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松
- 作品数:25 被引量:124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层螺旋CT对胃癌患者TNM分期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检查对胃癌患者TNM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择取2013年5月至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68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所选患者术前行多层螺旋CT检查,以胃壁浸润深度、肿瘤位置及淋巴结转移等为依据对所选患者进行TNM分析,与术后病理组织学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多层螺旋CT的TNM分期中,T分期准确率为75.00%,其中T4准确率最高(P<0.05);N分期准确率为67.65%,其中N2准确率最高(P<0.05);M分期准确率为92.65%,M1准确率最高(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用于术前TNM分期具有高准确性,能通过T分期、N分期、M分期显示胃癌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胡起立宋黎涛黄松盛伟华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胃癌TNM分期
- 双能CT虚拟平扫技术评估胰腺癌周围血管侵犯程度的价值研究被引量:6
- 2020年
- 探讨双能CT虚拟平扫技术对胰腺癌周围血管侵犯程度的评估的应用价值。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月我院27例经手术治疗证实为胰腺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行双能CT增强检查及病理检查。术前双能CT增强检查共评估189条血管,血管侵犯程度分别为:0级114条,1级30条,2级28条,3级12条,4级5条。术前双能CT评估胰腺癌病灶可切除的符合率为97.35%(184/189),敏感性为98.77%(160/162),特异性为88.89%(24/27),阳性预测值为98.16%(160/163),阴性预测值为92.31%(24/26)。术前双能CT评估动脉可切除的符合率为98.75%(79/80),敏感性为100%(68/68),特异性为91.67%(11/12),阳性预测值为98.55%(68/69),阴性预测值为100%(11/11)。术前双能CT评估静脉可切除的符合率为96.33%(105/109),敏感性为97.87%(92/94),特异性为86.67%(13/15),阳性预测值为97.87%(92/94),阴性预测值为86.67%(13/15)。双能CT虚拟平扫技术评估胰腺癌周围血管侵犯程度具有较高准确性,能够协助临床医师制定手术策略。
- 黄松阮娇妮奚月凤沈志鹏宋黎涛
- 关键词:胰腺癌血管侵犯
- 3.0T动态增强MRI联合fPSA/tPSA检测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被引量:7
- 2020年
- 为探究3.0TDCE-MRI联合血清前列腺游离特异性抗原/总特异性抗原(fPSA/tPSA)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效能,选取疑诊PCa患者168例(PCa组)及前列腺增生患者192例(BPH组),均行3.0TDCE-MRI扫描,计算容积转运常数(Ktrans)、对比剂从血管外细胞外间隙返回血浆的速率常数(Kep)及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例分数(Ve);并用ELISA法检测血清fPSA和tPSA水平,计算fPSA/tPSA。结果显示,PCa组患者的Ktrans、Kep、fPSA、tPSA水平均高于BPH组(P<0.05),而fPSA/tPSA低(P<0.05),Ktrans、Kep与血清fPSA/tPSA呈负相关(P<0.05)。三者联合诊断PCa的AUC为0.961,优于单一指标检测,显著提高了对PCa的诊断效能,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 胡起立宋黎涛黄松
- 关键词: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 双能量能谱CT衰减值鉴别尿酸与非尿酸泌尿系结石的价值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探讨能谱CT衰减值区分尿酸和非尿酸泌尿系结石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症状性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4岁),患者行双源双能CT扫描,采用红外光谱分析结石组成。从双能量数据获取图像域虚拟单能图像,在40~190keV单能图像上评估结石衰减值,得到衰减曲线并计算40/190keV衰减比,最后对能谱衰减曲线行定性评估。结果40例患者共69枚结石(平均直径6.6mm),15枚主要由尿酸和54枚主要由半胱氨酸或草酸钙/磷酸盐组成。尿酸结石40/190 keV的衰减比(0.82±0.28)明显低于非尿酸结石(3.69±0.55,t=-3.982,P<0.001)。40/190keV衰减率阈值取1.69,区分尿酸和非尿酸结石准确度为100%。能谱衰减曲线定性分析可显示尿酸和非尿酸结石的独特形状曲线。结论能谱CT可定量和定性的区分尿酸和非尿酸结石。
- 姜明瀚盛伟华黄松孙莉萍宋旭宋黎涛
-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
- MRI多模态分级影像报告对前列腺外周带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析对前列腺外周带癌患者应用MRI多模态分级影像检测报告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本院前列腺疾病患者86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分析MRI多模态分级影像对前列腺外周带癌诊断准确率,比较阳性组与阴性组MRI分级诊断评分,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RI分级诊断评分对前列腺外周带癌诊断效能。结果多模态MRI分级对前列腺外周带癌诊断敏感度90.63%(29/32),特异度88.89%(48/54),准确率89.53%(77/86),阳性预测值82.86%(29/35),阴性预测值94.12%(48/51),Kappa值0.78;阳性组MRI分级诊断评分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多模态MRI分级诊断曲线下面积(AUC)0.902,MRI评分临界值为4分,对前列腺外周带癌诊断敏感度91.6%,特异度80.8%。结论MRI多模态分级影像可为前列腺外周带癌的诊断提供重要资料,其诊断与病理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诊断效能高,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盛伟华黄松冯军屏李雨庚黄辉宋黎涛
- CT肺动脉成像在特发性肺动脉高压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对比特发性肺动脉高压、肺栓塞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的CT肺动脉成像(CTPA)影像学特征,总结诊断经验。方法:筛选肺栓塞患者44例,另选择诊断确诊的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22例,均进行肺动脉成像,对比相关指标。结果:特发性肺动脉高压肺动脉主干CT值、左右肺动脉CT值水平低于肺动脉栓塞,主肺动脉直径、左右肺动脉直径、rPA高于肺动脉栓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压力水平更高,往往表现为肺动脉管径变化,CT值在鉴别诊断上有一定的价值。
- 黄松顾文华奚月凤阮娇妮沈志鹏邱志富
- 薄层高分辨CT对不同病理类型肺部磨玻璃样病变的定性价值探究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分析薄层高分辨CT对不同病理类型肺部磨玻璃样病变(GGO)的定性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GGO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浸润前病变组(n=17例)、微浸润腺癌组(n=38例,MIA)、浸润性腺癌组(n=34例,IAC),用薄层高分辨CT比较三组患者的病灶大小、形态、实性成分、边缘毛刺、空泡等指标。结果从浸润前病变到MIA再到IAC,病灶大小、实性成分逐级增加(P<0.05),二维比例、三维比例无差异(P>0.05);三组患者的病灶形状、密度、边缘毛刺、内部空泡、胸膜凹陷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从原位癌前病变到微浸润腺癌再到浸润性腺癌,薄层高分辨CT呈现病灶大小、实性、边缘毛刺、分叶、内部空泡、胸膜凹陷逐渐增加,可据此对GGO做病理类型定性分析。
- 宋黎涛黄松蔡榆
- 关键词:病理类型
- MRI在睾丸肿瘤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睾丸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该院2011年7月—2016年7月15例睾丸肿瘤患者的MRI资料结合手术和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中,精原细胞瘤6例,胚胎性癌、支持细胞瘤各1例,畸胎瘤、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各2例,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3例。精原细胞瘤均表现为T1WI均匀等信号,T2WI均匀低信号并更低信号分隔影,增强扫描分隔强化;胚胎性癌T1WI呈均匀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中等高信号,增强扫描有延迟强化;支持细胞瘤T1WI呈均匀等信号,T2WI呈不均匀等低信号,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畸胎瘤T1WI和T2WI呈高、低不等混杂信号,含有脂肪和钙化,增强后见不均匀轻度强化;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信号不均,T1WI、T2WI呈混杂高、低信号,增强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中1例T1WI呈等、稍低信号伴结节状环形稍高信号,T2WI呈不均匀等低信号伴结节状稍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大部轻度强化伴小结节状显著环形强化,2例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均匀低信号,增强后轻度均匀强化。结论 MRI能准确定位睾丸病变,能清楚显示肿瘤的信号特征并做出准确的定性诊断,为临床进一步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顾文华宋黎涛黄松
- 关键词:睾丸肿瘤磁共振成像
- 基于T2WI灰度共生矩阵在鉴别高低级别胶质瘤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T2WI灰度共生矩阵参数在鉴别高低级别胶质瘤中的价值。方法:收集54例病理证实为胶质瘤患者,其中高级别胶质瘤31例,低级别胶质瘤27例。在T2WI图像上使用ImageJ软件手动勾画出肿瘤最大层面的ROI,采用基于Matlab编写的软件提出灰度共生矩阵相关纹理特征,包括相关、能量,逆差距和熵,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高低级别胶质瘤各特征间的差异,对于有统计学意义的特征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界值相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高级别胶质瘤的纹理特征逆差距有意义较低级别低(P<0.001),高低级别胶质瘤的纹理特征相关性,能量和熵无统计学差异(P=0.261-0.849)。逆差距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5,以0.972为界值鉴别高低级别胶质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8%和75.0%。结论:基于T2WI灰度共生矩阵可用于鉴别高低级别胶质瘤,逆差距是鉴别二者的重要指标。
- 李烨盛伟华阮娇妮蔡华亮黄松宋黎涛
- 关键词:胶质瘤灰度共生矩阵T2WI
- 颈总动脉分叉部的几何形态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 2018年
- 目的:探讨成人颈动脉分叉部的几何形态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187例同时行颈动脉CT血管造影和头颅MRI检查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可能的相关因素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吸烟史、饮酒史等因素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无关(P>0.05)。高血脂、颈动脉分叉部角度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有关(P<0.05)。正常人的颈动脉分叉部的几何形态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明显不同(P<0.05)。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颈动脉分叉角及相邻血管内径均明显大于正常人群(P<0.05)。结论:脑缺血性疾病患者的颈动脉分叉角度更大,颈动脉分叉角度很有可能作为一个预测脑缺血性疾病的有用指标。
- 冯军屏黄松盛伟华陆祎宋黎涛
- 关键词:颈动脉分叉脑缺血性疾病