒋晓华
  • 1篇邱琼
  • 1篇王艳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年份

  • 3篇2018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剂量尿激酶经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尿激酶在经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使用经导管溶栓治疗DVT,并按尿激酶用量、给药频率将患者分组,比较溶栓效果及随访结果差异。结果:100例患者治疗前后凝血指标结果显示尿激酶溶栓对纤维蛋白原(Fg)、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的影响较大(P<0.05)。尿激酶剂量及频次分别为12.5万U/d、25万U/d、50万U/d,血栓溶解率分别是(44.65±6.29)%、(54.10±6.74)%及(55.01±7.85)%,12.5万U/d用量血栓溶解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激酶相同用量患者,2次/d的血栓溶解率高于1次/d(P<0.05)。出院后随访,患者一般情况渐渐明显改善,且随访期间各指标总体评分渐改善(P<0.05)。出院后1年肢体沉重、肿胀感基本消失。结论:尿激酶每日用量在25万U能达到较高的血栓溶解率和低的出血风险,且增加每日尿激酶给药频率,可以提高血栓溶解率。
董波王暐王夕栩汪恒王珏龚亦群洪彪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尿激酶腔内技术导管溶栓
激光闭合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术与大隐静脉剥脱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短期疗效比较被引量:23
2018年
目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比较激光闭合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术与大隐静脉剥脱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220例(患肢289条),随机分组后分别采用激光闭合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术(A组,110例)和大隐静脉剥脱术(B组,110例)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不同时间点临床严重程度评分及CEAP分级、不同时间点超声检测大隐静脉主干闭合情况和反流情况等。结果:A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平均恢复时间等方面均较B组有所缩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术后隐神经损伤、皮下血肿、瘀斑等并发症也较B组明显减少。术后随访两组CEAP分级及临床严重程度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再通率均较低,且均无完全未闭塞发生。结论:与大隐静脉剥脱术相比,激光闭合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并取得相同的治疗效果。
董波洪彪王珏王夕栩汪恒龚亦群王暐
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激光闭合术
球囊扩张压力、时间及周期对动脉再狭窄与外膜滋养血管增生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压力、时间、周期球囊扩张后动脉外膜滋养血管增生与动脉再狭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80例,术前CT血管造影(CTA)提示股浅动脉狭窄超65%。根据球囊扩张压力、时间、周期不同分为4组:Ⅰ组(n=20)6 atm,2 min×1次;Ⅱ组(n=20)10 atm,2 min×1次;III组(n=20)6 atm,4 min×1次;Ⅳ组(n=20)6 atm,2 min×2次,间隔5 min。于术前、术后3 d、术后3个月行踝肱指数测定(ABI)、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评估不同球囊扩张压力、时间及周期对ABI、动脉狭窄程度、血流动力学改善程度影响,并评估与滋养血管关系。结果不同压力、时间及周期球囊扩张术后3 d均能明显改善患者ABI指数、狭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个月ABI指数、狭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均较术后3 d明显降低(P<0.05),而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且与术前、术后动脉外膜滋养血管增生情况相一致。结论球囊扩张可导致动脉内膜显著增厚,动脉外膜VV显著增生,并且当球囊扩张压力超过一定程度,增生的强度与球囊扩张的压力、时间和周期无显著相关性。
董波叶猛王暐王夕栩龚亦群洪彪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球囊扩张动脉再狭窄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团队管理模式及其效果评价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团队管理模式,并评价其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实施团队管理前)在上海市同仁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和血管外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2 850例,及2014年1—12月(实施团队管理后)在上海市同仁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和血管外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3 182例。建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团队管理工作组和流程。比较实施团队管理前后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LEAD)的筛查率,糖尿病性LEAD住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住院费用,糖尿病性LEAD患者血糖、血脂、血压达标率及医疗费用支出、门诊便利性、住院便利性满意度和下肢动脉病变知晓评分。结果实施团队管理后糖尿病性LEAD筛查率高于实施前〔6.88%(212/3 182)比4.49%(128/2 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团队管理前后糖尿病性LEAD住院患者分别为182、206例,实施团队管理后患者平均住院天数〔(10.8±1.2)d比(13.8±1.5)d〕、平均住院费用〔(21 434±2 245)元比(26 878±3 212)元〕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团队管理前后糖尿病性LEAD患者分别为362、446例,实施团队管理后患者血糖〔46.0%(205/446)比33.1%(120/362)〕、血脂〔43.9%(196/446)比31.8%(115/362)〕达标率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疗费用支出〔(67.3±13.3)分比(28.2±3.1)分〕、门诊便利性〔(84.6±9.2)分比(67.1±7.4)分〕、住院便利性〔(71.3±8.8)分比(49.2±5.4)分〕满意度和下肢病变知晓〔(79.2±9.7)分比(54.1±9.5)分〕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团队管理有助于LEAD早期筛查,共同管理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血糖、血脂控制;有助于降低医疗费用支出,提高患者满意度。
季黎明赵文穗洪彪陈燕邱琼王艳蒋晓华
关键词: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