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晓文

作品数:29 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头痛
  • 10篇偏头痛
  • 6篇血管
  • 6篇受体
  • 3篇治疗偏头痛
  • 3篇缺血
  • 3篇卒中
  • 3篇相关肽
  • 3篇基因
  • 3篇基因相关肽
  • 3篇降钙素
  • 3篇降钙素基因
  • 3篇降钙素基因相...
  • 3篇降钙素基因相...
  • 3篇钙素基因相关...
  • 2篇血管性水肿
  • 2篇血性
  • 2篇阳性
  • 2篇溶栓
  • 2篇生物标志

机构

  • 27篇滨州医学院附...
  • 4篇滨州医学院
  • 1篇胜利油田中心...
  • 1篇博兴县人民医...

作者

  • 27篇宋晓文
  • 22篇陈金波
  • 9篇董晓梦
  • 8篇苏毅鹏
  • 7篇李斌
  • 7篇鲁文先
  • 3篇刘曼
  • 2篇庄福聚
  • 2篇贾瑞
  • 2篇冯波
  • 2篇张颖
  • 2篇耿延磊
  • 2篇李斌
  • 2篇张颖
  • 1篇徐文香
  • 1篇耿学川
  • 1篇王倩
  • 1篇鹿树军
  • 1篇李红
  • 1篇张雪

传媒

  • 6篇中风与神经疾...
  • 6篇滨州医学院学...
  • 5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K_(ATP)通道在偏头痛致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23年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主流学说有:血管源性学说、三叉神经血管学说。近期研究发现钾离子通道与偏头痛发生相关,包括:双孔钾通道(K_(2P))、ATP敏感钾通道(K_(ATP))、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_(KCA)),其中K_(ATP)通道最有可能介导偏头痛的发生,可能成为治疗偏头痛的新靶点。本文通过综述近年来K_(ATP)与偏头痛关系的相关研究及其两者之间的潜在联系,为寻找偏头痛药物治疗新靶点提供理论基础。
张威宋维伟宋晓文董晓梦庄伟(综述)陈金波
关键词:偏头痛钾通道KATP通道
天麻制剂通过腺苷途径治疗偏头痛相关的分子机制研究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讨天麻制剂各有效成分对偏头痛模型大鼠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与腺苷A1受体(adenosine A1 receptor,A1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PF级雄性SD大鼠84只随机分为7组(n=12):假手术组(A组/阴性对照组)、电刺激三叉神经节(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the trigeminal ganglion,ESTG)模型组(B组)、舒马普坦干预组(C组/阳性对照组)、天麻素干预组(D组)、对羟基苯甲醇干预组(E组)、香英兰醇干预组(F组)、β-谷甾醇干预组(G组)。通过建立ESTG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免疫荧光及Western-Blot技术检测天麻制剂各有效成分对CGRP与A1R表达的影响。结果与A组相比,B组大鼠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 ganglia,TG)、三叉神经脊束尾核(trigeminal nucleus caudalis,TNC)中的CGRP表达明显增高,A1R的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B组相比,C、D组大鼠TG、TNC中的CGRP表达明显降低,A1R的表达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E、F、G组与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D组大鼠TG、TNC中的CGRP、A1R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预防应用天麻素,与舒马普坦一样可对偏头痛发作起到一定保护作用,而香英兰醇、对羟基苯甲醇及β-谷甾醇对缓解偏头痛的作用疗效甚微,且天麻制剂有效成分中天麻素可通过激活A1R及抑制CGRP表达来抑制偏头痛的发生。
郑海非陈金波宋维伟张德福张颖张颖宋晓文董晓梦苏毅鹏鲁文先李斌
关键词:偏头痛天麻素Β-谷甾醇CGRP
瞬时感受电位香草酸亚家族蛋白1受体在慢性偏头痛大鼠模型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本研究通过炎性汤(IS)反复刺激SD大鼠上矢状窦区硬脑膜建立慢性偏头痛(CM)大鼠模型,探讨瞬时感受电位香草酸亚家族蛋白1(TRPV1)受体在CM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为研究CM发病机制和治疗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假手术组(B组)、CM模型组(C组)及TRPV1受体拮抗剂Capsazepine组(D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Blot、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大鼠硬脑膜、三叉神经节(TG)、三叉神经脊束尾侧核(TNC)中的TRPV1受体、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达量变化。结果 TRPV1受体和CGRP在CM大鼠硬脑膜、TG及TNC上的表达量均增加(P<0.05),通过侧脑室注射Capsazepine药物后明显缓解大鼠疼痛,且TRPV1受体、CGRP表达量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 TRPV1受体通过影响CGRP释放参与CM神经源性炎症反应及痛觉传导,提示TRPV1可能通过TRPV1-CGRP信号通路参与CM病理生理过程。
宋晓文陈金波吴欣彤李斌徐文香鲁文先董晓梦苏毅鹏
关键词:慢性偏头痛
硫胺素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性疾病,其主要病理学特征是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内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导致的神经元纤维缠结、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形成老年斑、神经元缺失、突触功能障碍、颗粒细胞空泡变性、胶质细胞增生等[1]。AD发病的病因及机制十分复杂,研究发现代谢异常,尤其是氧化代谢异常与AD密切相关[2]。硫胺素是氧化代谢关键酶的辅酶,参与体内葡萄糖代谢。硫胺素缺乏(TD)会引起脑葡萄糖代谢异常、认知能力减退、选择性的神经元死亡、炎症免疫反应增强等病理生理学改变[3]。本文从硫胺素视角出发,对AD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为AD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王倩宋晓文冯波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硫胺素代谢紊乱生物标志物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卒中风险预测:ABCD评分及其衍生的评分被引量:5
2017年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是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高危信号,预示着卒中风险显著增高,尤其是在7 d内。对TIA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和分层十分重要。根据TIA患者的卒中危险因素制定了多种简易预测量表,例如加利福尼亚量表、ABCD量表、ABCD2量表等。其中以ABCD评分最为常用,但随着其应用越来越普遍,该量表的缺陷也日益显现。近年来,为了提高预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相继推出了ABCD评分的衍生量表。文章就ABCD评分及其衍生的量表在TIA患者卒中风险预测应用中的发展演变、内容和预测价值进行了综述。
吴欣彤宋晓文陈金波苏毅鹏
关键词:卒中脑缺血
褪黑激素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逐年升高,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目前偏头痛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表明压力、睡眠障碍等与偏头痛周期性发作有密切联系。褪黑激素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尤其在其节律性减少或失调有关的疾病中,如昼夜节律性睡眠障碍、阿尔茨海默病等。偏头痛患者被证明存在时间生物学功能障碍,并且褪黑激素被证明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焦虑、镇痛等作用,因此对褪黑激素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概括,以期为偏头痛的防治提供参考。
谢丹娜陈金波翟庆龄宋晓文
关键词:褪黑激素偏头痛睡眠障碍抗炎
高半胱氨酸与血管性认知损害被引量:3
2020年
血管性认知损害(vascular congnitive impairment,VCI)是指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明显或不明显的脑血管病引起的以认知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组疾病,表现为慢性或隐袭起病并逐渐发展为痴呆。血清高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升高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高Hcy血症与VCI存在联系,可能通过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神经细胞毒性等机制参与认知损害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分析Hcy参与VCI发生和发展的机制,有望为进一步深入研究VCI的发病机制及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庄福聚宋晓文庄伟冯波
关键词:脑血管障碍高半胱氨酸
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胃排空障碍在胃肠超声造影中的表现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研究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的非运动症状—胃排空障碍在胃肠超声造影中的表现。方法对32例门诊及住院的、诊断为早期帕金森病(HY分级Ⅰ~Ⅱ期)并存在胃排空障碍(包括恶心呕吐、早饱、餐后持续性上腹胀满等症状)的患者(PD组)和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胃肠超声造影检查,记录并测量两组入组者在饮入胃肠造影剂后的不同时间点(0~120 min)的胃窦收缩幅度(ACA)、胃窦收缩频率(ACF)、胃动力指数(GMI)、胃排空率(GER)、胃排空时间(GET)、胃壁增厚率、胃蠕动波速度等胃动力参数。结果PD组患者在各时间点的ACA、ACF、GMI及GER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胃窦排空时间大于对照组(P均<0.01);30 min时PD组胃壁增厚率及胃蠕动波速度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的胃排空障碍可借助胃肠超声造影得到有效评估。
董晓梦李斌陈连祥宋晓文王洪财苏毅鹏
关键词:早期帕金森病胃排空障碍
腺苷A_1受体介导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缓解偏头痛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8年
偏头痛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目前三叉神经血管反射学说在偏头痛发病机制的相关学说中占主导地位,神经源性炎性反应及痛觉敏化是该学说的核心部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既是脑循环中最强有力的血管舒张肽,也是三叉神经微血管激活的标志物,其在偏头痛发病过程中发挥协同促进作用。腺苷A_1受体可通过介导腺苷抑制三叉神经血管系统内CGRP释放,进而缓解偏头痛的症状。本文对腺苷A_1受体介导CGRP缓解偏头痛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郑海非陈金波吴欣彤宋晓文张颖
关键词:腺苷A1受体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偏头痛镇痛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后继发口舌血管性水肿1例报道
2022年
阿替普酶(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是一种具有强纤维蛋白特异性的溶栓药物,在血栓形成中对纤维蛋白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及高选择性,通过结合血栓中的纤维蛋白和纤溶酶原,促进纤溶酶的合成,进而溶解血栓。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可显著改善临床预后。但随着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不断推广和深入研究,一些治疗后并发症也引起了关注。除了临床医生最关心的颅内出血外,致命的口舌血管性水肿也不容忽视。
任安艳傅晓凤宋晓文贾瑞张雪葛汝丽
关键词:阿替普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静脉溶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