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脉介入手术的导管室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冠脉介入手术的导管室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方法将行冠脉介入手术的79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观察组),选择同期未实施导管室护理风险管理行冠脉介入手术患者68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发生的护理风险情况,分析总结导管室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结果观察组出现护理风险发生率2.53%显著低于对照组1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导管室护理风险管理,提高护理人员责任意识,使护理人员主动查找安全隐患,并采取积极预防对策,可有效预防风险,降低风险发生率,从而提高手术安全度。
- 余芳胡校云
- 关键词:导管室冠脉介入手术护理风险
- 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干预被引量:24
- 2017年
-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62例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随访6个月时的治疗依从性和6 min步行距离。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32%,较对照组的70.97%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87.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52%,观察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为(505.23±54.84)m,明显长于对照组的(447.31±43.75)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改善近期预后。
- 曾柏华曾珍余芳
-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护理依从性疗效
- 综合性介入导管室的护理质量控制效果并总结其体会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分析探讨综合性介入导管室的护理质量控制效果。方法随机选取42名不同科室的介入医生,采取本院自拟的介入医生满意调查表对综合性介入导管室和专科介入导管室的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进行评估和对比,其中将关于综合性介入导管室的调查表作为观察组(n=42),将关于专科介入导管室的调查表作为对照组(n=42)。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总分(91.54±1.4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8.74±1.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6986,P=0.0000);观察组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中器械外观亮度96.2%显著高于对照组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294,P=0.0447);观察组器械关节灵活度94.4%明显高于对照组79.0%(x^2=10.2835,P=0.0013);观察组器械咬齿黑条96.5%显著高于对照组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1700,P=0.0008);观察组器械锈斑94.6%显著高于对照组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0740,P=0.0005);观察组包布指示卡97.6%明显高于对照组81.3%(x^2=14.0771,P=0.0002);观察组包布清洁度100%均分别高于对照组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3389,P=0.0000)。结论综合性介入导管室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进而提高介入医生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余芳
- 关键词:护理质量
- 品管圈活动提高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患者DTB达标率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心内科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患者就诊至首次PCI的时间(DTB)达标率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活动主题,对影响急诊PCI患者DTB达标率的现状问题调查进行要因分析,建立并落实相应质量改进措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急诊PCI患者DTB达标率从40%上升到76%;圈员们在团队精神、品管圈方法运用等方面的能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有效地提高了DTB达标率,明显提高了急救护理质量;同时,圈员的护理科研意识和质量管理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 余芳
- 关键词:品管圈急诊PCI
- 手法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骨折后肘关节粘连临床观察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中医手法结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对骨折后肘关节粘连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骨折后肘关节粘连的患者70例,依据抽签方法划分为各有35例的两组,均行术后康复训练等恢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行手法治疗,治疗组行手法结合桃红四物汤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P<0.05);治疗组Mayo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及血清IL-1、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手法结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可改善骨折后肘关节粘连症状,促进关节功能好转。
- 余芳高泓一付霞丽王辉高俊杨法宝
- 循证护理模式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康复锻炼遵从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了循证护理模式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康复锻炼遵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接受治疗的63例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康复锻炼总遵从率。结果护理后对照组总遵从率为77.42%,观察组为1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行循证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康复锻炼遵从性。
- 余芳付霞丽
- 关键词:循证护理康复锻炼遵从性
- 自制上肢约束带在经肱动脉穿刺行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自制上肢约束带在经肱动脉穿刺行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4例不能经桡动脉而改从肱动脉穿刺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穿刺点加压包扎止血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措施外,使用上肢约束带固定肘关节。比较两组术后不适症状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压迫止血操作时间、止血成功率、出血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舒适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上肢约束带是一种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的辅助动脉止血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余芳
- 关键词:经皮冠脉介入肱动脉穿刺约束带
- 情景短片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前中的应用及效果
- 2016年
- 目的探讨情景短片对拟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3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主要采用口头宣教、图文宣教、健康教育处方等形式;观察组除常规健康教育措施外,组织患者及其家属集中观看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情景短片,并进行个别指导。比较2组患者的遵医行为以及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以及健康教育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拟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术患者采用观看情景短片比常规方法更能提高健康教育效果以及患者的遵从性。
- 余芳
-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健康教育
- 不同清创时间与开放性骨折创口感染率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分析不同清创时间与开放性骨折创口感染率的相关性,为临床预防与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骨科收治的开放性骨折病历124份为研究样本,按清创时间不同分为G1组(骨折损伤后6 h以内)、G2组(骨折损伤后6~12 h)、G3组(骨折损伤后12~24 h)、G4组(骨折损伤后24~48 h),回顾性分析四组清创术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比较四组创口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分析清创时间与开放性骨折创口感染率的相关性。结果:G1组清创术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与G2组、G3组、G4组比较显著较短(P<0.05);G1组创口感染率6.4%、并发症发生率9.7%显著低于G2组、G3组、G4组(P<0.05);清创时间与创口感染率呈正相关(r=0.751,P<0.05)。结论:彻底清创是预防与治疗开放性骨折感染的关键举措,应尽量在骨折损伤后6 h内进行清创术,降低创口感染率。
- 余芳付霞丽
- 关键词:清创术开放性骨折
- 介入导管室不安全因素对护理工作的影响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为了分析介入导管室诸多不安全因素及其对护理工作的影响,对我院导管室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了解、调查,对介入导管室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导管室存在护理记录不完善、医嘱记录不完善、人力资源不足、抢救设备不完善、护患沟通不够、对患者疾病情况了解不够、缺乏有效的质量监控人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专业知识掌握不够等多种不安全因素,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专业知识的能力,提高护理工作的责任心以及职业素质,才能将介入导管室不安全因素降到最低。
- 余芳胡校云
- 关键词:介入导管室不安全因素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